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0月17日消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转型与创新——踏上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出席并发表演讲。
针对近期3%的CPI,吴晓求表示,如果CPI再上升,经济再下行,我们就进入滞胀了。但他认为,中国没有滞胀的基础,我们也要解决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不能够仅仅停留在短期的政策上,我们必须解决影响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因素。
吴晓求认为,中国金融改革的短期目标相对的稳定,因为我们必须要把基础打实。“要夯实我们的法制和夯实契约,同时提高市场的透明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要实施竞争中性的原则,这样我们的经济才会起稳,CPI就会下来,这样就会避免滞胀。”
以下是演讲实录:
吴晓求:各位来宾,非常荣幸又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我还记忆犹新,大概是去年7月份,也来参加了这样一个论坛,我当时在会上憋不住,说了很多话。因为我当时看到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我们的经济增长2018年上半年在6.4%,可是财政收入增长了14.4%。我当时就这个现象发表了一番感叹和分析,我说我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根据我所了解的经济学的常识,这个时候最少最少税收收入不能高于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处于下行期,企业都非常困难,我们要制定大幅度减税的政策,而不是再提高税收。后来也引起了一些反响,今年克强总理的报告把减税作为了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的经济政策一定要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来调整,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这样的。当然我们的货币政策要做的好很多,它的逆周期的原理应用的非常好,财政政策至少在当时是不好的,现在已经慢慢变好了,因为它也在大幅度减税。但是我希望大幅度减税要减到实处,不能明着税减了,暗的费提了,企业税费的成本没有下降,那就没有达到降税减负的任务和目标。过去一年多了,感触非常深。
中国的论坛办了很多,知识的经济问题一定要讲。我们从1978年,快41年了,中国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由1978年贫穷落后封闭的国家,现在走向的小康,已经脱贫,是正在迈向现代化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由人均GDP不到200美元到现在9000美元,从40年前的GDP规模到现在有超过90万亿的规模,这就是我们的成就。人类历史上人口众多的这么一个国家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怎么说都不过分,但是这个成绩必须成为历史了,我们目前面临的压力还是很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很大,预期是不确定的。不要以为人们的预期是乐观的,因为我们的社会投资总规模在下降,经济的三架马车,一个是出口,出口受到贸易摩擦或者贸易战的影响,但总的来说我们的进出口贸易还是在增长,不过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很大。二是消费。我们的国内消费应该是不足的。三是投资,也是缺乏动力的。这三个因素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所以我们经济下行的压力是巨大的。有人说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来解决,实际上我要告诉各位解决经济运行趋势性的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不起作用的,它只起短期的调节作用,它只可以起对经济周期的一种逆周期的调节,它可以减轻经济波动的幅度,它无法扭转经济的基本趋势。我们不要指望货币政策由大幅度的调整存款准备金扩大货币的流通,通过货币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个只是短期的调节。即使像减税这类的政策也只是具有短期效应,我们必须把货币背后更大的政策捋一捋。因为CPI多少年就已经达到了3%,这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中国多少年没有通货膨胀。同时我们的经济在下行,如果CPI再上升,经济再下行,我们就进入滞胀了。滞胀就是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同时通货膨胀又起来了。
中国经济的基础我认为没有滞胀的基础,我们也要解决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不能够仅仅停留在短期的政策上,我们必须解决影响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因素,我们要找到。我们现在都在进行主题教育,总书记告诉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我也在想怎么谋幸福、怎么谋复兴,经济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经济不好,幸福也是难谋的。所以要把经济搞好。经济好了,我们人民就幸福了,我们民族就复兴了。所以,经济问题始终要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要解决信心问题和预期问题。
本来我想讲中国金融的长期和短期,CPI的3%和经济增长的6%使我们的货币政策进入了一个矛盾的状态。看到经济下行显然要扩充货币,采取相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我看到CPI呈现上升的趋势,显然我要收紧货币。这对于我们的货币当局人民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究竟是关注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是关注CPI上升对经济环境的破坏。这两个哪一个特别的重要,它就开始面临一个困境。当然我的意思是最好让我们有一个良好的预期,CPI不上升,经济开始有上升的动力,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是非常好的。
我们40年来的成就可以总结出来很多条。第一,经济上的一条就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是我们自己探索出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其中有一个核心的标志,我们对民营经济的政策不能总在变动之中,要一以贯之。去看看市场经济的标志,在中国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如何看待民营经济。如果没有民营经济,我们很难说这是市场经济。所以,如何看待民营经济变得非常重要。应该采取竞争中性的原则,这也是第二点,也就是说,资源配置在政策的使用方面一定是平等的,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外资都应该是平等的,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标志。这样才会使得社会资本对投资有预期、有希望。政策总是变动,他会很害怕。第三,要有一个很好的预期,要让人感觉到放心。
这和我们的金融改革有关系,想想看中国的金融改革在不断的推进,中国走了一条与很多国家金融开放不同的道路。无论是俄罗斯也好,印度也好,韩国也好,早期的日本也好,他们的金融开放是从本币开始的,从本币的自由交易开始的。放开本币的管制,实行本币的可自由交易,由此也实行贸易结算,进而让其成为国际性的货币。我们国家不是,我们国家人民币并没有完成可自由交易的改革,我们市场还有20%是没有完成的,我们完成了80%。所以,外国投资者到中国境内进行投资并不是完全自由的,他只能通过QFII或RQFII,就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精于机构投资者,再加上深港通和沪港通。这是管道式的开放,不是全年开放。这里面就有对我们汇率的影响,为什么采取管道式的开放,同时没有走本币完全自由开放的道路,我们走的是开放我们金融机构的道路。昨天国务院签署命令金融机构股权是没有限制的,除了商业银行以外,商业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原则。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顶层设立要有战略视野和战略眼光。如果我们走像印度、俄罗斯那样金融开放的路子,把本币开放了,我们3万亿的外汇储备能不能经得住市场波动的影响,我们的人民币储蓄存款大概是8、90万亿。有一个前提,中国14亿人口和中国的企业家对经济抱有充分的信心实际上是没有问题的。2015年有一次重大的“811”汇改,没过几个月,9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没有了,很多人赶紧换成美元,这引起了我们的警觉。所以,当时我们做了一些调整。
在任何时候,就我个人来说,我不会把我的人民币换成美元去避险,给我们的外汇造成巨大的压力。但是我的钱很少,我们还是希望那些大企业家不能外汇开放了以后都换成美元,那怎么得了,前提是要让他有信心。所以我们要把我们的基础条件做好。我们的市场要很透明,法制要很健全,政策要有连续性,我们要坚持走过去40年来所证明了的改革开放正确的道路。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以及竞争中性,这些都是我们所确立的正确的道路。这样大家就有信心,你让他换成美元他都不换,喜欢人民币,人民币有很好的升值潜能。我从来不认为人民币会有多大的问题,但是我们要让企业家有信心。
中国金融改革的短期目标相对的稳定,因为我们必须要把基础打实。像2015年那样一口气走下去,恐怕会有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要夯实我们的法制和夯实契约,同时提高市场的透明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要实施竞争中性的原则,这样我们的经济才会起稳,CPI就会下来,这样就会避免滞胀。
当前,的确我们要深入分析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一些特殊变化,一些结构性变化,一些复杂趋势的变化,真的不要掉以轻心,要看到问题所在。一定要保持高度的冷静,找到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可以一方面让通胀不起来,另一方面让经济可以不断向好。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贾振飞 2031864307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