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即将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中国经济将回归不一样的常态

蔡昉:即将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中国经济将回归不一样的常态
2022年12月14日 08:55 红星新闻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12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2023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在线上举行。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经济将要回归常态,且与过去的常态有所不同。

  ↑蔡昉 据视觉中国

  专家观点 ①

  中国即将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蔡昉指出,一个最大的基础条件的变化,就是人口。今年,联合国根据我们中国最新的数据,调整了它的预测,这个新的预测就是,2022年,我们的人口就达到了峰值,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我们就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叫人口负增长时代。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于得益于人口红利,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将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表现。

  首先是供给侧的变化。蔡昉指出,自2011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开始负增长,到目前为止,属于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的缓慢期,也是一个缓冲期。在此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实际增长符合潜在增长能力。但蔡昉指出,当人口转入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速度会越来越快,缓冲期也就此结束。今后,人口负增长对劳动力、人力资本、资本回报率、生产率提高速度等的影响将会加倍呈现。

  蔡昉强调,未来经济增长从供给侧应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蔡昉提到了高方案和中方案,高方案指改革方案带来的红利使得潜在增长力高,中方案指一切相对保持过去连续的方案。而“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则是,未来可能需要花高方案的努力,取得改革红利,得到的结果却是中方案预测的结果。

  蔡昉表示,改革红利的高方案就是全要素生产率有更快的提高。目前已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都可以实实在在地带来改革红利,提高生产率。“第一,我们要承认,我们今后的增长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第二,这个努力是可以做到的。”蔡昉明确指出。

  而需求侧的变化则是新的挑战。蔡昉指出,居民消费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常态化的制约。潜在增长率可以通过努力,实现合理的增长速度区间,而需求方面的保障是决定实际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从国际经验看,人口进入负增长一般伴随着总消费超过总储蓄。并且,居民的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呈U字型曲线,转折点则是在老龄化达14%时。而在2021年,我国老龄化已超过了14%。因此,伴随着人口负增长,需求侧的制约将会越来越明显。对此,蔡昉提出,中国目前的消费率仍然较低,仍具有发展潜力。“我们可以利用一个趋同的潜力,实现加快提升我们的消费水平,打破需求侧的制约。”

  专家观点 ②

  中国经济回归常态轨道,有这三种情景

  对于中国经济回归常态的轨道,蔡昉设想了三种情景。

  其一,我国经济遇到了磁滞效应或伤痕效应,即短期的冲击所带来的表现,会带到今后的经济增长常态或未来的潜在增长力中。蔡昉指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部分冲击效应已经发生,如产业链受损甚至断裂,部分企业倒闭、未倒闭的企业资产负债表遭到损害等。对此,蔡昉认为,应该鼓励创业,修复供应链,消除消费能力下降、消费倾向下降的障碍,解决磁滞效应。

  其二,我国经济未受到很严重的磁滞效应影响,而是回到了原来的水平。但蔡昉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应该心满意足,因为我们还是付出了代价的……要把一些危机的结果为我所用。不管怎么说,我们不甘心回到原来,我们要利用它。”

  而妥善利用创造性破坏的结果,则是蔡昉设想的第三种场景。借危机的结果营造全新的竞争环境和增长动能,从供需两侧推进改革。

  蔡昉提到,过去的冲击使得低效的产业、过时的产能或者夕阳的行业遭到了破坏,从总量上会有损害,但在结构的质量上却拥有了更强的生产力。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实习生 吴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吴剑

蔡昉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15 珠城科技 301280 67.4
  • 12-15 纬达光电 873001 8.52
  • 12-14 瑞奇智造 833781 7.93
  • 12-14 微导纳米 688147 24.21
  • 12-14 杰华特 688141 38.2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