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京召开,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出席论坛文创金融之夜并就《金融助力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发展》这一主题发表演讲。孙若风在演讲中指出,金融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血液。
孙若风认为,目前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需要金融助力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天与地、大与小、虚与实。
一、既要顶天也要立地
1、顶天。要关注并支持对制约文旅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前沿技术( VR/AR,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感知等)的研发、应用。这些技术,有的需要国家组织力量攻关,我在科技司工作期间,一项重要任务,就与科技部、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制定政策规划和组织国家文旅科技项目的研究。与此同时,也期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事实上,社会力量也非常踊跃,目前一些基金、企业对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投入很大,有的就是以推动相关企业上市为目标的。
2、立地。创造在基层,希望在民间,无数发明创新和技术创新,很多出自文化领域底层。今天的文旅行业科技创新在艺术院团、文旅企业更加活跃。比如中国杂技团在艺术上不断突破,杂技道具研发专家王建林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没有高学历,完全是无师自通、刻苦钻研。目前,在乡村振兴中已经出现了文旅科技特派员。
二、既要扶大也要扶小
1、扶大。文旅产业需要航空母舰。扶强扶大,支持上市,历来是各类基金的重点。大的文旅企业、大的文旅项目仍是金融支持方向。
2、扶小。文旅产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因此,金融助力文旅科技融合,应关注并支持小发明、小企业、小能人。文化产业兴起以来,金融部门一直在探索支持办法,比如北京的创意贷。今后仍然需要加大这方面力度。
三、既要务虚与要务实
1、务虚。文旅产业是内容产业,相关内容和场景需要科技支持。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人等非实体技术也将是重点。
2、务实。文旅装备是文旅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文旅装备业也是文化产业中的实体产业。目前我国文体康旅装备,在科技水平上与世界上处于跟跑、并跑、领跑共存阶段;在制造业上大而不强。近年来文化装备企业陆续上市。围绕文旅装备,文旅企业与相关行业正在相向而行,壮大了文旅装备制造业的实力。
以下为孙若风演讲实录:
很高兴受邀参加今天的活动。最令人高兴的是对文旅科技的重要性认识得如此到位。但几年前还不是这样。我在文化和旅游部科技司工作期间,经常有人问我文化科技司是干什么的。有一次参加一个活动,主持人在介绍我的工作单位之后,随口说了一句:“文化部还有科技司”,这个主人的脸上露出了蒙娜丽莎式的微笑,可能是觉得文化还能跟科技沾上边吗?
我之所以会想到蒙娜丽莎,还因为这幅画的作者达.芬奇,既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一个科学家和工程师,集艺术与科技于一身,他画的机器人草图与今天早期出来的机器人长的几乎一模一样。文艺复兴就是一个文化与科技同时达到高峰的伟大时代,我们中国也正处在一个文化高潮与科技高潮汇流的时代。
文化与科技是一个分币的两面。文化是科技的温床,科技促进文化发展。历史上,有的发明创造是产生在文化艺术的摇篮里,有的是从其他领域产生但很快应用于文化艺术,在这里得到涵养、孵化,然后又应用于其他领域。四大发明中的造纸和活字印刷都是文化科技创新,指南针、火药虽然产生于其他领域,但以指南针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机器人,很多是以玩偶的方式在技术上得到发展,用于看风水的罗盘也可以看作是文化类产品。至于火药,用来做花炮,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如果没有花炮的内容,中国古代诗词中缺少这方面描写,中国文学史也大为逊色。科技在当今文化建设中作用突出,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艺术舞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外文化交流贸易,已经完全用科技武装起来。科技更是文化产业的杠杆,成为文化企业的标配。旅游也是每往前走一步都离不可开科技,唐代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屐”就是早在六朝的旅游的先行者谢灵运发明的一种登山鞋,登山如履平地。
当前,文化与科技的关系表现得更为密切。虚拟人正在纷至沓来,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新技术以及技术集成正受到科技界与人文学界的双重关注,而这些技术,就是从游戏中孕育出来的,而且,文化艺术行业也是应用相关技术最积极、成效最明显的。艺术与技术表现出重大变化,这就是艺术虚构与数字虚拟都是想象,前者是艺术想象,属于审美活动;后者是科技想象,属于认知活动。科技想象从来都是从具象转向抽象,而数字虚拟的结果则仍然是具象,也就是从具象到具象,这使得数字虚拟表现出的科技想象始终伴随具象、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艺术虚构,有更多的相通之处,有更多的异曲同工之处。前天我参加一个《区块链技术在文旅场景中的应用》课题开题会,发了一条微信,感慨目前正在重演历史上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互激发、相互推拥的一幕。
金融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血液。我认为,目前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需要金融助力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天与地、大与小、虚与实。
一、既要顶天也要立地
1、顶天。要关注并支持对制约文旅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前沿技术( VR/AR,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感知等)的研发、应用。这些技术,有的需要国家组织力量攻关,我在科技司工作期间,一项重要任务,就与科技部、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制定政策规划和组织国家文旅科技项目的研究。与此同时,也期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事实上,社会力量也非常踊跃,目前一些基金、企业对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投入很大,有的就是以推动相关企业上市为目标的。
2、立地。创造在基层,希望在民间,无数发明创新和技术创新,很多出自文化领域底层。今天的文旅行业科技创新在艺术院团、文旅企业更加活跃。比如中国杂技团在艺术上不断突破,杂技道具研发专家王建林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没有高学历,完全是无师自通、刻苦钻研。目前,在乡村振兴中已经出现了文旅科技特派员。
二、既要扶大也要扶小
1、扶大。文旅产业需要航空母舰。扶强扶大,支持上市,历来是各类基金的重点。大的文旅企业、大的文旅项目仍是金融支持方向。
2、扶小。文旅产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因此,金融助力文旅科技融合,应关注并支持小发明、小企业、小能人。文化产业兴起以来,金融部门一直在探索支持办法,比如北京的创意贷。今后仍然需要加大这方面力度。
三、既要务虚与要务实
1、务虚。文旅产业是内容产业,相关内容和场景需要科技支持。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人等非实体技术也将是重点。
2、务实。文旅装备是文旅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文旅装备业也是文化产业中的实体产业。目前我国文体康旅装备,在科技水平上与世界上处于跟跑、并跑、领跑共存阶段;在制造业上大而不强。近年来文化装备企业陆续上市。围绕文旅装备,文旅企业与相关行业正在相向而行,壮大了文旅装备制造业的实力。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文旅产业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受到国家大力支持,这也是全球性潮流。因此,自文旅产业兴起以来,就受到金融的特别关注,表现出资本的敏锐性;另一方面,文旅产业是内容产业、创意产业,从市场的角度看,不确定因素多,自古以来在文化艺术上“有心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情况屡见不鲜,今天仍然如此。多年来,金融部门和社会资本在积极摸索支持文旅产业、参与推动文旅科技融合发展,形成了不少经验,比如长期以来金融部门因为文化产业是轻资产顾虑较多,我记得就在十几年前在原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召开的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会议上,民生银行一位部门负责同志提出“轻资产不是文化产业的短处而是长处”,听到这句话,我感到自己“虎驱一振”:这是金融在认识文化产业上的一个转折性变化。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年来,相关理论和实践一直在推进,我们热切期待金融与文旅更加积极地相向而行,形成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支持文旅科技融合的中国经验。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琳琳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