张婷:创新担保品管理 服务债市发展

张婷:创新担保品管理 服务债市发展
2020年01月15日 15:32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20年1月15日,由中央结算公司举办的2020债市发展论坛即将在北京隆重开幕。2020债市发展论坛是中央结算公司连续举办十余年的品牌活动——债券市场投资策略论坛的升级之作,本届论坛以“提质增效 包容发展”为主题,集聚多位重量级经济学家、政府部门代表及2019年度债券市场优秀机构代表,共话宏观经济大势与债券市场未来!

中寨担保品业务中心副主任(主任级)张婷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副主任(主任级)张婷

  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副主任(主任级)张婷参会并发表演讲,演讲主题为《创新担保品管理 服务债市发展》。

  张婷表示,随着金融市场改革深化,负债风险的加速出清,不论是监管、法治层面,还是市场机构层面,都对债券市场的违约处置机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里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于到期违约债券的市场化处置。二是对于违约交易的担保品处置。

  以下为嘉宾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前面各位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和债券市场的新形势,为我们提供了洞悉新挑战、把握新机遇的多维视角。

  2019年,金融市场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始终保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层面来看,社会融资规模中债券类融资总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债券存量超过97万亿,位列全球第二。可以看出,债券市场对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另一方面,目前全球HQLA资产荒的局面持续加剧,相比之下,人民币债券收益率维持相对高位,对境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持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把握债券市场持续向好的发展机遇,成为了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债券资产的重要金融功能之一就是担保品,作为最权威、最专业的担保品管理机构,我们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度担保品管理“明星产品”,希望能够在投融资管理、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第一,从中央银行的角度来看,高效的担保品管理手段是推动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实施的有力抓手。

  以担保品为调节手段的创新型货币政策,由于具备精准调控的优势,已经被各国央行广泛使用。自2013年起,人民银行开始由传统的数量型调控转向量价并重的调控手段,并通过调整合格担保品范围、质押率来灵活适配不同的流动性需求和市场环境,达到精准调控的政策效果。

  研究表明[ 王永钦:《中国创新型货币政策如何发挥作用:抵押品渠道》.《经济研究》(2019年第12期).],扩大创新型货币政策的合格担保品范围、提升担保品的质押率可以显著降低相关债券担保品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利差,并实现缓释担保品资源稀缺、降低整体融资成本的效果。以2018年6月人民银行扩大MLF合格担保品范围为例,新纳入的AA+和AA级公司债,AA级及以上的小微、绿色、“三农”债券担保品在二级市场的平均利差降低了63-77个基点,在一级市场降低了51个基点。可以看到,创新型货币政策通过调整担保品质押率影响市场利率,达到调节市场流动性、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功能的政策效果。这其中,灵活、有效的担保品管理是精准定位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关键。

  第二,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作为金融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担保品管理工具有望成为授信管理瓶颈的破局之道。

  在目前担保品管理使用机构中,商业银行占比超过55%,是担保品管理工具最普遍的使用者。尽管规模不同的商业银行在发展路径与业务模式上有所区别,但在传统风险管理体系下,均面临着授信管理的瓶颈。

  对于规模较大、流动性充裕的大型商业银行,尽管吸收存款的能力较强,资金成本较低,但由于交易庞杂,对于风险管控的要求也更高。传统授信管理方式依赖于对交易对手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授信额度也一般基于特定交易品种,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成本,也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随着中小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发展模式逐渐分化。特别是去年以来,刚性兑付打破,市场信用开始分层,部分“一刀切”的授信管理方式,使得存款需求较为迫切,具有一定报价优势,但缺乏业务准入资格的中小银行面临融资困境。

  为此,担保品管理工具可以提供更加高效的创新风险管理手段。通过将担保品机制引入商业银行同业授信,我们成功支持了交通银行与汉口银行开展首单同业授信质押业务。以优质债券质押支持获取更加便捷、低成本的授信额度,一方面有助于中小银行获得业务资格,进一步发挥服务地方、支持普惠经济的天然优势,加速向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另一方面,切实地为同业授信管理“减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大型商业银行在风险防范方面的压力,并有望为货币市场的信用融资提供更加高效、低成本的风险管理手段。

  事实上,上述授信管理模式的优化还能进一步惠及非银领域。例如,保险资管机构作为重要的非银金融机构之一,受限于传统授信管理体系,在开展协议存款业务时,也面临着大行报价较低、中小银行缺乏准入的瓶颈。

  在这样的背景下,担保品管理机制又成为了联接保险资管与商业银行的“桥梁”。作为促进银保合作和普惠金融的“明星产品”,保险资金协议存款实现了真正的“双赢”局面。自产品推出以来,规模增速显著,市场反响良好。

  第三,从证券、期货机构的角度来看,由于对资金成本较为敏感,业务灵活、创新踊跃使他们成为了金融市场最活跃的参与者之一。

  在现货市场上,作为国际最主流的回购品种,三方回购一直是全球发达市场投资者最青睐的融资工具之一。近两年,国内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相继推出三方回购业务,既为改善银行机构与非银机构的流动性分层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也为证券公司等非银机构的“主力军”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融资选项。

  三方回购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创新品种,核心就在于引入专业的第三方担保品管理机构,对担保品范围准入、质押率设置、质押券选取及价值计算、期间管理及违约处置进行全流程的统一安排,从而将正、逆回购方从复杂的一对一磋商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目前,我们已为业务开展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在期货市场上,期货交易的时效性、便捷性要求极高,出于成本考虑,国际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中有50%-70%的使用了非现金担保品。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债券作为期货保证金这一重要的创新产品应运而生。自2014年以来,已经从单一的国债期货扩大到全部金融期货,从单一的证券、期货机构丰富至各类投资主体。

  特别是,2019年,首家QFII成功使用债券作为股指期货交易的保证金,不久前,我们还和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和上期能源等5家期货交易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这也意味着,不管是境内金融机构还是境外投资者,不论是参与金融期货还是商品期货交易,都将能使用在公司托管的流动性好、市场和信用风险低的有价证券作为期货保证金,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也提升了风险管控的效率。

  同时,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境外投资者也拥有了更多深度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跨境产品。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争相开展负利率竞赛的大环境下,收益率始终保持正向稳定的人民币债券市场,成为了充满机遇和吸引力的新“蓝海”。截至2019年底,入市境外投资者已超过1500家,持券总量也达到了2万亿元的历史高点。公司作为中国债市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已经为各种类型的境外投资者打造了精准匹配的一揽子跨境担保品解决方案。

  对于境外央行类机构而言,公司担保品管理机制可以为其与境内金融机构开展货币资金互换业务提供有效的信用风险防控机制,不仅能够满足外汇资金需求,还能有效盘活人民币债券资产。去年6月,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英国市场主流押品,被纳入第十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人民币债券担保品迈出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我们相信,在国家和监管的积极推动下,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境外央行接纳人民币债券成为合格担保品。

  对于市场机构而言,由于更加看重综合持债收益,参与的跨境担保品业务也更加多元。一是跨境债券发行,2016年,公司支持中国银行伦敦分行成功完成5亿美元境外“绿色资产担保债券”发行,以境内人民币债券作为担保资产池,为境外发债融资提供担保。公司的估值盯市、押品评估、违约处置等服务,为这支债券提供了良好的增信效果。二是跨境担保融资,自2017年以来,已经有多家中资银行通过使用境内优质资产作为担保品,在离岸市场上进行外币贷款融资。

  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更多创新产品。例如,我们正在和结算代理行积极探索以债券作为外汇衍生品交易保证金的试点业务,相信很快就能落地。另外,债券充抵初始保证金、跨境证券借贷等更加灵活的跨境担保品业务也已提上日程。

  此外,公司积极搭建联接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担保品互认渠道,已经与ICSD、全球托管行、市场机构广泛开展合作,希望能够通过搭建高效、便捷的担保品互认渠道,更好地满足境外投资者交易结算、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的需求。

  最后,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担保品管理服务还将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

  随着金融市场改革深化,负债风险的加速出清,不论是监管、法治层面,还是市场机构层面,都对债券市场的违约处置机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里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于到期违约债券的市场化处置。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明确了完善债券置换、展期等市场化处置规则。此后,人民银行2019年24号文对银行间市场到期违约债券转让的相关事宜进行了规范,进一步完善了债券市场违约处置机制。可以看到,制度环境正在不断健全,市场有效出清未来可期。

  二是对于违约交易的担保品处置。在极端情形下,及时、公允地实现担保权益,是阻断金融风险传导的“防火墙”。自去年6月发布担保品违约处置指引以来,依托中央托管的专业优势,我们持续为市场参与者提供高效的违约处置支持,涵盖协议折价、变卖和拍卖全部三种处置方式,满足市场投资者的灵活选择,法律关系明确,操作流程清晰。

  从实际操作来看,在去年8月的首场担保品违约处置拍卖中,处置资金超额覆盖债权金额,大大提升了违约处置效率。从市场反响来看,健全的制度对市场形成正向引导,为稳定市场情绪、有序纾解风险提供了合理出口。

  未来,随着我国债券担保品相关法律环境的变化,担保品管理机制的运用空间还将更为广阔。去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九民纪要》,对让与担保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为让与担保合同的法律效力提供了保障,也为丰富债券担保品的使用路径拓宽了思路。接下来,我们也将继续密切关注国内外担保法律框架的新动态、新变化,为推动担保品管理创新发展夯实理论和法律基础。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也期待能与在座的各位同仁进一步加强在担保品领域的交流和研讨。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铁民

债券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7 艾可蓝 300816 20.28
  • 01-16 东方生物 688298 21.25
  • 01-16 博杰股份 002975 34.6
  • 01-16 公牛集团 603195 59.45
  • 01-15 斯达半导 603290 12.7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