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9年12月16日 09:22 新浪财经综合

  原标题:《每周金融观察》做好“量价质”三方面工作 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

  作者:李国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的关键之年。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0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指出“实现明年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会议提出的坚定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六方面重点工作均体现了“稳”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要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也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特别强调“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这一要求引起了很多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注意。

  事实上,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已经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1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提出,支持银行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12月13日央行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调加大金融对制造业和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同日银保监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调优化信贷供给结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重,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

  制造业乃强国之基、大国之钥。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产业快速发展,是全面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长期来看,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升市场主体信心,进一步增强市场经济活力。当前,制造业是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稳投资工作中的关键一环。企业中长期融资增长情况反映了市场主体投资意愿和融资需求转化效率。强调“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意味着提高贷款期限与企业生产周期的匹配程度,也意在加大金融机构对制造业技术改造和项目投资的支持力度,重在稳定实体经济信心。

  众所周知,在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当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这类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灵活性高,但可能受制于资金瓶颈无法实现技术突破,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改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是今年以来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从金融统计数据来看,今年8月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持续多增。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206亿元,环比多增1990亿元,同比多增911亿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11月新增企业短期贷款环比增加2821亿元,同比增加1783亿元,多增规模明显超过企业中长期贷款。结合当月表外票据融资多增的现象,反映出银行存在通过短贷和票据冲量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银行风险偏好以及企业中长期投融资意愿仍处较低水平。

  2019年,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强调“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为明年金融工作指明了重点。这预示着8月份开始呈现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多增势头在2020年将会持续,银行对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制造业信贷支持力度还会加大,将有助于2020年制造业投资实现低位反弹,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民企债违约多发现象。

  从目前来看,企业中长期融资增加面临的约束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民营企业信用风险暴露导致中长期贷款审批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下滑也可能导致其对中长期信贷投放意愿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在量、价、质三方面做好工作:

  量,即宏观政策上,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同时保持杠杆率基本稳定。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不同,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灵活适度”,并要求“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会“稳中有活”,不会“大水漫灌”,总量将保持稳健和适度,运用多种组合工具灵活开展逆周期调节,把握好节奏和结构,提高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进一步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对制造业、民营和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力度。

  价,即降低融资成本,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缓解融资贵问题。今年央行启动利率并轨,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破解融资贵问题,并降低了LPR挂钩的政策利率,引导金融机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下一步,要继续以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降低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同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要发挥“几家抬”的合力,建立支持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向支持制造业融资倾斜,支持中小银行进一步补充资本,提高放贷能力,降低融资成本。

  质,即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于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金融产品体系,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这样既能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信用端流动性向实体企业引流问题,又能提升政策效果。要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落实有扶有控差异化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出更多适合制造业中长期融资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合理安排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同时,要稳步推进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展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责任编辑:王进和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24 兴图新科 688081 --
  • 12-18 龙软科技 688078 --
  • 12-18 科安达 002972 --
  • 12-18 神驰机电 603109 --
  • 12-17 华特气体 688268 22.1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