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林姿辰 每经编辑 文多
12月18日,上海医药收于16.76元,日跌幅跌2.22%。
消息面上,上海医药(601607.SH,股价16.76元,市值620.67亿元)于17日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生化)收到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为一生化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被罚没4.62亿元,是上海医药2022年归母净利润的8.226%。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医药行业频现反垄断案例,今年上半年就已有公司收到亿元级罚单,被卷入其中的不乏老牌药企。“独家产品”“多年高价”“大幅减价”几乎成为这几个案例的共同特点。
被垄断药品降价近九成
根据上海医药2021年年报,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是一种处方药,主治耐氨基糖苷类、耐第三代头孢菌素菌以及绿脓假单胞菌或其他敏感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烧伤后感染等。
从销量看,该产品于2019年上市,2021年处于市场深入期,2021年销量为61万支,较2020年同比增长60.53%,其中医疗机构的合计实际采购量为54万支,中标价格区间为2120~3100元/支。
2022年,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销量随着需求继续上涨,同比增加22.95%至75万支,而当年公司的生产量才71.64万支。在销售产品中,医疗机构的合计实际采购量为71.6万支,中标价为2303元/支。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这一紧俏单品的价格开始大幅下降。据报道,6月28日,甘肃、山西、广西、江苏等多省发布通知,将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挂网价从2303元/支调整为270元/支,降幅约88%。
对于降价原因,甘肃、山西等地在通知中表示,是依据国家医保局有关文件要求以及企业申请。
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上海医药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此次事件为应相关部门要求,一生化积极与合作方进行充分沟通、协调,同时考虑到该药品的用药特殊性,经过内部测算后最终提交降价申请。该单品2022年对集团利润贡献无重大影响。”
对于本次子公司收到的反垄断罚单,上海医药表示,将对公司当期财务报表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整体影响有限,“事件未对公司及子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医药领域反垄断案例频出
从行业看,一生化因反垄断被罚,只是国内医药反垄断大潮中的一朵浪花。
今年7月,由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工作任务》)指出,要加强医药领域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
根据《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2)》,2022年共查处医药行业垄断协议案件3件;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11件;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23件。以上案件罚没金额共计4370.91万元。另有2件医药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告知。
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总局曾开出两张原料药垄断亿元级罚单,分别是东北制药(SZ000597,股价5.47元,市值78.17亿元)因以不公平高价销售左卡尼汀原料药被罚款1.33亿元,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和武汉汇海医药有限公司实施垄断协议且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合计被罚没超3.2亿元,销售的相关产品为去甲肾上腺素原料药和肾上腺素原料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三起案例的共同点在于“公司的药品在市场上有较高市场份额”“企业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定价高昂”“被点名后产品价格迅速降低或停止涨价”。而《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2)》在回顾医药行业执法情况时介绍:反垄断执法领域不断拓宽,“在持续推进原料药反垄断执法的同时,逐步拓展执法领域,重点对直接面向消费者医疗器械领域的垄断行为进行查处”。
不过,目前医药厂商尤其是独家医药厂商违反“反垄断法”的成本还不算很高。比如一生化收到的4.62亿元的罚没金额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法所得3.38亿元,另一部分是2022年销售额3%的罚款,即1.24亿元。罚没款金额占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0.199%和8.226%。
此前,“医改界”传媒创始人、北京三医智酷医院管理发展研究院院长魏子柠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按常规思路,如果一家公司的药物有过垄断等违法“前科”,其后续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医保目录会受到影响。魏子柠介绍,但是,如果该药物为独家产品,临床需求又比较广阔急需,入保过程中受影响的可能性就不会太大。
魏子柠认为,独家药品的价格出现明显波动时,监管部门发现起来难度并不高。
所以,他建议,执法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要加大处罚力度,“既不把企业罚死,但也让它们真正长点记性,真正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更好地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