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曝光台315特别活动正式启动】近年来,银行卡盗刷、信用卡纠纷、暴力催债、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层出不穷,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 【黑猫投诉】
在消费金融崛起的背景下,零售业务成为了商业银行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与之息息相关的信用卡业务也随之进入了“大跃进”时代。实际上,作为银行赚钱的利器,信用卡的发卡近年来一直维持高增长。但是,自去年三季度以来,信用卡的风险在不断积聚,并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尽管多数银行认为信用卡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但是各地区发卡量增速的下滑和不良率的攀升已成趋势,甚至部分一线城市的信用卡不良率亦超过4%,给未来业务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对于不同银行而言,银行信用卡业务将逐渐分化,授信模式和客户群优势将在资产质量中得到体现。
信用卡催收压力大增
2019年1月9日,佛山市一家股份制银行催收员向警方求助,一名客户覃某的两张信用卡恶意透支欠款不还,本息超过24万元。银行方面多次电话、发函均无效,而覃某却玩起了“消失”,一直不接电话,同时搬离了其所报住址。
据了解,覃某的两张信用卡申请于2015年9月,一直也是按期还款。然而至2017年8月,覃某的工厂因经营不善被法院查封,后来资金紧张透支了信用卡,最终无力偿还。由于他所欠资金较多,银行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报警,覃某也由此被刑事拘留。
事实上,覃某的事件并非个例,这也意味着商业银行信用卡的债务催收压力越来越大。
2019年2月13日,农业银行山东分行庆云县支行发布信用卡催收公告,对于信用卡透支本息逾期超过90天以上的客户进行了公示,作为报请司法机关处理的“最后通牒”。
除了大行之外,京山农商行等一批中小银行近期在信用卡催收上也对欠债不还的客户进行了通告,其承受压力可见一斑。
“通常情况下,额度较小的信用卡在经过银行催收后,客户是能够按时偿还的。但是,一些欠款较多的客户,可能在还款上有所力不从心,意愿也没有那么强。”一家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表示,这可能是发卡环节把关不严和过度授信的后遗症。
他表示,“大额信用卡的催收工作要明显难得多。信用卡的债务可能超出了客户偿还能力,有的可能资金用去炒股,有的资金可能用作了买房,信用卡则成为了投资坏账的接盘最后一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家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员蔡某于2018年借钱炒股,由于市场不景气亏损了几十万元,割肉后出现资金缺口20万元,只好通过信用卡免息期腾挪慢慢偿还。
蔡某表示,按照他的薪水计算,一年半足够顺利把信用卡的债务还清。“在最困难的时候只能通过信用卡套现来救急,这可能和借高利贷也是一个道理。庆幸的是,其薪水还比较可观,至少还得起。”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经济不景气和企业一轮一轮的裁员,很多银行信用卡客户的资质在不断恶化,这无疑加剧了信用卡业务的风险。
银行信用卡业务“亮红灯”
央行2018年底披露三季度银行信用卡半年未偿付的信贷总额超过880亿元,占总应偿信用总额的1.34%。该规模与上一报告期同比增加超过百亿元。
从银行来看,不少银行信用卡高管对于信用卡业务的坏账不乐观,但是对于业务发展又心存纠结。一家中小银行高管称:“业务还是要推进,只能在风控上下功夫。”
2019年1月30日,中国银联发布了一组数据,给银行信用卡资产质量“亮红灯”。数据显示,2018年,天津、重庆、辽宁等地区的信用卡不良率已经超过了4%;四川、北京、黑龙江等地区的信用卡不良率也接近4%;有效卡量排在全国前列的广东省和卡均交易笔数领先的上海,信用卡不良率都已经超过了3%;江西、甘肃等地区的不良率攀升较快。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银联公布数据中发卡量的增速已经放缓。截至2018年12月末,银联客户信用卡有效卡量近1.4亿张,同比增长34%,较2017年50.31%的增速有所下降。
“坏账如果这么高,可能意味着部分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的战略会有调整了,很简单的原因就是没有那么赚钱了。”一位资深银行信用卡人士认为。
他向记者透露,信用卡的利息或者分期的收益率高达15%以上,但是最长的免息期有45天至50天,平均下来的收益率约在7%至8%。但是信用卡的资金成本约在3.5%,再算上一些优惠和积分,可能息差也就在3%左右。一旦坏账超过3%这个范围,业务可能就是一个鸡肋。
相比银行的赚钱,一些银行可能更关注信用卡是否会成为坏账的重灾区,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记者了解到,2018年末,包括国信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机构相继发布报告,针对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对比韩国等国外的业务做了系统梳理分析,结论则是“还不需要担心出现危机事件的发生”。
但是,一些征兆还是引起了银行人士的担忧。“国内银行大量涌入信用卡市场是在2017年,迄今只有两年。按照正常的发展来看,应该是规模不断扩大,发卡量增速攀升,不良率下降,但是情况并非如此。”上述资深人士表示。
他认为,信用卡市场仍处于扩张状态下的同时,不良率快速上升意味着规模效应已经跟不上不良产生的速度。“在国际经验中,所有的危机有两个特点,规模增长受阻,不良率突然一下子奇高。这也就是说,银行如果不能够维持信用卡市场的增长,不良率可能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甚至上升的步伐更快。”
“从市场和银行的动作看,监管趋严,信用卡市场规模增速会进一步下降,那么整体的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该人士称,这也是建行、交通银行等银行在2018年末紧急封卡降额的原因。显而易见,这些银行是期望通过降低信用卡授信的集中度来规避风险。
更重要的是,在信用卡整体资产质量并不乐观的情况下,银行业务的分化也将逐渐显现出来。上述人士称,“信用卡业务将衡量银行零售业务基础和信用卡运营模式获得客户群。”
他认为,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大行拥有比较强的零售业务基础,可能在此前客户选择上空间更大,对资产质量有一定保障。另外,一些股份制银行通过信用卡小额培养客户的保守方式能够避免大批量不良的爆发。直接给予大额信用卡授信和风险把关不严格的银行则在资产质量上会承压。
2月11日,农业银行发布消息称成为了国内第五家信用卡发卡量突破1亿张的商业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增幅超过20%,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了“双降”。
“说到底,信用卡考量的是居民的财富和可支配资金量。在2019年,房价和失业率这两个指标很关键。”上述人士认为,(信用卡业务)风险在积聚,危机则有很大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