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群慧:当前处在工业化后期 不要过快过早去工业化

黄群慧:当前处在工业化后期 不要过快过早去工业化
2020年01月04日 21:51 新浪财经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新浪财经讯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论坛1月4日在京举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出席并演讲。

  黄群慧在演讲中表示,我们现在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不是有一些教授提的后工业化,这是完全两个概念。现在还在工业化进程中,接下来还要深化工业化,我们只处在工业化后期。

  “但是我们已经出现了一个去工业化的倾向,当然这个去工业化的倾向现在已经在有些城市比较明显,现在各个城市在制定自己的战略,希望把制造业保持在25%的比例。为什么要非常重视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避免去工业化,制造业有几个效应,比如说创新效应,真正的创新来自于制造业,也应用于制造业。另外就是所谓的外汇效应,这都是靠制造业,如果这个效应达到一定的比例,效应外溢已经发挥了,才有可能服务业占有很大的比重。”

  他谈到,如果没有实现它的本身的创新效应,溢出效应,和外汇效应,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结果制造业就快速下降,就可能出现所谓的去工业化。我们制定十四五规划,都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避免去工业化过快,这个趋势是必然的,但是不要过快的去工业化,也不要过早去工业化。

  以下为演讲实录:

  在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作为一个首要任务来谈的,没想到今年制造业的投资下滑得比较厉害,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昨天的国务院工作会议专门又对制造业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措施。这恰恰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面临着一系列的结构性的问题,虽然这个报告可能侧重于从需求角度来谈,但是应该说从2013年、2014年以后,我们已经基本确定了一个方针,那就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

  其实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还是供给侧的矛盾,供给侧的矛盾通过这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可以看出来,虽然有不同的表述,表述方法在不同的变化,还有八字方针等。虽然有不同的提法,其实都是针对供给侧的一系列的问题。

  而在供给侧这一系列的问题里,最突出的问题恰恰是制造业的问题。其实并不是说现在我们的需求有问题,我们拿了钱是不买国内造的东西,比如说马桶盖,我们造不出来国内所需要的产品。这个问题并不是说一定是高精尖的,同样的产品我们的品质又不行,这叫高质量发展,其实就是我们制造产品的质量还是有问题的。所以恰恰是我们这种转型结构过程中,制造业原来从低端向中高端去拓展的过程中,满足不了需求。所以说中央提出来所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当然这个任务本身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中央说供给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经济的长期工作的一个主线。也恰恰反映了一年两年制造业本身想如何马上去转变,从中低端到中高端马上实现,这是非常困难的。从八字方针来拆解,把以前三去一降一补这些基本的成果要巩固好。

  第二,核心要增强企业的活力,这里面就涉及到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有没有抓住现在需求转型升级,通过自己技术创新来使你的整个企业的生产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个过程本身创新也是一个过程,它也需要有一个慢慢的过程。

  然后还有提升,提升整个制造业的产业链的水平,整个产业链的水平是中低端,包括价值环节。去年9月份中央产业会提出产业基础再造,这又是一个大的攻坚战,这个攻坚战是长期的,长久的,现在有的制造业的产业基础,都是适合以前高速增长阶段的那种发展,那个时候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增长,我们基本的技术来源是模仿型的,劳动力是低成本,更高的表述是低成本的工业化。到了工业化的后期,要满足城市化高质量的需求,以前的产业链的基础,尤其是后发国家赶超这种产业链的基础,已经不适合现在。所以要重新打造这种产业基础,这个打造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短期内的制造业确确实实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最后畅通,这种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我们的报告从需求端强调,我们一直在强调供给端,这确确实实也反映了一个问题,供给和需求之间有很多环节是不畅通的,最终还是要通过供给侧来推动畅通,不仅是新旧功能的转换,供给侧改革还涉及到本身一系列制度的约束,所以其实这种经济不畅通,也是和这个有关。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包括通过所谓中等收入倍增计划,能实现这个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吗?现在看来还是很难的。但是从长期看,是有价值的,真正所谓的中等收入倍增,我个人认为最恰当的还是教育,没有教育的投入,你的创新,你的供给侧改革,尤其是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种要素不存在,肯定也实现不了,那么这种倍增你也无法实现。只有通过教育,提高人力资本,然后收入提升,最后拉动新一轮的畅通经济运行,整个这种转型升级就实现了。

  我们现在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不是有一些教授提的后工业化,这是完全两个概念。现在还在工业化进程中,接下来还要深化工业化,我们只处在工业化后期。但是我们已经出现了一个去工业化的倾向,当然这个去工业化的倾向现在已经在有些城市比较明显,现在各个城市在制定自己的战略,希望把制造业保持在25%的比例。为什么要非常重视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避免去工业化,制造业有几个效应,比如说创新效应,真正的创新来自于制造业,也应用于制造业。另外就是所谓的外汇效应,这都是靠制造业,如果这个效应达到一定的比例,效应外溢已经发挥了,才有可能服务业占有很大的比重。

  如果没有实现它的本身的创新效应,溢出效应,和我们说的外汇效应,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结果制造业就快速下降,就可能出现所谓的去工业化,包括制造业的空心化。我们制定十四五规划,都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避免去工业化过快,这个趋势是必然的,但是不要过快的去工业化,也不要过早去工业化。

  应该说这种风险是存在的,但是现在谈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实是想促进这种快速的发展,使它不要往这个方向走。如果拆开制造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不意味着有一个错误的概念,不是只管高端的制造业,而是大量的制造业,所谓的中低技术的制造业也好,不要把这些逼走,而应该把这些制造业通过信息化,高精尖的技术去把它融合在一起,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的绿色化,制造业的智能化,它们之间去融合,去转型,而不是说我就只要高端的,不是这个概念,应该融合。这个融合是我们现在不太重视的,一说高端化就是智能化,还有无人驾驶汽车,其实这个市场很小,或者短期内根本看不到实实在在的需求。所以应该是把传统的制造业和这种信息化、服务化、绿色化,结合起来,才有可能避免。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思阳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3 洁特生物 688026 --
  • 01-08 优刻得 688158 --
  • 01-07 威胜信息 688100 --
  • 01-07 特宝生物 688278 --
  • 01-06 京沪高铁 601816 4.8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