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发展:如何让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智慧城市发展:如何让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2019年11月28日 17:14 新浪财经综合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2019新浪金麒麟高峰论坛”于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新征程 新使命”,青岛市北区城市治理推进委员会副指挥、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副书记李佐民、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网络法治国际中心执行主任吴沈括、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秘书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员高工刘棠丽、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信息化推进与智慧城市建设处副处长陈璇璇;软通动力集团副总裁刘超、金山云政企解决方案总经理李光辉、主持人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智慧低碳发展部主任郑明媚出席出席圆桌讨论。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

  郑明媚:今年党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我们的城市治理树立了一个国家层面的指示,未来我们要推动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我们智慧城市,刚才很多嘉宾都讲到了,其实智慧城市也为我们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我们今天的这个讨论实际上重点围绕两个关键词:城市治理、智慧城市。

  今天时间非常宝贵,我们回用非常简短的时间来沟通这个话题,因为智慧城市更多关注的是技术本身,但是城市治理是一个非常具性的系统,城市本身就是很具性的系统,这里面很多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有来自大学的学者,有从部委来的做智慧城市标准制定、政策制定的官员,也有来自地方的,像青岛的市北区,以及宁波市,从事一线的智慧城市推进、城市治理工作的官员。同时还有两位企业家,今天我们围绕这个话题讨论,首先这一轮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来陈述我们对城市治理智慧化这个话题,我们的观点。刚才李总指挥讲过了,先从吴教授开始。

  吴沈括: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也非常荣幸能够来到现场和大家交流一些心得。对于这个问题不敢说有特别深的研究,从我自己的学科背景、从事有关网络治理、法律治理的学科背景来看,我看到的是区域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城市治理,而城市的治理反过来又会促进有效的区域协同融合以及进一步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目前来看,在区域发展和城市治理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智慧化的建设过程当中,我看到的,包括我所接触到的地方上的利益相关方,我自己是宁波人,现在浙江、福建、广东以及发达地区,尤其是对于数字化、信息化重视的区域,在这个过程当中都非常关注数据治理的问题,因为不管是从信息化的发展角度来说,还是从城市协同的角度上来说,有效的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能够加速和优化这个过程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随着网络产业的发展,以及我们国家在网络治理当中,包括在国际话语体系当中的地位的上升,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实现一个可信的、可靠的,具有推广性的,具有全球推广力的思路可能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个问题上,包括刚刚汪教授讲到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包括李主任也讲到很多在实操当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我看到的是一方面需要强化在技术要素层面的工作,包括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组织管理方面的优化,包括现在数据开放共享方面新的管理机制。包括政务数据、政务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单单是开放共享,包括开发利用当中所思考的新的问题。

  从当下来看,在发展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或者特别迫切的问题,一个是海量的数据开放共享,另外是同样数量巨大的企业数据的流转利用,以及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来实现有效的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在这个动态过程当中实现多方共治,这是我有限的观察和思考。

  刘棠丽: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来分享一下我这十多年在智慧城市标准化路径当中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也供大家参考,刚才讲这个话题是治理和整个城市的智慧化发展。我想城市治理这个方向,首先是物理世界,然后是数字世界。目前在全球标准界有四大趋势,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大趋势就是不确定的经济贸易的形势;第二大趋势是环境在不断地变化;第三大趋势就是社会期望是多元化的,也是不断在变化的;第四大趋势就是拥抱数字转型,这四个趋势跟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城市治理关键在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如何融合。现在很多新的方向,技术的发展都是在数字空间完成的,这个数字空间的区域化边界越来越模糊,所以我们在物理世界当中也连片发展,在数字空间当中我们也是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的,所以这可能是我们在城市治理当中需要考虑的。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

  第一就是在在治理当中我们肯定会想到智慧城市这样一个路径,智慧城市这样一个路径我相信走了十多年,我们国家在纵向的,包括垂直领域的智慧化发展,以及现在我们有了顶层的统筹设计和系统化的思路,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这个路径当中我想可能大家先有人提到的一个观点就是说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跟我们的城市规划相衔接,因为做城市规划可能对信息化了解不是特别深入,做信息化、做技术又对城市规划本身也不是特别深入,所以这两个专业方向如何融合也是我们非常关心的。所以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跟城市的规划本身进行相衔接。

  第二个就是我们现在,包括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的传统文化,千年孕育的中国传统文化,体制制度的自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中国自己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要有这个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在智慧城市如何显现。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全球的比较好的方案,如何在中国落地,在中国落地如果不懂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懂中国的业务,不懂中国的方式是很难进行彻底解决问题的这样一个思路。所以我觉得文化也是我们非常强调,虽然我是一个工程师思维,但是我现在也在思考,如何跟我们的中国文化传统进行结合。

  第三,要关注新的技术。这个毋庸置疑,城市治理,包括智慧城市都要用到新一代技术,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物联网和互联网还不太一样,都需要存在,移动端,移动现在有5G,未来可能还有6G、大数据等等这些新技术,包括区块链在智慧城市当中新的场景应用,这个也是我们城市治理非常好的手段,因为其实城市治理在未来的阶段,可能就是一个城市自主运行的智慧化的、智能化的程度,它有自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它能作为决策层的决策辅助工具,这些也是新技术施展空间的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四,要关注国际化。我们现在越来越听到了各个城市,包括我们国内的城市是非常重视智慧城市,我们也听到了国际上,包括东盟等等地区在推进智慧城市,其实就是中国的解决方案,包括物理世界帮着他们建设城市本身,你去搭建整个的数字空间、虚拟空间、虚拟城市,其实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输出,作为全球的贡献。所以城市治理和智慧化确实是息息相关的,而且我们也要关注全球发展的趋势以及需求,我相信我们中国的解决方案也能为国际上提供很好的思路。

  陈璇璇: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来参加这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上我也听到了很多嘉宾进行了观点的分享和交流,我收获也很多,我长期是从事智慧城市在一线工作的工作人员,我就结合我在智慧城市工作过程当中谈一点我个人的想法,供大家参考和交流。我觉得在区域发展和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是跟智慧城市分不开的,也就是说智慧城市为区域发展推动,以及城市治理现代化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其实我们宁波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探索,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进行了一些思考,我个人认为在区域发展和城市治理智慧化方面可能要关注这么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感知化。其实感知化可以从这几个层次来考虑。第一个层次就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感知化。就是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搭建公共互联网平台来实现城市智能化的感知状态,在此同时我们其实要关注整个城市的规划与新技术的衔接和对接的工作,其实我们刚刚在座的有些嘉宾也分享到了这个观点。其实我们宁波在新区的规划当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宁波有一个区域就是国际海洋生态城,这个区当时在规划的时候,包括我们在搭建公共互联网的时候,在城市布建的时候布建了多类传感器,实现了地下管线的信息实时监测,包括风险分析、预测等等,为当地管理部门在城市治理方面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二:一体化。所谓的一体化我觉得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讲,第一个维度就是数据的一体化,这几年大家都在说数据驱动这个问题,其实数据驱动我关注的是数据怎么样驱动,如果有多层次的数据融合,你怎么样实现它最大的效用?其实这是要关注数据的一体化问题,比如你要搭建全市,宁波现在搭建全市的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它通过这个大数据中心来实现数据的汇聚、共享、开发和利用,可能我们做得还比较粗浅,很多地方开发利用的程度还不是很够,但是这是我们进行很有益的探索。易用层面的一体化浙江省现在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其实就是通过搭建浙江省政务服务网,实现了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实现了省、市、区、乡(镇)四级联动的一体化模式,所以我觉得这两个方面可能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数据的一体化和易用层面的一体化。

  关键词三:协同化。其实对我们具体的在智慧城市工作推进过程当中会发现,可能各个部门的应用系统都比较强,但是在协同方面总是存在不足或者是没有那么及时和有效。其实这个方面我们要关注怎么样解决跨部门、跨业务,就是条块协同化的问题,另外就是网上网下的协同化的问题,我们今年也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通过不同部门基层治理数据的汇集来实现我们城市数据信息的汇总、及时的研判,包括及时的处理以及最后的绩效评估这样的闭环操作,所以我个人感觉在推进区域发展以及城市治理的智慧化方面可能要关注这三个方面:感知化、一体化、协同化。

  刘超:谢谢主持人,我是来自企业的,其实我觉得前面这么多专家、这么多大咖都分享了很多精彩的内容,我从一个企业的维度,我说说我这几年在布局智慧城市领域的一些心得和切身感受,因为软通动力目前在册的员工将近60000人,在中国大陆地区有117个城市已经落地了分/子公司,我先说区域发展这件事情,我们有一个真实的感受,就是这两年有一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就是“抢人大战”,各个地区、各个城市都在抢人才,像我们这样一个以IT开发工程师,以“码农”为主的企业,将近60000人的规模,其实它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一个人才的流动区域,就是什么?我们有将近一半多的人,36000人现在都在华南大区,都在珠三角地区,为什么?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么一个情况,它根本不是“抢”过去的,而是整个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状态形成的结果。因为大家都知道,深圳是以新兴的IT和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区域,在这个区域的前提下,大量的人才一开始就天然虹吸到那个地区,最近这两年国务院又对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了整体规划,在这个大框架的前提之下,整个珠三角地区就形成了一个这样的产业高度聚集的区域。

  这两年我们发现,以前在深圳和广州分公司的人现在逐步流向佛山分公司、东莞分公司、惠州分公司,为什么?前面两个公司生活居住的成本太高了,房价高。所以逐步地不宜居,这些人逐步流向那些分公司的原因也是因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布局,刚才讲到的区域发展,其实我觉得大型都市圈和整体的区域都市圈的抱团,形成了一个区域发展的趋势,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陈主任所在的整个长三角地区、整个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地区,整个东三省、东北振兴的区域,我们其实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现在正在逐渐地形成各种都市区,都市区的发展,这种大型都市圈的发展奠定了人才流向的方向。这是我从我们切实的工作演进看到的一个情况。

  再说城市治理,城市治理这几年技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从最早的PC时代到后来的互联网时代,再到后来的移动互联网以及未来会有一个叫AI时代,城市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每一个人感受到的东西,PC时代其实大家能感觉到,我们一开始用Windows的时候,Windows有一个东西叫桌面,这个桌面把我们原来的公文包等很多东西搬到了屏幕上,搬到了这个上面。其实这是我们在数字化的一个切身的感受。未来的AI时代,我们会把什么样的生活场景以及用什么样的操作界面,把它搬到一个什么样的载体里面,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有可能是手机,有可能是机器人,也有可能是AR的互动内容,我觉得这是未来的技术发展可能给大家的生活场景、给大家的生活体验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下,我们用技术如何赋能城市?我们如何用技术给城市做一个操作系统?类似于Windows、类似于iPhone的iOS,也许将来会有一个城市叫City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到底长什么样?这是未来用于在智慧化的部分,用IT的手段、用新技术的手段去赋能城市治理,我们要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回归到今天的主题叫区域发展和治理智慧化,我觉得两个维度:1.基于整个中国形成的大型都市圈,我们如何去演进、如何适应这样一个大型都市圈;2.我们把最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T这些技术,如何能赋能到城市,给城市做成一个切实可用的操作系统,这个是下一步我们努力的方向。

  李光辉:

  城市现在越来越复杂了,一个城市是由各种不同的人、地、市个体去组成的,每个个体治理的层面是不一样的,他们需要协同起来。

  当一个城市人口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是几何式信息的增长,原始的以一个简单的治理手段去做肯定是不行的,对人、对整体我们说个体,还有协同。

  这个时候其实恰恰随着这么多年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把一个城市通过科技,或者说数字化的手段孪生出来,然后去用这个手段进行城市的治理。

  我们从这么多年的落地看到整个智慧城市,还有城市的一些发展来说,所有的治理,还有一些城市的运营管理,还都是条线化的,或者是各个系统还都是比较纵向化的,所以怎么样去协同、怎么样把一个复杂的城市去整个用社会化真实地去体现。能精细化地去管理,其实我认为对现在的技术来说,其实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其实我相信未来其实10年,应该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可能未来一个量子计算,真能把一个城市承揽到上面去,或者说未来的一个设施,比如说5G、6G这些所有的东西,对一个城市的重建都应该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要是去做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这个会对我们的冲击到底是什么?

  从技术层面,从城市治理本身来说,它还是一个城市的业务,数字化只是把这个业务用数字化的表象化了,但是其实治理本身,它还是一个城市、人、地方和事物总体的结合。

  不管社会怎么样去发展、怎么样去变化,核心很多东西还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现在所探讨的就是怎么样用未来的一些新的技术去支撑整体的城市真正的发展,或者说怎么样实现每个人,一个城市比如说千万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治理层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治理的千人千面的表象。然后大家各个条线又能够协同起来,这个我们认为是整个数字孪生之后,一个城市里面最终要达到的一个最终的目标,既能满足个体,又能满足整体之间的协同,但是这个东西对整个城市的,我们刚才说的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要求,我认为未来还是一个很有冲击的事情。

  郑明媚:接下来进入到问题的交流环节,我们刚才用了20分钟的时间,接下来我们可能会用15分钟的时间完成我们的交流的环节。

  首先,我想有请我们青岛市市北区的李书记,刚刚您分享了我们市北区在城市治理当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但是您最后讲到了我有四个问题,您觉得这四个问题当中,最应该首先去解决的问题和解决之道是什么?谢谢!

  李佐民:我觉得这四个问题里头,就我们现在的状况而言,最主要的还是一个观念和方法问题,因为通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很多所谓技术上的问题,或者说实质上的问题,说到底都还是观念和方法上的问题,实际上是新旧两个时代的碰撞,那么现在从我们的省、市委也看出在大量地启用年轻干部,可能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

  除了这个办法之外,目前我还没看到有其他更加有效的办法,我们有一个党校的老师,他讲的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你们都是成年人了,都已经30、40岁了,到这儿来接受一个礼拜的培训和教育,你们就都变成了一个合格的能赶上数字浪潮的领导者,这可能吗?这个我认为确实是存在这些问题。

  郑明媚:谢谢,其实您刚刚讲的是人的问题,我觉得核心还是未来如何让市民参与进来,我觉得这也是人的问题。

  接下来我想有请吴教授,您如何看待城市治理当中的法治建设?您认为目前最迫切需要去做的工作有哪些?

  吴沈括:对这个问题,因为在支撑部委的工作当中有一些持续的,也关注到了国际上治理的一些思路,包括欧盟的、日韩的,尤其是前段时间美国政府邀请在美国全境考察了它数字化的发展。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是西雅图市专门设立一个城市的首席隐私官,不是一个企业的职位,负责的是整个智慧化城市,西雅图市运行当中如何来实现各个主体的权利保护,尤其是市民,他们讲数字化市民,不管你是主动的还是被迫地成为数字化的市民。这个过程当中实现一个权利的平衡。

  而同样的情况在亚利桑那州德梅因市他们在数字化发展的过程当中,特别强调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能够实现作为主体的市民和普通公民的利益表达有一个有序的表达、及时的表达,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数字化的发展过程当中,事实上政府的技术能力、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民众的技术认识水平是有差异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通过,包括法律机制在内的调节手段来实现一个有效的平衡,可能是未来我们更加面对的一个非常迫切的事情。

  郑明媚:好的,接下来有请刘棠丽秘书长,您认为在城市治理智慧化的下一步,我们的标准建设现在处在什么样一个阶段?我们有什么样的计划?

  刘棠丽:感谢主持人,智慧城市标准,其实也是我们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从2014年开始,发改委网信办25个部门成立了智慧城市的工作机制,在这个工作机制的指导下,标准委成立了国家标准化课题组来统筹所有的标准,因为这个标准是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跨层级的,我们在总体组的协调推动下,也协调了11个国家标准的技术委员会共同推进了大概有38项的国家标准。目前已经发布了22项国家标准,大家比较关注的就是一些总体的,包括智慧评价指标、参考框架、术语,以及智慧城市的公共平台,包括一些管理服务的标准,这些管理标准在第一阶段2014年开始到今年,我们都看到了很多的城市都在运用评价指标等等的,包括顶层设计这些标准,来指导自己的城市建设,尤其是评价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城市目前建设的成效、绩效,以及他们对未来城市差距分析,针对这些差距也能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包括时间轴上的自评、纵向的评,还有跟空间位置上其他城市相类似的城市进行比较,都可以发现自己自身的优势和定位。这个是对他们来讲像城市体检,像我们自身体检一样的功能,首先要找到问题,然后再去解决问题,然后再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这些标准都给了大家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参照。

  在后期呢,我们从去年开始在布局我们新的EP标准,这些标准其实是深度结合产业,目前可以看到其实国家来讲,在标准委的标准化法出台之后的改革也是比较大的,我们一个是要关注标准对产业提升的最终价值,一个就是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以及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也是希望我们中国在国际上通过标准的渠道能够有更多的产业输出能力和影响能力。

  所以未来的,包括我们的智慧停车、无现金城市,包括超总也讲了城市操作系统,城市操作系统我们并不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我们去年的国际的标准化上我们成立了城市操作系统的任务组,目前是一些新区、发达地区城市操作系统的案例已经出来了,包括还有一些辅助决策的国家标准的研制计划。以及我们评价指标的分级分类的研究计划,也都是为了更加细化地能够影响到我们整个产业,因为智能产业,其实包括工信部像AI方向、5G落地等等都要靠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布局,这些布局来讲,有标准化和没标准区别非常大,可以很大程度地去规范一个最佳的市场秩序,也可以减小一些我们不必要付出的代价,也希望各个生态能够多元化地成长起来,而且这个生态是成长在我们本土,这样的话,我们可能会更有自信,或者更加能够帮助我们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能够走出去,这个是我们目前的一个情况。

  郑明媚:谢谢,我们有请陈处长,刚刚您在讲到我们宁波在推动智慧城市治理的时候,我们讲了三个方面,但是我注意到没有特别地去强调市民如何参与我们未来的城市治理,我就在想,下一步我们宁波在市民参与城市治理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什么样的计划?有请!

  陈璇璇:其实我这个也是我们近几年思考的问题,包括我近期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近几年的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很多项目的建设,包括项目的遴选,我们有一个智慧办统筹协调来推进的,关注一些市民的痛点和城市治理的问题。这其实从政府层面来考虑的问题,其实在市民的参与度还不是很够。其实宁波现在这个城市对市民的满意度,包括对城市治理的感知度,我们其实也是很关注的。

  比如说我们每年就会发布一些市民的关注的实事工程,我们2013年就建了一个网络问诊平台,我们最近搞一些网络实事,包括我们书记也在亲自推进,包括污水共治、垃圾分类、城市治理方面也是发挥市民的参与,个人感觉这个参与度还不是很够,新一轮的过程当中我们从源头就开始让市民参与进来,比如说下一轮智慧化过程当中我关注市民关注的痛点问题,从市民甄选我们下一步来做哪些工作,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有多渠道的方式,比如我说不光是我们的几个重点工作,污水共治、垃圾分类,我们也会发挥我们的基层治理平台,通过信息的报送、及时的反馈,这种来加强市民的参与度。

  也就是说,从原来的事件性的参与,比如说某一个重点工作,或者是重点事项的参与,我们想实现市民的全流程的参与,从决策的过程,包括具体过程的监督过程,包括我们以后最终EP项目的建成,我们也希望不光光是专家来评估这个项目是否可以竣工验收,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成效,我们也希望市民发挥他的决策能力。谢谢!

  郑明媚:非常好,谢谢陈处长。刚刚刘总讲到,作为软通如何认识宏观的区域发展、城市治理。但是现在可能更需要关注,像社区这种微观的,像软通动力在这方面有没有解决方案?但是时间很紧张,一分钟时间,谢谢。

  刘超:谢谢,我觉得就不扯那么多高大上的内容了,刚刚又是技术变革,又是区域发展。刚才所有的专家说来说去回归到一个话题就是“人”,甭管他的技术怎么变革,甭管他的Windows给谁用?给人用的,iPhone给谁用?给人用的,城市操作系统怎么办?一定是让人用的。所以回归下来之后,我们研究发现其实在智慧城市的诸多板块当中有一个分子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智慧城市社区,为什么?人是住在社区里的,未来的社区,人是工作在社区里的,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统统发生在社区,所以无论刚才说的大型都市圈也好,技术的变革也好,最终回归下来,一定智慧社区是我们要深耕、要努力、要发掘的一个方向。包括标准也是要为人服务。所以人的宜居、宜业的共生生态一定是未来整体的技术服务的方向。所以我们下一步的,刚才主持人讲我们的目标和我们下一步的主打方向,其实定就定在了智慧社区的深耕细作。智慧社区我们内部开玩笑说,它有点像炒菜里面的西红柿炒鸡蛋,非常简单,但也非常复杂,一个社区其实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相当于一个小的智慧城市。所以具体后面要怎么在智慧社区深耕,我觉得下一步是大家共同来协同努力的方向。

  郑明媚:非常好,谢谢刘总。有请李总,刚才您讲到我们是金山云,未来我们国家要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力度去布局。金山云未来在城市治理当中,我们的核心技术研发方向是什么?也只有一分钟时间,谢谢。

  李光辉:我们的方向其实就是四块:

  1.云计算。我们认为未来城市整个承载的躯体,我们数字化孪生,把整个城市承载其上,就是一个IT的基础设施,就是云的基础设施。

  2.整个物联网是我们的方向,就是城市的感知,金山也是云企业,我们在终端这一块,尤其是小米已经有1.8亿个终端,我们在To B的市场落地,所以物联网这一块也是我们的方向和重点。

  3.大数据。因为我们谈到城市,既然基础设施之上跑的就是城市的数字再造,实际上就是把城市数据化,所以大数据是未来的方向,在这方面我们实际上是在做一定深入的投入。

  4.AI(人工智能)。但是这里面主要是当我们有了数据这一城市的血液,我们有了云计算这个城市的载体,我们也有了感知网络之后,我们总得有一个大脑把这个城市协同起来,所以实际上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也在很多层面各个条线探索。

  郑明媚: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嘉宾在非常准确的时间完成了我们的讨论。时间是无情的,但是我们的嘉宾跟我们在一起交流,我们觉得很有温度,我们的城市可能是冷冰冰的,我们的技术也是冷冰冰的,但是我们的政府、企业,包括我们的学者,在座的各行业的代表联合在一起,包括我们的市民手拉手,我们结合在一起,未来城市治理也是有温度的。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思阳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04 芯源微 688037 --
  • 12-04 锐明技术 002970 --
  • 12-03 成都燃气 603053 --
  • 12-02 当虹科技 688039 --
  • 11-28 邮储银行 601658 5.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