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金融科技在提升效率的同时 也需关注其风险

陈元:金融科技在提升效率的同时 也需关注其风险
2019年07月13日 11:11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7月13日消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主办的“第四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今日在北京举行。 CF40常务理事会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出席并发表致辞。

  陈元表示,金融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他支持,一方面,在战略层面,多数传统金融机构缺乏全面的金融科技发展布局,仅是以零散策略予以应对。另一方面,在改变现有技术和系统、开展新技术的创新运用方面,传统金融机构缺乏金融科技人才和相应的企业文化。

  此外,陈元认为,应用于金融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在提高金融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的风险隐患,需要在监管层面加以关注和限制。金融科技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使得风险的传染性更强、波及面更广。

  对此,陈元建议,要鼓励监管机构提升监管科技水平,另外,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也要加强合作。

  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出席第四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本届峰会的主题是“金融科技:规范发展与高效赋能”。我就如何推动金融科技规范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金融科技发展迎来新阶段

  当今世界,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在不同金融业态中得以运用,金融科技已成为推动传统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大型科技公司的发展,为金融业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金融科技的正确运用能够支持金融产品创新、拓宽金融深度、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进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多个国家都在金融科技领域展开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的发展前景及监管规范已成为全球重要议题,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颁布了相关的发展战略、支持政策。例如,在监管科技方面,英国首先提出“监管沙盒”创新模式,创造了一个“安全区域”,通过适当放松参与实验的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监管约束,以激发金融创新活力。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近期,Facebook发布了名为“Libra”的加密货币计划。Libra不同于其他加密货币的两个最主要特点,一是可跨境自由流动,二是锚定了一篮子低波动性资产。从目前的定位来看,Libra将在跨境支付领域发挥作用,未来推开之后,很可能会对传统的跨境业务、支付业务产生冲击。从货币政策执行、宏观审慎管理等角度出发,各国央行包括国际组织,都需要在这方面进行监管合作。

  中国的金融科技处于领先地位。历经十余年发展,我国的金融科技行业已经覆盖支付、信贷、投资、保险、征信等各项业务,尤其是在移动支付领域,已经领跑全球,成为全球金融交易最活跃、支付最便利、成本最低以及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2018年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指数排在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随着5G商用牌照的正式发放,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也会给予金融科技更多发展空间。

  二、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下的风险与挑战

  金融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一是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挑战。面对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浪潮,大部分传统金融机构尚未做好充足准备。一方面,在战略层面,多数传统金融机构缺乏全面的金融科技发展布局,仅是以零散策略予以应对。另一方面,在改变现有技术和系统、开展新技术的创新运用方面,传统金融机构缺乏金融科技人才和相应的企业文化。当前已经有一些金融机构积极行动起来,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应该积极发挥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优势,为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是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挑战,监管科技水平有待提升。一方面,金融监管体系滞后于金融科技发展,监管能力难以匹配金融科技的发展现实。在一些领域,金融监管存在与技术脱节的问题。比如,金融服务的底层技术架构已逐步向分布式、去中心化过渡,但是,各国监管机构仍习惯在原有的中心化框架下解决问题,形成了制度性错配。

  另一方面,应用于金融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在提高金融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的风险隐患,需要在监管层面加以关注和限制。例如,金融科技在提供跨市场、跨机构、跨地域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会使得风险的传染性更强、波及面更广。另外,监管部门也需要考虑,如何平衡监管效率和科技发展,做到既能够控制潜在风险又能够激发创新活力。

  三、支持金融科技规范发展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面对飞速发展的金融科技,相关各方应该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其规范发展,使金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最终惠及民生。

  一是鼓励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加强合作。比如,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将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帮助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提升获客能力,为之提供辅助授信、贷后管理等服务,大幅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普及度。

  二是鼓励监管机构提升监管科技水平。监管部门需要建立起与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监管准则,不断填补监管空白、实现风险监管全覆盖。例如,确定各类金融科技公司监管主体,明确监管职责权限;依据金融科技发展特征,加强行为监管,

  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不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供给,支持各类金融服务的底层技术架构以及征信体系的建设,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三是进一步推动金融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围绕金融科技持续展开国际对话非常重要。企业层面自发形成的国际合作,有助于各国金融科技业务模式的改进;监管领域的国际合作,可以整合各国在数据隐私保护、跨境支付体系管理、数字货币等领域的监管方法,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厘清金融科技的监管职责范围,有助于各国在把控好相应风险的情况下,实现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

  为支持金融科技规范发展,自2016年起,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每年举办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为监管部门与相关机构、学者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希望各位朋友在今年的峰会上也能有所收获,预祝此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贾振飞 2031864307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8 苏州银行 002966 7.86
  • 07-17 科瑞技术 002957 --
  • 07-17 景津环保 603279 --
  • 07-16 丸美股份 603983 20.54
  • 07-16 大胜达 603687 7.3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