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将至!2000余家国企医院将何去何从?

大限将至!2000余家国企医院将何去何从?
2018年11月21日 17:00 华夏时报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大限将至!2000余家国企医院将何去何从?

  华夏时报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距离2018年底仅有一月有余,国企医院改革将何去何从?

  两年前,国务院发文要求,2018年底前,国有企业将主办的医院剥离出去;2017年7月,六部委发文再次“划重点”强调时间底线,并指定四条路径:移交地方、关闭撤销、资源整合、重组改制。在实践过程中,以健康产业为主业的央企和大型社会资本成为国企医院的主要承接方。

  然而,根据国资委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仍有2000多家国企医院未完成改制,绝大多数是二级及以下医院。而这些发展潜力欠佳的二级及以下的国企医院,在错过了公立医院的黄金十年后,又能否获得社会资本的青睐?如今,大限将至,国企医院改革进入冲刺期。

  就此,一业内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底前,2000多家国企医院基本完成从母体剥离,或将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何去何从?

  其实,国企办医院的改革由来已久。早在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后,国有企业医院曾经进行了一轮大规模、集中式的改制与剥离,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据统计,新医改方案出台之前的2008年,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已经数量减半。

  此后,2009年,新医改启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明确:国家制定公立医院改制的指导性意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此后,国企医院一度成为各方关注的公立医院改制焦点,和社会资本参与医改的主要路径。

  2017年8月,国资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2018年底前,完成企业办医疗、教育机构的移交改制或集中管理工作;今年3月,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大型独立工矿区企业办医疗机构应尽可能移交地方政府、专业化机构或企业管理,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应予以撤并,从2019年起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医疗机构提供补贴。

  同时,《意见》给出了4种剥离路径:其中,1/3关闭撤销,或转为企业内部的门诊部;1/4移交政府,包括移交给地方政府成为公立医院,移交给当地公立医院,少数移交给地方组建的平台公司;1/5由国家认可平台资源整合;1/6引进社会资本,重组改制。

  然而,作为历史阶段产物,同样是上一次国企办医院改革剩下的部分,恰恰也是改革最难啃的部分,国企医院的产权结构、管理归属、财务状况、职工感受都非常复杂,改革进程相对艰难。更为关键的是,各地财政吃紧,移交地方这条道路一直步履维艰,虽然有华润集团、国药集团、中国诚通、中国通用、中国国投、中国国新六家“国字号”企业进行部分兜底,但是,大部分国企医院更加倾向的是政策留出的1/6社会资本参与改制的空间。

  不过,据记者了解,在资方眼中,国企医院所处地方的小环境,至关重要。比如,所在城市GDP是否正向增长、人员是否正向流入、城市发展是否有经济支柱,是决定医院收购能否完成的区位条件,这恰恰是很多国企医院面临的困境。而对于条件相对较好的国企医院,也已被包括上市药企、险资巨头在内的资本角逐的对象。

  记者了解获悉,被资本收购后,国企医院有可能成为特色明显的专科医院,或者成为国家三级诊疗体系的一部分。而政府、资本都不想要的,只能关门撤销。

  改制样板

  在新医改的大环境下,对于国企办医院改革而言,虽是包袱亦是机遇。

  “优质的社会办医力量和企业医院联姻、结合,能充分调动医疗资源、盘活机制体制,实现医者、患者、社会各方满意,对双方来说互惠互利共赢,更能成为未来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医院改制重组的典范和样板。”现重庆三博长安医院、重庆三博江陵医院院长周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改革就没有出路,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在医院发展的版图上,不要只求稳做存量,要做加法和增量。

  据记者了解,重庆三博长安医院、重庆三博江陵医院的前身分别为重庆长安医院、重庆江陵医院。2014年,国有企业剥离教育、医疗等社会职能的话题在社会上讨论纷纷,各种声音甚嚣尘上。作为重庆长安工业集团的两家职工医院——重庆长安医院、重庆江陵医院,在走过了70余年的历程后,也迎来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彼时,两家医院虽然在重庆市国有企业医院中排名前列,但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均处于亏损状态。那么,移交地方管理、关闭撤销、资源整合、重组改制4种模式。哪一种最适合这两家医院?

  周清表示,当时两家医院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经营惨淡、设备老化、人员流失、人心不稳、技术下滑、无龙头专科……不仅发展缓慢滞后,甚至已经危机四伏。不破不立,唯有改革才能打破僵局,走出困境。

  此时,同样在2014年,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国内社会资本办医领域的的三博脑科正在进行全国连锁布局。

  “是否可以让社会办医力量如三博脑科重组重庆长安医院、重庆江陵医院?”这一想法开始在医院改革座谈会上被提及。

  周清坦言,社会办医资本重组改制企业医院的方案提出来后,院内出现了不少质疑声音,“一开始大家确实是不信任的,因为当时我们对民营医院的了解,仅立足于周边的民营医院,认为无论从技术实力和口碑传播都无法达到要求。”

  如何破局?此后,双方进行多次接触,并实地感受三博的专家、技术、服务以及文化。很快,2014年年底,在国务院国资委牵头和重庆市政府支持下,两家医院与三博脑科医院管理集团改制成立新医院——重庆三博长安医院、重庆三博江陵医院正式挂牌成立。

  而改制只是开始,如何实现改革“软着陆”,医院“零震荡”,再上新台阶,才是考验一家社会办医力量的试金石。就此,三博脑科分别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开出了“药方”。其中,改制后的三年内三博脑科累计向两家医院投入1.5亿元用于医院环境、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购置,使医院硬件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和提升。

  同时,体制和机制上的变革,必然带来机制的变化。随着重组改制的完成,两院建立起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建立健全监督、决策和制衡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决策、经理层经营管理作用,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另一方面,去行政化和大锅饭,逐步取消医疗机构改革前人事制度中的行政级别,按照公平、公开、择优的原则确定管理层人选,按照市场化原则确定薪酬,优化管理机构,推行包括干部人事制度、院长职业化、岗位聘用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绩效工资制度等各项改革。

  如今,四年过去,曾经的两家国有企业医院,已发展成为以脑科为特色的重点医院。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江陵 医院 三博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7 紫金银行 601860 --
  • 11-22 新农股份 002942 14.33
  • 11-21 隆利科技 300752 20.87
  • 11-20 宇晶股份 002943 17.61
  • 11-19 海容冷链 603187 32.2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