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坚牛文文聊财经传媒变局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6日 16:45  新浪财经
  财经传媒业近期变局不断,从彭博社欲收购商业周刊到国内《财经》杂志人事变动……10月16日,新浪财经邀请两位传媒界大佬《经济观察报》社长刘坚和《创业家》杂志总编辑兼社长、发行人牛文文透视今年以来重要媒体发生的变化,探讨财经媒体未来的生存发展之道。以下为此次聊天的实录。
图为经济观察报社长刘坚、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新浪财经主持人王雪婷(左起)
图为经济观察报社长刘坚、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新浪财经主持人王雪婷(左起)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财经会客厅,我们今天谈论的话题非常有意思,叫做财经传媒变局。确实在2009年的财经传媒界发生很多事,有人跳槽,有人辞职,有人要创业,有人要改版了。今天我们演播室请来了两位传媒界大佬,坐在右边的是《经济观察报》的刘坚老师。刘老师你好。 牛文文刘坚聊财经传媒变局 媒体来源:新浪财经

  刘坚:大家好!

  主持人:坐在我这边的是《创业家》杂志社长牛文文。

  牛文文:大家好!

  人事变化背后是整个传媒产业大繁荣

  主持人:09年的财经界非常热闹,发生很多事情,最近一件大家非常的关注,就是《财经》杂志的吴传晖辞任杂志法定代表,以“寻找其他事业契机”,继《财经》总经理吴传晖及经营团队60多人辞职后,其采编队伍将于月底递交辞呈,在完成1月9日出版的杂志后集体离开。二位老师听说这样的事情第一反应是什么?

  牛文文:我也是在新浪看到的新浪消息。

  刘坚:有所耳闻。

  主持人:二位觉得吴传晖还有他自己的团队60多人之所以离开在业界声誉很好的杂志是什么原因?

  牛文文:财经媒体,尤其是纸界媒体有很多变化。你刚才说变局,变化很大。表象看是一些比较主流的财经商业媒体的总编、社长离开原来的平台,重新创办一些事业或者是加盟一些事业,但是背后有更深的原因。

  主持人:您觉得更深的原因是指什么?

  牛文文:以我自己来举例,我是去年8月份辞职创办《创业家》,大家开玩笑说我打了第一枪,我带了一个头,大家跟着来创业。其实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财经》杂志,《中国企业家》杂志,《IT经理世界》、《京华时报》,这么多媒体社长总编有创业的冲动。我自己感觉有三重原因:我认为一个是我们国家文化改革的春风吹到了财经商业纸媒,文化改革核心就是要构筑软实力,人事变动是最小最小的事,大家今天要特别关注世界媒体大会在中国举办。过去说中国有全事业令人羡慕的经济,但是没有令全世界羡慕的财经媒体,或者说我们财经媒体没有全球影响力,或者是影响力不够。从今年以来,国家、企业、媒体都意识到财经商业媒体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在全中国的软实力的地位应该加强。第一个背景,国家在主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主动推动中国的媒体跟其他的社会力量结合,用非常新的机制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我觉得是全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如果没有这个背景,我觉得很多东西没法谈。

  假如没有国家鼓励文化体制改革,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人投资媒体,大家知道媒体需要投资的,投资过去都没有这么多人投资,现在大家都可以,国家允许来投资。

  另外一个,如果过去媒体只有是国家几个大的中央报业集团,只有那么几家的话,你不可能找到其他的地方去创办新的杂志,或者是新的媒体。我们国家在媒体管理这个出版管理上也有所改革,有所改良。要没有国家政策在出版领域的充分推进,资金进不来,出版的许可,大家不可能有这么多平台,过去也有变动,那是调动,从这个公司调到那个媒体,从经济日报调到人民日报,这个是调动。《经济观察报》他们是创办,《创业家》杂志也是,你们从工商时报出来,创办,你们也辞职了吧?

  刘坚:对。

  牛文文:创办了以前没有的报纸,而且他们也有投资,这是一个大背景,你觉得呢?

  刘坚:我觉得你刚才和主持人一开始的时候,用词就特别有意思。刚才主持人说叫跳槽,加盟、离职,过去叫什么?过去叫调动,也是一种变动,但显然这种变动跟刚才说的跳槽、离职、加盟有细微的差异。

  背后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什么叫调动,从一个官办的媒体到另一个官办的媒体,很多不是个人主观愿望为基础的,除了个人主观愿望还有组织行为,我们以前强调都是组织的人,要听组织安排,不是主动的一种选择。这些用词背后有非常深刻的其他的东西在里面。我觉得大的背景还是从计划到更加市场的一个方式的变动。

  如果没有这个大的变动,可能就没有刚才我说的微观的由调动到跳槽、加盟、创业这样的一种变化。我觉得可能是这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牛文文:我非常赞同。去年我离职的时候,新浪的标题是叫牛文文辞职创业。一些朋友说什么叫创业,媒体领域还可以创办吗?那就是以前不可想象的,媒体以前都是国家开办一个,开办一个。由媒体人自己主动的意愿,创造一个东西,创业的冲动,再加上社会资本和国家政策的开放,共同促成的。人的创业冲动,加上投资,加上国家的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发育,这个才可能叫创业,要不只能叫调动。辞职、跳槽、加盟,这些词已经有的,原来那个词已经有一些公司了,这些都是从劳动者的角度看的,调动也罢,跳槽也罢,劳动者的概念,到创业就是从劳动者到创业者的跨越,这个是很大的。劳动者可以换工作,创业者是从无到有,不再是人家搭一个平台你来,你创造一个公司,创造一个媒体,你来解决社会就业,增加社会影响力。

  刘坚:还有一层意思蛮重要的。依然是创业,起码我们承认了是一个业,是一个产业。过去事业单位,不是一个产业。

  牛文文:对。

  刘坚:既然是产业,有一些基本规则和规律,这个变化是很可喜的。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已经很强大了,我们的贸易、出口都很强大。但是我们过去的体制是不是能够支撑中国价值观,能够支持中国声音,像中国制造那么强大,如果我们利用好这个产业,不是以产业的方式来经营这个文化产业的话,可能就很难做到使中国声音跟中国制造那么强大。

  牛文文:人事变化是最表层的现象。背后是整个传媒产业的大繁荣,是中国软实力的需要,配合中国经济崛起,改革开放30年对文化软实力的释放,没有这个背景,个人是不能允许,必须是大潮的推动,国家需要,个人需要,我们这些人不过是为中国制造,中国经济给他一个软实力的推手。

  美国一手是可口可乐,一手是好莱坞,再加上时代财富。韩国如果没有韩流,韩剧,不可能在全世界成主流。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这些东西。恰恰好在建国60年之后,文化体制改革加快了推进步伐。非政策性和新闻性都要变成企业,既然做成企业就是创业。就像他说的,企业是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创办的。我觉得很大的因素。

  我还想再说一点,这个事还有一个比较大的趋势。咱们刚才说的这种软实力的需求,我觉得软实力我前几年就觉得是大事。另外一个很大的趋势,你注意到没有?现在这些我们离职创业的人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

  主持人:对,背后是什么原因驱动的呢?

  牛文文:40岁以上,别人不可以说,我就是这个年纪的人,离开去创办新媒体的人是资深一点的,年纪大一点的媒体人。等于说原来我们认为媒体到了70后、80后的时代了,现在的情况你发现是那些资历比较老一点,年纪比较老一点的老一代的媒体人,50、60人走在创业前线。原来《IT经理世界》、《经济观察报》等。原来这些江湖已经稳定了,就是几大报。从去年开始这个格局在变化,既然都这样稳定了,怎么还有人敢兴办新的媒体呢?这个市场如此竞争激烈,恰恰是在创办过第一轮这几家媒体的老同志又开始放下过去的事业,又创办不确定的事业去了,这个背后是什么呢?按理讲是年轻人创办新的品牌,像互联网都是年轻一代创,年纪大的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