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成长的烦恼
恶性价格战、估值虚高、技术“空心化”以及用户隐私泄露、生物数据过度采集等问题丛生。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王亭亭 刘秋娜 实习生 黄思楠
“以前拼技术,现在拼估值。”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企业高管如此描述产业现状。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我国智能化产业已呈现机构盲目扩张、业务同质化较严重等“非理性繁荣”。市场上甚至出现了所谓的“资本系”,“即大多靠资本催熟,本身并无核心技术。”前述高管说。
最近两三年内,智能科技已渗透至多个生活场景中,刷脸支付、指纹解锁、声纹验证、语音检索等扑面而来,任何业务若不牵涉一点智能科技,仿佛就落伍了。
“智能+”大趋势下,大量资本非理性注入,大批量新生机构和转型机构追逐资本风口,催生了恶性价格战、估值虚高、技术“空心化”以及用户隐私泄露、生物数据过度采集等一系列乱象。
同质化竞争
仅人脸识别领域,当前就有上百家公司入场,“业务重合度或接近八成。”上海某大数据公司商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几乎所有公司都提供人脸检测、人脸识别、面部分析等视觉技术服务,尽管名称各异但其实产品相同。不仅仅是人脸识别,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在内的整个智能化产业,都有同样的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空间大。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例,某风投机构联合创始人认为,该技术仅在金融业就有至少数百亿元的潜在市场。“银行业正面临数字化转型,加之券商、基金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数千家金融机构,都要实现业务线上化、智能风控和智能投顾。”
另一方面,则是入场门槛相对较低。当前对智能科技公司的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规模尚无明确规定,也尚无明确监管主体。
一些“迷你型”公司的实缴资本仅5万~10万元,几个人的团队只利用开源代码,就宣称能够提供智能化服务。“这类公司不仅产品和服务堪忧,还常在提供技术服务时私自截留数据,对个人隐私数据过度采集,造成较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采购方对此也很难辨识。”业内人士说。
价格战浑水
“我们最担心一哄而上。”一位从事声纹研究的权威专家对记者说。在声纹识别市场,去年10月央行发布《移动金融基于声纹识别的安全应用技术规范(标准编号:JR/T 0164-2018)》后,市场随即开始升温,从业机构数量骤增。
行业火爆吸引资本涌入,由此又催生了价格战。给银行提供一套人脸识别系统,少数公司报价仅8万元,但大中型公司的研发和后期维护成本至少在几十万元规模。所有进场者都说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但实际上良莠不齐。“前者采用开源代码,产品成本几乎为零,后期安全性无法保证。”
更有甚者,“一些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会针对特定场景提供不合理的低价甚至免费服务。”前述声纹专家说,在一些对精准度要求不太高的应用场景中,一批产品价格迅速走低。这导致一些公司并不将重心放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而是抢占市场份额上。
金融投资律师董毅智认为,价格战之所以能够得以持续,“良币”自我保护意识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同时更要关注自身是否有足够的市场价值。
“恶性价格战,背后很多都是资本输血。”前述风投人士表示,对很多人而言,拿到融资就意味着能“烧钱”活下去,而抢占市场是拿到融资的必由之路。
不过也有一部分科技公司高管对此持谨慎态度,“视公司发展而定,更倾向于牵手战略投资人而非财务投资人。”
“估值取向”
另一个乱象,则是智能科技公司估值如坐火箭一般。其中不少企业在很短时间内估值飙升。例如寒武纪科技A轮融资,估值为10亿美元,一年之后的B轮融资估值就骤增至25亿美元。这并不是个别现象。
但其中不乏上市后估值倒挂的。更不利的影响,是“市场正在以估值为核心来衡量一家科技公司,而非技术能力”。某头部智能科技公司副总裁表示,市场当前过于关注和追捧企业估值。这又推动企业以高估值为导向来布局业务,以博取资本方青睐,本末倒置的现象频发。“有些企业甚至在资本方驱使下被动上市。”
在他看来,判断一家科技公司是“价值取向”或“估值取向”,首先看其业务定位和布局,若主业尚未做实就盲目布局业务生态,则多半是为融资而“画饼”。更进一步,一家科技公司若重在资本运作,则“伪科技”的概率较大。
提高估值、持续融资也未必能实现持续发展。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语音语言技术中心博士、主任郑方表示,智能技术的成熟需要长期的数据积累、深入研究来提升技术水平。“资本无法快速催生出真正的技术。”
在商业逻辑上,持续盈利和现金流才是企业得以存续的关键。“若自身业务亏损,仅靠资本输血来维持生存,击鼓传花的游戏总有一天会结束。”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嘉宁说。
责任编辑:霍琦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