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精彩视频

不支持flash

小调查1

没有了胡舒立,您怎么看待财经杂志?
缺少灵魂,要走下坡路
影响在一定程度内
不好说

小调查2

怎么看待央视财经频道改版?
主线清晰、进步明显
印象不深
不好说

小调查3

你最习惯通过哪种方式获取财经信息?
电视
纸媒
网络
其他

精彩访谈

纸媒变局

《财经》新团队

《财经》总编辑王波明
《财经》总编辑王波明

王波明,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总干事,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2005委员会副理事长。同时兼任中国国债协会理事、《财经》杂志总编、《证券市场》周刊社长、中国证券业培训中心副理事长、亚洲证券业培训学院理事。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2005委员会副理事长。

《财经》常务副总编杨浪
《财经》常务副总编杨浪

杨浪,现为财讯传媒(seec)集团副总裁,中国证券研究设计中心媒体管理部副总经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在《中国青年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杂志、《财经时报》、《财经》杂志任高级职务。

《财经》副总编辑赵力
《财经》副总编辑赵力

赵力,《经济观察报》创始人之一,同何力、张忠一起被称为《经济观察报》的“三驾马车”。2008年退居二线,目前担任《投资者报》总编辑职务。

《财经》主编何力
《财经》主编何力

何力,自2001年1月起先后担任《经济观察报》总编辑、社长;2006年11月任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新媒体业务总裁;2007年9月加入第一财经传媒,任《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

《财经》执行主编何刚
《财经》执行主编何刚

何刚,自1993年起,先后任人民日报国际部编辑、财经时报评论员、新闻中心主任、总编助理等职;2002年-2005年3月在上海先后任国际金融报总编辑、人民日报华东分社社长助理等职。2008年参与创办《投资者报》,任执行总编辑。

《财经》副主编靳丽萍
《财经》副主编靳丽萍

靳丽萍,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华声月报》任记者。2000年参与《中国新闻周刊》创刊,任采访部主任。2001年在《财经》杂志任高级记者。2002年在《商务周刊》任副主编。2003年3月 在《中国新闻周刊》任执行主编。2008年底任职《读者文摘》中文版执行主编。

《财经》副主编法满
《财经》副主编法满

曾先后在新华通迅社、中国新闻社任记者。1998年起兼任《财经》杂志图片编辑,1999年参与《中国新闻周刊》创刊,任视觉总监兼首席摄影记者,曾任《视点》杂志社副总编辑,后加入《财经》杂志,任美术总监兼首席摄影记者、《LENS。视觉》执行主编。

《财经》总编王波明致读者

不论这些代价是些什么,惟有一点是我们绝对不会用来交换的,那就是您——读者的利益和诉求。扪心自问,我们知道您给予这本杂志的不止于信任,远甚于喜欢。

《财经》新团队第一期上市零售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何刚透露,最新一期杂志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上市零售。

  • 疑问:其他媒体如何变动?
  • ·“谁将接手”《第一财经周刊》?
      ·曾追随何力来的《经济观察报》员工将何处去?
      ·《第一财经周刊》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财经》?
      ·哪些财媒高管将加盟新《财经》?
      ·新加盟的各“主编”们将如何协调?
  • 旁局: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挖人”
  • 巧合的是,新华社即将创刊的《财经国家周刊》也来“火上浇油”。据公开资料,这家新杂志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凡是《财经国家周刊》认可的骨干记者加盟,固定薪酬一律坐地提高30%。据悉,《创业家》以及《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已经有部分记者加盟《财经国家周刊》。
  • 总结离去者胡舒立:中国新媒体定义者
  • 屡屡行走于边缘,直言他人未能正视的现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因为胡舒立个人所拥有的特殊资源和人脉。这一因素起到的作用有多大,我们并不知道,但更关键的,或许是胡舒立以及她的新闻团队的坚持与勇气。
      这是一种很执着但聪明的坚持,一种有血性但智慧的勇气。胡舒立和《财经》现实地关注中国问题,既不回避问题。[全文]   

联办与胡舒立团队矛盾调查 更多>>

矛盾之一:采编权之争

  • 联办:坚持采编经营独立架构
  • 联办称,“联办出品部审稿的制度一直存在,一直拥有权力但没有滥用权力。”10余年来,“联办一直对《财经》的报道权予以尊重,在关键问题上,每次均予以保护。”联办称自己一开始就承诺不以经营理由干涉采编,采编与经营独立也是基本架构。
  • “出走”团队:联办紧缩采编权
  • 据悉,联办曾于今年7月17日发给《财经》一份正式文件,这份文件要求:“退回财经领域,正面报道为主”。具体包括:对联办有关新闻报道的指示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财经》杂志每期封面报道的题目,在发稿前报联办批准;对于非财经领域 (政治、社会、非财经领域的涉外报道等)的重大新闻报道,在发稿前报联办批准;对财经领域的重要负面报道,在发稿前报联办批准;有限制刊载范围的由联办负责解释;联办媒管部及出品部、印务部要严格执行管理程序。

矛盾之二:关于持股平台

  • 联办:出走团队早有安排
  • “由此可见,出走团队实际上是一边谈判,一边已经精心设计好了离开的步骤。甚至在离职前已经组建或者参股到竞争性媒体之中。并且在《财经》工作期间,已经与其他投资人进行了谈判。”联办认为,所谓“谈判破裂”或“联办拒绝谈判”的消息,是不真实的。
  • “出走”团队:未落实股权承诺
  • 2008年《财经网》创办之后,原财经团队想独立注册公司,“就是从财讯里剥离出来,和《财经》杂志放在一起。”上述人士透露,在《财经网》创办过程中,联办也曾考虑一部分管理团队的激励,并先考虑创始员工这一块。因此,联办同意给财经网管理团队10%的股份,这需要成立公司作为持股平台。“联办刚开始是同意的,但是公司成立之后,联办一直没有落实10%的股权的问题。后来原《财经》团队与联办谈判时,联办也一直拖着不办。”

《财经》人事变动大事记

9 11月26日 11月26日下午消息 原《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何力今日向新浪财经证实,刚刚被任命为《财经》杂志主编,该任命将于12月1日生效。
8 11月23日 《财经》杂志11月23日准时“出街”。新的《财经》杂志已没有原主编胡舒立执笔的社论,而代之以“联办”负责人兼《财经》总编辑王波明的一篇《理念支撑下的坚持——致读者》。
7 11月16日 《财经》杂志网站周一晚间正式公布《财经》杂志新任编辑管理团队。杂志总编辑为王波明、副总编辑杨浪、执行主编何刚、副主编法蛮(笔名法满)。
6 11月12日 原《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靳丽萍、原《财经》杂志美术总监法满、前《南方周末》评论员马克已被任命为财经杂志副主编。
5 11月11日 《财经》杂志新的编辑部五人座次排定:总编辑王波明、常务副总编杨浪、副总编辑赵力、主编何力、执行主编何刚。
4 11月9日 以胡舒立为首的《财经》杂志的采编团队正式离职。
3 10月4日 《财经》在网站发公告称运行正常,感谢大家对于《财经》的关心,请不要进行猜测或炒作。
2 9月29日 《财经》杂志负原责经营的副总经理张翔与另外一名副总经理傅继红辞职。
1 9月25日 《财经》杂志原总经理吴传晖正式辞职。
《财经》杂志简介
《财经》杂志简介

《财经》始终秉承“独立 独家 独到”的编辑理念,以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的新闻原则,及时报道、评论影响中国与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和焦点人物。[详细]

《财经》原主编胡舒立
《财经》原主编胡舒立

胡舒立,1953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人民大学新闻系。1982年毕业进入《工人日报》国内部当记者。1992年到《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部主任。1998年《财经》创刊,任主编。[详细]

吴传晖简介
《财经》原总经理吴传晖

早年曾在香港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后投身投资银行业,英文流利。加盟《财经》杂志后,在开拓《 财经》的新业务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胡舒立称为“我的最重要搭档”。[详细]

《财经》杂志高层动荡

缘起:《财经》总经理吴传晖等高管辞职

《财经》杂志负责经营的副总经理张翔昨天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总经理吴传晖已于9月25日正式辞职,而张翔与另外一名副总经理傅继红是在9月29日辞职的。 张翔称,经营部门共有60多人已于国庆节前递交了辞职信。[全文]

传闻:《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拟辞职创业

据联办高层人士透露,《财经》杂志总经理吴传晖、副总经理张翔、总经理助理傅继红以及八个部门总监已经递交辞呈。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将与浙报集团共同建立一家新的媒体,部份资金将来源于中金创始人之一方风雷旗下的基金,小超人李泽楷也可能参股进入。[全文]

证实:财经杂志称确有人事变动 会适时作出公告

针对目前媒体报道的《财经》在人事上的变动,财经网周三发表公告称,人事上确有变动,但《财经》运行正常。目前财讯传媒执行董事、联办媒体管理部总经理戴小京已经接替吴传晖出任《财经》总经理一职,而《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的去留仍然是个未知数。[全文]

《财经》大事记

时间 大事记
1998 4月18日,以关注改革、记录改革、促进改革为使命的《财经》月刊第1期面世(时用名《Money》)。
1999 《财经》陆续刊发多组报道和评论,关注中国证券市场、电信业重组、中国加入WTO等重大话题。同年,《财经》杂志奖学金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设立,旨在培养通晓现代经济学理论的青年新闻工作者。
2000 10月号刊出封面文章“基金黑幕”,在资本市场引发强烈反响。同月,正式以《财经》刊名出版发行。
2001 以“股市忧思录”、“庄家吕梁”、“谁在操纵亿安科技”、“银广夏陷阱”等重点报道,继续秉持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理性观察与分析。
2002 1月,《财经》正式改为半月刊。随着“谁来接管银行”、“开平之劫”、“贷款黑洞”、“接管深发展”、“东亚:银行涅槃”等一系列封面文章问世,《财经》开始在中国金融领域的新探索。年底,《财经》年刊创办,邀请海内外一流政商学界人士撰写文章,对未来一年中国与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趋势作出专业预测和战略分析。
2003 《财经》凭借SARS系列调查报道,获“2003年度杰出国际调查新闻奖”荣誉提名奖。这一年,“周正毅兴衰”、“卢万里案真相”、“马招德卖官链”等封面文章,标志着《财经》将敏锐的触角伸向了反腐败领域。
2004 以“矿难探源”为起点,《财经》杂志在每年的最后一期推出“年度特别话题”,揭示一桩持续性公共事件的广泛影响和反思主题。同年,《财经》年会召开,并成为中国金融和经济界深具权威性和前瞻性的盛会。
2005 1月,《财经》正式改为双周刊。这一年,从对“松花江水污染事故”等深度报道开始,《财经》全面关注中国的环境与科技问题。子刊《金融实务》和《视觉Lens》开始随《财经》定向发行。
2006 8月,封面文章“上海社保:危险的投资”刊出,在国内媒体中率先全面揭开了上海社保大规模投资背后交织的权力寻租“灰幕”。
2007 谁的鲁能”、“内部人关国亮”等封面文章,表达了《财经》对“灰色地带”的关注,并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调查处理。自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年起,联合《体育画报》打造《奥运特刊》。《财经》系列论坛全面展开,在国内外财经界形成广泛影响。年底,《财经》年刊英文版首次推出。
2008 4月18日,时值《财经》杂志创刊十周年,《财经网》全新推出,旨在打造权威的原创财经资讯及互动平台。年初,《财经》首度携手欧美一流智囊机构举办国际论坛,并成为在“世界经济论坛”期间举办中国经济研讨会的第一家中国媒体。
2009 11月9日,《财经》杂志创立人胡舒立辞职,同时任命杨浪为副总编辑。此前,财经杂志的采编团队60多人已离开。

《财经》杂志原管理及经营团队(点小图见大图)

《财经》杂志新管理及经营团队(点小图见大图)

财讯公司结构 更多>>

主席:王波明
董事会成员:
王波明(主席兼执行董事)
章知方(执行董事)
戴小京(执行董事)
李世杰(执行董事)
吴传晖(执行董事)
傅丰祥(独立非执行董事)
王翔飞(独立非执行董事)
张克(独立非执行董事)
丁宇澄(独立非执行董事)
董秘:蒋尚信

联办旗下媒体

相关方 更多>>

仲伟志简介
仲伟志简介

《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长期致力于经济变革与社会变迁方面的报道与评论。曾任《齐鲁周刊》副总编辑、《财富时报》执行总编辑,《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经济观察报高层变动

  10月12日上午消息 《经济观察报》前执行总编辑仲伟志周一宣布成立由媒体人、投资家、企业高管、艺术家组成的商业文化传媒机构“远见传播”,并将创办一本全新跨界商业类杂志。[全文]

  这将是一个新型文化传播平台,它摆脱了传统营利模式的单一化与局限性。在期刊图书出版、商帮价值开发、网络传媒运营、区域经济策划、商业旅行服务等领域,我们将有明显的差异化表现。
  此次加盟该杂志的业内人士包括:《观察家》主编孟雷、《中国新闻周刊》执行副主编陈海等等。 [全文]

高韵斐简介 更多>>

1966年1月生,工商管理硕士、主任编辑。现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青联委员,上海市青联常委,上海新闻学会副会长,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详细]

第一财经人事变动

  10月14日下午消息 据消息人士透露,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高韵斐正式调离第一财经,到文新集团任副总。高韵斐2003年起任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财经频道、频率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主持整合集团内部财经内容产业资源,统一上视财经频道、东广财经频率的呼号为“第一财经”,并筹组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全文]

电视媒体变局

改版内容

一、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正式更名为财经频道。

二、新推栏目:
《环球财经连线》每天中午12:00-12:30播出
改版后的《第一时间》每天早上7:00-8:00播出
改版后的《经济信息联播》每天晚上8:30-9:00播出
《市场分析室》周一至周五 每晚22:23—22:58播出
《交易时间》每天9:00-11:50 13:00-15:30播出

三、新添海外信息渠道:从9月28日开始,英国路透社将为财经频道在澳大利亚悉尼和印度的新德里免费开设两个演播室,进行几次试播,并请路透社在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资深财经评论员为观众带来最新的资讯和独家的点评。这是继纽约和伦敦连线开通之后,财经频道和路透社又一次新的尝试。

新logo及其意义

箭头向上向下,体现了信息的互动,信息的流动,体现了动态的传递,传递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或者进步,同时也是一个字母“2频道”的意思,2的变体。它最重要一点是经济是流动的,永远不是在某一个点上是不动的。[详细]

央视财经改版

  8月2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正式更名为财经频道,金黄色的“财富金”确定为频道主色调,充分体现财经特色,频道面貌焕然一新。据悉,8月24日当天首推的节目包括全新的《环球财经连线》(午间版),改版后的《第一时间》、《经济信息联播》三个栏目。接下来,财经频道所有新栏目将陆续展现在观众眼前,10月1日前全部节目推出完毕,以全新的频道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全文]

 虽然经济改成财经两个字的变化,实际上建立在三个背景下面,一一个是全球经济化发展到今天的状况,我们中国真的需要在国际发出自己声音的财经媒体。第二个动力中国的经济改革走到今天也是热点、难点不断,我们需要一个自己经济宣传的主战场。[全文]

  此次央视二套的改版,可以说是顺应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历史趋势,我相信,全新改版后的央视财经频道,必将推进中国经济崛起的历史进程,成为这一伟大历程的最佳见证者。[全文]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中国最权威的财经频道!”面对本报记者,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声音响亮、语气坚定。
  郭振玺向记者透露,此次全新改版我们提出了“全球视野、全球市场、全球资源、全球智慧”的全新运作理念,对此,郭振玺幽默地形容为“站在月球看地球”。 [全文]

网络媒体变局

相关者简介

杨斌简历
杨斌简历

1996年底加入《南方都市报》,2003年11月,任《新京报》常务副总编辑。2005年担任南方日报驻北京记者站负责人。2007年1月8日加盟和讯,2009年3月加盟网易。[详细]

陈峰简介
陈峰简介

陈峰曾就职于《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搜狐以及和讯网。在《南方都市报》就职期间,陈峰成为国内第一个采访报道孙志刚案的记者。今年初和讯网宣布陈峰、陈志华为和讯网联席总编辑,陈志华于今年6月离职。[详细]

财经垂直网站和讯网变局

  3月20日上午消息,和讯网原总编辑杨斌今日正式加入网易出任副总裁,分管网站部市场工作,本月初他曾到网易广州总部拜访并熟悉工作。杨斌于上月末离开垂直财经网站和讯。
  观察人士称,杨斌的加盟被视为网易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网易网站部今后在市场推广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全文]

  6月26日下午消息,和讯网联席总编辑陈志华今日发出内部邮件,称其因个人原因离职。据知情人士透露,陈志华将于近日加盟激动网并担任副总裁职务。 [全文]

  10月9日下午消息,据酷6网CEO李善友确认,和讯网前联席总编辑陈峰已经正式加盟酷6网担任总编辑职务。据李善友透露,陈峰今日已经开始在酷6网工作,未来将负责酷6网视频内容方面的工作。 [全文]

国外媒体变局

相关方介绍

彭博社简介

彭博新闻社在全球拥有约130家新闻分社和约2,000名新闻专业人员。
  成立于1981年的美国彭博资讯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现在,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了集新闻、数据和数据分析为一体的全球性多媒体集团。彭博仅用了22年的时间,就将它的金融数据市场的销售收入超越了具有150年历史的、世界上最大的资讯公司——路透集团。

《商业周刊》简介

创刊于1929年的《商业周刊》在140个国家里拥有480万读者。《商业周刊》是全球最大的商业杂志。每周发行量达120万本,读者人数超过560万人。美国《商业周刊》提供深入独到的见解和细致详尽的信息,帮助专业人士在商业、财务及事业发展方面作出更明智的决定。通过美国《商业周刊》的报道,读者能掌握财经大事、金融趋势和预测、科技应用等的最新动向。因此它是许多商业巨子的必读之物.《商业周刊》的读者群包括高层政府官员,以及制造业、通讯业、银行业、金融业的精英。

《商业周刊》被售 80年历史终结

  美国《商业周刊》13日宣布,美国财经信息巨头彭博社已经在竞购中获胜,将收购《商业周刊》。
  据消息人士说,彭博社的收购价格将在200万-500万美元之间,并且还将承担《商业周刊》的债务,以及可能需要支付的400名员工离职费用。[全文]

  彭博社总裁Dan Doctoroff表示收购后,《商业周刊》很可能更名为《彭博商业周刊》。他还表示,彭博社旗下《Bloomberg Markets》杂志与《商业周刊》服务的市场不同,二者都将被保留。另外,二者的网站BusinessWeek.com和Bloom-berg.com也将保留。 [全文]

  财经资讯巨头彭博社已经在竞购中获胜,成为该杂志的新掌门。分析人士指出,这为传统商业杂志格局的大洗牌发出首个预警信号。
  《商业周刊》、《财富》与《福布斯》一直被认为是美国的三大财经新闻杂志。有业内专家曾指出,这三家至少有一家将被踢出局。而如今,《商业周刊》首先应验了这句话。 [全文]

2009年国内外媒体大事记

  时间 事件简介
国内 10月16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改变出版发行领域的原有布局,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在三到五年内,培育出六七家资产超百亿、销售过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
10月14日 有消息透露,中国首个国家网络电视台开始大规模建设,不仅集纳央视及各省市台节目,还吸引社会视频制作机构加盟,甚至支持网民原创作品上线发布,实现全球化、多语种、多终端播送。
10月12日 《经济观察报》前执行总编辑仲伟志与《观察家》主编孟雷、《中国新闻周刊》执行副主编陈海等成立由媒体人、投资家、企业高管、艺术家组成的商业文化传媒机构“远见传播”,并将创办一本全新跨界商业类杂志。
10月9日 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讲话。
9月25日 《财经》杂志总经理吴传晖正式辞职。包括副总经理及8位部门总监在内的经营部门60多位员工,也于9月29日递交辞呈。有关人士称,《财经》杂志创办人兼主编胡舒立也可能被迫离职。
9月 由新华社主管,定位财经报道高端的《财经国家周刊》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目前进入了全面筹备阶段。其目标是打造"中国首席财经周刊”。
8月28日 《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了《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此前该报曾多次试图引进战略资本,但都未能如愿。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
8月24日-9月29日 8月2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正式更名为财经频道,陆续推出一系列新栏目。
6月26日 和讯网联席总编辑陈志华称其因个人原因离职,将加盟激动网并担任副总裁职务。
2008年10月 北京市零售量最大的早间都市报之一《京华时报》总编辑朱德付已经正式离职,《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兼任总编辑一职。
2008年9月 《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辑牛文文辞职,创办一本面向新一代创业家及投资人的《创业家》杂志。
国外 10月15日 纽约时报集团表示,由于工会作出让步,《波士顿环球报》未来的财政将有所改善,决定放弃出售《波士顿环球报》的计划。
10月14日 彭博社的收购价格将在200万-500万美元之间,并且还将承担《商业周刊》的债务,以及可能需要支付的400名员工离职费用。
10月14日 《华尔街日报》称,截至9月底的六个月,该报纸的印刷和网上订阅量总计为202万份。《华尔街日报》由此可能成为美国工作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9月23日 美国道琼斯公司表示,由于广告收益和读者人数持续流失,该公司拟于今年12月停止出版《远东经济评论》(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这意味这本63年来报道和分析亚洲政经情势的刊物,将正式走入历史。
8月17日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社宣布,为进行结构重组和减轻债务负担,该杂志社申请破产保护。两个月后经过债务重组,债务危机得以缓和,同时加大对网络业务的投入。
7月28日 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首次与四家全国性报纸网站达成合作协议,与它们分享自己的部分视频新闻内容。这四家报纸分别是《每日邮报》、《每日电讯报》、《卫报》和《独立报》。
7月23日 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市拥有174年历史的《安阿伯新闻报》出版发行了最后一期印刷版,成为美国又一家放弃印刷版、只以网络版形式存在的老报。
7月 全球最大的财经网站之一福布斯网站(Fobes.com)CEO吉姆·斯潘菲勒(Jim Spanfeller)于今年夏末离开福布斯创办媒体管理公司。

专题内搜索

往期回顾

专题制作:新浪财经 橘梗
电话:01062676490 点击发送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