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边城40年|瑞丽,边境社会治理先行试验

潮涌边城40年|瑞丽,边境社会治理先行试验
2018年11月07日 14:52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瑞丽:边境社会治理先行试验

  改革开放以来,瑞丽在全国率先实施沿边开放,成为中国多项陆路口岸开发开放政策的“试验区”和“先行者”,曾经创造过“全国边贸看云南,云南边贸看瑞丽”的出色业绩。如今,瑞丽又与时俱进地开启了边境社会治理先行试验。

  文/《环球》杂志记者 林碧锋(发自瑞丽)

瑞丽市银井小学的学生们在课堂上瑞丽市银井小学的学生们在课堂上

  在傣语中,“瑞丽”寓意“太阳升起的地方”。

  漫步于这座西南沿边小城,你通常会看到这样一番景象:碧波荡漾的瑞丽江穿城而过,道路两旁矗立着不少挺拔而又青翠的棕榈树,挂着中缅双语广告牌的店铺忙着做生意,口岸、商场周围时常可以见到身着传统服饰的缅甸人活跃的身影……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毗邻缅甸,对外开放历史悠久,古代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塞。改革开放以来,瑞丽在全国率先实施沿边开放,成为中国多项陆路口岸开发开放政策的“试验区”和“先行者”,曾经创造过“全国边贸看云南,云南边贸看瑞丽”的业绩。如今,瑞丽又与时俱进地开启了边境社会治理先行试验。

  “边防小学”与“国门书社”

  清晨,9岁的缅甸男孩岩吞亮背上书包,骑着自行车出境来到中国上小学,傍晚放了学又回到缅甸的家中。与他一样,每天都有不少缅籍“小留学生”一边同国门边防官兵打招呼,一边骑车从71号界碑旁的银井通道进入中国境内。他们“上学出国、放学回国”的身影,成为中缅边境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想学好中文,将来当一名医生。”岩吞亮的父母在瑞丽务工,他每天花十分钟就能回家,在家里则由奶奶照顾。近年来,随着瑞丽市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和涉缅婚姻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缅甸家庭选择把孩子送到中国读书。岩吞亮就读的银井小学,由姐相乡政府、德宏公安边防支队、社会力量三方联合创办,被称为“中缅边境第一所边防小学”。

  “勤奋善思,团结活泼。”在银井小学教学楼三楼,岩吞亮所在的三年级教室后方张贴的八个字格外显眼,教室里四排课座椅整齐排放,近40名学生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礼貌用语,课堂上书声琅琅。下了课,不少学生们跑着跳着离开教室,来到操场打球玩耍,校园里充满欢声笑语。

  中缅边境一线的居民大多同宗同族,同语同俗,探亲访友,通婚互市较为平常。“小学校”办起“大教育”,如今这所面积700余平方米的学校成了中缅学生温馨的“家”。25岁的教师石雨薰告诉记者:“在这里,很多中缅两国孩子是同桌,他们待遇同等,没有国别之分,学一样的课程,共同享受‘两免一补’、免费营养餐等。”

  教育无国界,大爱无亲疏。目前该校共有学生135人,其中缅籍学生36人,是名副其实的“跨国学堂”。44岁的银井小学校长孙加亮说,学校实行汉、傣、缅“三语教学”,传授民族团结、傣族传统文化、中缅友好历史文化等知识,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方便缅籍学生出入境,设立助学基金先后资助近百名中缅贫困儿童。

  夜幕降临,天空淅淅沥沥地飘着小雨,瑞丽市姐告“国门书社”渐渐热闹起来。上课铃响起,在书社一楼的教室里,缅甸籍教师赵红仙身着粉红色缅甸传统服饰,引导学生翻开教科书,准备学习简单的缅语问候语。在随后的一个小时课程中,她领着30余名中国学生一遍遍放声朗读缅语新词新句。

  “每个周一至周六晚上都有近百名中国和缅甸的学生到此学习缅语和汉语。”35岁的赵红仙来自缅甸曼德勒,自2015年6月起在姐告“国门书社”授课。她告诉记者,晚上7点到8点是面向中国学生的缅语课,随后的一个小时是面向缅甸学生的汉语课。“学生们从字母表开始学起,再学一些简单的问候语和商务用语。”

  缅语课上完后,雨越下越大,不少缅甸学生撑着伞、拿着教科书陆续来到教室准备上课。20岁的缅甸男孩李多敏坐在教室靠后的位置,不时跟同学交流着。来到瑞丽工作三年多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让他意识到学好汉语的重要性,半年前他开始到书社上汉语课,如今他不仅结识了更多中国和缅甸的朋友,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为解决中缅边境群众“看书难、买书难、借书难”的问题,德宏州于2009年9月在位于中缅边境的瑞丽市姐告国门附近创办“国门书社”,随后又先后在德宏和缅甸设立6家书社。自开办以来,“国门书社”已累计为11万余人次开展汉、缅语免费培训,举办傣语、景颇语、傈僳语、载瓦语文字培训50余次。

  近年来,瑞丽还通过举办中缅边交会、胞波节、中缅瑞丽-木姐“一马跑两国”国际马拉松赛等,加强中缅民间交流合作,对外开放软硬实力进一步增强。瑞丽市市长谢大鹏信心满满地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中缅‘人字型’经济走廊建设的加速推进,瑞丽的区位优势和口岸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口岸明珠’将散发更加耀眼的光芒。”

  边贸升级

  天刚微亮,瑞丽口岸联检中心入境口已是熙熙攘攘,工作人员忙着为排队入境的缅籍人员进行安检;芒满通道上满载货物的车队排成长龙,缓缓驶入畹町口岸;中缅原油管道瑞丽国门站管控室里,石油流量数据标点在不停闪烁,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瑞丽口岸姐告国门瑞丽口岸姐告国门

  在瑞丽口岸联检中心配套查验货场,每天都有上百辆货车在此验货出关通往缅甸,贸易旺季时一天最多将近300辆。45岁的货车司机李天勇是当地十多年的“老货运”,以前负责运送苹果、梨等新鲜水果出口,近来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他逐渐投身手机、摩托车、货运机动车等货物出口运输。

  近年来,随着中缅贸易的繁荣和扩大,瑞丽口岸的货物吞吐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贸易量,老李驾驶的货车往往要停在公路上等待报关。2016年,瑞丽市投入3.25亿元启动建设86.2亩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着力完善瑞丽口岸功能,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解决人民路出口报关车辆拥堵的问题。

  瑞丽市大通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永新告诉《环球》杂志记者,目前上述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办公楼建设,以及货场四周视频监控、海关监管仓库、海关查验棚、进出智能卡口系统等安装、调试工作,并已通过瑞丽海关验收,车辆最快10秒即可完成通关。

  通关便利化助力贸易畅通。在瑞丽口岸不远处,总投资8.5亿元的中缅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在抓紧建设,目前已完成电子商务营运中心装修改造,部分企业先后入驻。园区建成后,将为国内外中小企业及跨境电商提供一个集在线交易、众创空间、金融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从瑞丽入境的中缅原油管道是中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之一。中石油西南管道公司德宏输油气分公司党委书记杨道广说,中缅原油管道国内段2017年6月投产以来已累计输入1200万吨原油。如今,瑞丽拥有1条输油气管道、1条通讯光缆、16条输电线路、16个渡口、62条通道与缅甸联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纽带作用愈发凸显。

  瑞丽市宏星好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物流大数据中心,提供“帮货主找车,帮货车司机找货”的配套服务。公司副总经理苏强说,目前平台已入驻2.7万名车主、近700多家货主,跨境运输量累计达150余万吨。“信息平台可以打通跨境物流壁垒,我们推出的APP实现中、英、缅、老、泰、越、柬等9国语言自由切换。”

  统计显示,2017年瑞丽市完成口岸贸易进出口总值433.15亿元,同比增长42.34%;进出口货运量930.48万吨,同比增长84.84%;出入境人流量2048.02万人次,同比增长15.02%;出入境车流量478.95万辆次,同比增长0.91%。其中,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五金交电、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家用电器等;主要进口商品包括原油、天然气、海产品、农副产品等。

  “瑞丽口岸上述四项流量指标多年来均位居云南省口岸第一,占全省对缅贸易的60%,全国对缅贸易的30%以上。”瑞丽市口岸管理办公室口岸股股长李光军说,瑞丽以珠宝、玉石、红木为主的边贸加工产业也实现快速发展,在提升沿边开放、发展特色经济中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瑞丽口岸联检中心等待的车辆在瑞丽口岸联检中心等待的车辆

  通过边民互市贸易信息化改造,瑞丽边民互市交易额较改造前增长71.66%。瑞丽市市长谢大鹏说,目前中缅瑞丽-木姐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以“两车一机一电”为主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瑞丽制造”的摩托车、手机和电视机等成为出口生力军;缅甸欧亚公司在畹町国际进出口生物产业园建设食品产业“园中园”,迈出国际产能合作新步伐。

  边境线上的“国际小法庭”

  不久前,瑞丽市姐相乡银井村发生一起涉外经济纠纷案,缅方当事人上门要债,双方言语颇为激烈。接到群众报警的司法所干警和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现场,制止了双方的过激行为。

  原来,村民岩冷曾数次从缅甸边民依某手中购买新鲜玉米进行销售,后因运输环节出现问题,导致货物积压变质造成损失,双方就损失分担问题协商未果,因此发生纠纷。

  了解事情缘由后,姐相乡司法所随即启动涉外矛盾纠纷联合调处工作机制,联合边防派出所、边境检查站、中缅双方调解员,对这起跨境纠纷进行调解,最终达成一致调解协议,当事双方握手言和。

  “调处中心的工作人员很热心,处理事情很公道,让我们的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岩冷说。

  姐相乡与缅甸12个边境村寨接壤。近年来,随着中缅双方边民贸易往来、社会交往日趋频繁,类似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为此,瑞丽市结合人民调解工作的特点,在银井村成立由司法、公安边防、村委会等组成的中缅边民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被誉为边境线上的“国际小法庭”。

  在联合调处中心,墙上挂着纠纷调处机制和流程等,姐相司法所所长许华正忙着整理调解卷宗。记者查阅《“国际小法庭”纠纷调解卷宗》发现,调解内容主要涉及中缅边民“经济赔偿”“涉缅婚姻家庭”“子女上学”“赡养老人”等方面。当事人姓名、国籍、性别、年龄、住址,纠纷简述,调解结果,上诉及复核结果等信息一目了然。

外籍人员在瑞丽市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服务大厅办理业务外籍人员在瑞丽市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服务大厅办理业务

  “涉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主要以中缅双方法律法规、村规民约为依据。”姐相边防派出所所长包崇仁说,涉外矛盾纠纷调处会邀请中缅两国村寨头人、族长或德高望重的长者作为第三方公证人,参与现场调解或庭式调解,保障调解合法合理、公平公正。据统计,自2011年成立以来,联合调处中心共调解矛盾纠纷176起,调解成功率达97%。

  午后时分,瑞丽市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服务大厅一派繁忙景象,前来申办业务的外籍人员在各服务窗口前有序排队。身着黑色T恤的26岁缅甸青年叶敏贡手持文件袋,准备进行证件翻译,这是办理证件的第一步。“瑞丽有很好的工作机会,到这里办理好证件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在此工作生活。”他说。

  “瑞丽是云南边境线上界碑最密集和渡口通道最多的地段。”瑞丽市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邵永保介绍,近年来,像叶敏贡一样选择到瑞丽工作的外籍人员逐渐增加,目前每天通关过境人数达4.9万人次以上,大量境外流动人员在瑞丽临时居留,主要从事商贸活动或务工。

  为完善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的管理,瑞丽市整合公安、检验检疫、人社、教育培训等部门,于2013年6月创建全国首个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采取“一站式”服务、“一表式”审批的管理模式,为合法入境瑞丽并需要停居留的外籍人员办理健康检查证明、境外边民入境就业(务工)登记证、临时居留证。

  “五年多来的试行,我们边摸索、边服务、边完善管理。”邵永保说,2018年5月1日,该中心正式启用新系统办理业务,各服务受理窗口实现信息共享,如今可以较好掌握入境瑞丽缅籍人员底数,强化入境的缅籍人员持证意识,努力从边境源头上减少和杜绝“三非”人员潜在管理问题和治安隐患。

  创新边境治理有效促进睦邻友好,巩固发展之基。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自成立至今,已累计受理登记外籍人员12.7万人,体检10.7万余人,办理就业(务工)登记证8.8万余人,办理临时居留证9.9万人。截至2018年8月底,在瑞丽持有效的《云南省边境地区境外边民临时居留证》工作生活的境外边民流动人口共3.1万余人。

  来源:2018年10月17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1期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2 新农股份 002942 14.33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6 贝通信 603220 7.85
  • 11-06 中国人保 601319 3.34
  • 10-31 迈为股份 300751 56.6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