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家文:依托数字技术 推动普惠金融规模化发展

曲家文:依托数字技术 推动普惠金融规模化发展
2018年12月08日 14:47 新浪财经
图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曲家文图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曲家文

  新浪财经讯 12月8日消息,以“探索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之道”为主题的2018第二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今日在京召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曲家文出席并演讲。

  曲家文表示,当今世界,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对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改进客户体验起到了重要作用。综观历史,金融业经历了电子化、网络化、移动化三个阶段的沉淀,已经迈入到数字化的时代。这也给普惠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认为未来数字普惠金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

  一是依托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规模化发展。数字技术的升级和应用让信息采集、风险防控、用户洞察等变得更有效、更精准,突破了传统金融业的地域限制、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让风险定价更加科学化、人性化,使得普惠金融的规模化成为现实。

  二是打造包括征信、风控、信贷、支付、理财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生态闭环。通过生态链的深度合作,一方面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另一方面,借助大量的金融交易行为和征信数据,数据维度持续丰富、可信度不断提升。通过机器学习、量化分析等新技术,可以精准营销和风控,从而让风险更加可控、客户体验更优。

  三是推动金融服务输出,助力普惠金融。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广泛包容性一脉相承。搭建银行开放能力平台,让金融服务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也成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共识。只要客户有需要,既可在第一时间、第一触点获得满足,同时银行还可开放专业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市场预测、风险评估、数据分析等新型服务接口。赋能中小微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助力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尊敬的李东荣会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也很荣幸受邀参加第二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暨《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18》发布仪式,与各位专家共同探索研究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之道。借此机会,我和大家交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金融科技时代下数据普惠金融创新的实践和做法。

  一、邮政储蓄银行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创新

  普惠金融是指以可以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普指人人可得,惠指惠及百姓。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这一关键词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被写入了“十三五”发展规划,成为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秉承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历史传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2007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秉承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及规模庞大的客户和资金优势。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网点4万个,70%在县和县以下地区,覆盖了全国98%以上的县域。邮政储蓄银行目前拥有的个人客户5.6亿,70%分布在县域地区。邮政储蓄银行目前的资产规模达到93000亿。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商业银行可持续普惠金融发展之道,勇当中国普惠金融的先行者。

  然而,普惠金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因其短、小、频、集的特点,导致服务成本高、收益小、风险大。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可有效降低成本、提升风控能力、助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邮政储蓄银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积极地探索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之道。在数字化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上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是打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夯实普惠金融服务能力。邮政储蓄银行充分利用普惠金融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建立了线上风控模型和自动化授信审批流程,形成了互联网金融新模式,先后推出了4大类、18款网贷新产品,实现客户从贷款申请、授信、使用到还款全过程在线完成,形成了“互联网金融+农村电商”、“互联网金融+消费”、“互联网金融+速递物流”等贷款新模式。

  二是拓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渠道,提升普惠金融可获得性。邮政储蓄银行打造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银行等品种齐全、体验良好的线上交易平台。目前已拥有的电子银行客户数超过2.6亿。其中,手机银行客户数超过2.1亿。同时,我们依托线下11万台自助设备和3.2万多台可上门服务的移动展业终端,打造了流程便捷、智能高效的线下服务平台。以此形成了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构建金融、非金融深度融合的服务场景,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一方面,发挥邮政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商流“四流合一”的优势,通过一个APP实现综合金融服务,以及速递下单、邮品购买、期刊阅读等邮政特色服务。另一方面,围绕产业金融和消费金融两大主线,积极地与政府平台、大型企事业单位、支付机构、电商平台等开展合作,开拓了诸多金融服务场景。

  四是科技创新助力风险防控,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成本可负担性。普惠金融服务客户众多,管理好风险是难点。邮政储蓄银行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开展创新,大大降低了风险的成本。在云计算方面,建成了基于分布式架构和开源轻型数据库的私有云平台,日均交易量超过1.7亿笔。建成了大数据平台应用于产品创新、风险防控、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在国内银行业第一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真实的业务场景,有效解决了资产托管等业务交易沟通过程复杂、交易确认效率低下、业务监管费时费力等长期困扰业务发展的问题。推出了内部评级平台,实现全行客户信息风险计量。用远程授权机器人实现对柜面高风险交易的远程自动审核和授权。目前,邮政储蓄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2000亿,占整个信贷的比重超过30%。小微企业贷款结余达到5500亿,不良率仅为0.88%,只是同业一半的水平。事实证明普惠金融具有社会效益,也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关于普惠金融未来发展的思考

  当今世界,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对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改进客户体验起到了重要作用。综观历史,金融业经历了电子化、网络化、移动化三个阶段的沉淀,已经迈入到数字化的时代。这也给普惠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认为未来数字普惠金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

  一是依托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规模化发展。数字技术的升级和应用让信息采集、风险防控、用户洞察等变得更有效、更精准,突破了传统金融业的地域限制、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让风险定价更加科学化、人性化,使得普惠金融的规模化成为现实。

  二是打造包括征信、风控、信贷、支付、理财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生态闭环。通过生态链的深度合作,一方面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另一方面,借助大量的金融交易行为和征信数据,数据维度持续丰富、可信度不断提升。通过机器学习、量化分析等新技术,可以精准营销和风控,从而让风险更加可控、客户体验更优。

  三是推动金融服务输出,助力普惠金融。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广泛包容性一脉相承。搭建银行开放能力平台,让金融服务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也成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共识。只要客户有需要,既可在第一时间、第一触点获得满足,同时银行还可开放专业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市场预测、风险评估、数据分析等新型服务接口。赋能中小微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助力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

  发展普惠金融既是责任,也是义务。邮政储蓄银行将一如既往,利用数字技术积极地开拓创新,为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谢海平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27 华培动力 603121 11.79
  • 12-18 紫金银行 601860 3.14
  • 12-13 青岛银行 002948 --
  • 12-12 利通电子 603629 --
  • 12-04 爱朋医疗 300753 15.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