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天龙:专注本业做好五件事,追求荣誉创造大效益 《远见》文/江星翰 摄影/峰会摄影组 ‘人的一生只有两个阶段,一个叫奋斗,一个叫分享,什麽时候出生不重要,当你开始奋斗就是你出生的时候,而奋斗过程可以累积经验、赚取财富,接下来要分享你的经验、你的财富,若你停止分享,就是人生结束的时候。’ 2019年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最后一场专题演讲以‘荣誉,驱动创新与成长’为题,邀请人称‘九指董座’的保险行销集团董事长梁天龙担任主讲。 首先,他就以2005年8月国际龙奖IDA大会上,远见・天下文化创办人高希均演说的内容,作为开场白。 保险行销集团成立36年来,从台湾出发,走向东南亚、美国、加拿大,也赶上改革开放进入中国大陆。梁天龙自豪,这家公司不受外界影响、不卖保险,只专注在本业做五件事情。 第一,保险行销集团出版保险专业杂志,由于销售地点遍布海外,编辑会议上得集思广益,提供接地气的内容,以吸引读者目光。 其次,成立保险专业出版,奠定建立人寿保险领域管理及销售人员的顶尖人才资料库,让公司同仁吸收,并分享这些顶尖业务员的成功经验给业界学习。 第三,1996年在台湾成立首届华人保险大会,如今已成为国际间重要的保险会议。梁天龙解释,会中除讨论保险业未来经营的重要指标,也会分享成功的管销经验。 第四,自订保险业成功标准。梁天龙指出,为了让全世界保险机构及人员都能受到认可,21年前成立‘国际龙IDA奖’,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订出客观标准,完成层层关卡所有认证,才会颁发奖项荣誉。 第五,成立世界华人保险教育训练机构,成为金融保险业未来发展应具备知识的提供者,目前已有三个认证课程,以此提高保险人员更专业形象。 梁天龙强调,我们是有使命感的公司,目标是‘提升世界金融保险业、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社会地位与形象’,若营运发展背离使命,也代表这不是公司经营重点。 领袖可以创造企业、改变世界 回顾过去36年来,梁天龙认为,保险行销集团之所以受到国际肯定,正因21年前成立‘国际龙奖IDA’,而他分析,成功关键是‘荣誉’。 梁天龙认为,荣誉是普世的价值,每个人都希望在努力后,都能受肯定,不论是父母、公司、社会、行业或国家的肯定,每种肯定都是一种荣誉,他们会为了得到肯定,不辞辛劳努力,而‘荣誉’正是驱动他们成长的动力。 荣誉的价值,不仅是时代上的典范,梁天龙表示,这些典范人物要有能力去推动世界进步与创新,诚如2019年远见高峰会的开幕影片中,有两句话凸显荣誉的重要性:领袖可以创造企业,领袖可以改变世界。 梁天龙以自办国际龙奖的经验呼吁,要用荣耀鼓励金融保险从业人员,他对在场嘉宾诚挚地说:‘我们缺的不是目标、金钱,也不是非完成不可的责任,而是思考为谁而做、为何而做的责任,完成责任就是创造荣誉,荣誉就是驱动我们创新成长的动力。’[详情]
张孝威:倾听、沟通、互信交流,是领导成功的必修课 《远见》文/沉渝 摄影/峰会摄影组 2019年远见高峰会,威望媒体暨IC之音董事长张孝威带来‘我在变动中的领导哲学’专题演讲,分享他近20年精采的职业生涯与跨产业管理经验。 ‘行行出状元’指的是各行各业都有杰出人才,这句话却可以套用到张孝威身上。他曾任TVBS联利媒体董事长、台湾大哥大总经理暨执行长、台积电资深副总暨财务长、中华投信董事长、中华开发总经理、大华证券总经理等,是极少数横跨金融、高科技、电信和媒体的CEO,也是佼佼者的专业经理人。 张孝威每次的转职转型,都大破大立,为该公司、该产业带来革新气象。今年7月初,张孝威发出公开信,以‘美好的一仗已经打过’来形容,宣布退休,9月正式离开TVBS。 他回顾40年来闯荡四个产业,老本行是金融业的他,却在20年后先后到台积电、台湾大、TVBS担任总舵手。 2003年,台湾大董事长、执行长双双离职,氛围低迷,员工人心惶惶,全面改组后的董事会却聘任从金融业、科技业跨界而来的张孝威为CEO,引起业界震撼,圈内人质疑他是外行领导内行;而他,只问一句话。 宣扬‘企业价值增长’理念,台湾大股价市值翻倍 ‘第一次与主管会晤时,我只问他们,有谁读过《谁说大象不会跳舞》,大家都傻眼。’这本书描述由食品业转聘为IBM的CEO,让公司重生过程,张孝威提这本书想说的是,‘我工作的重点不是日常营运管理,是营运策略,是要为股东带来企业价值增长。’ 过去电信业重视市占率,包括营收、用户数,从没想过企业价值。然而张孝威认为,如果只为衝高用户数,却忽略边际成本,边际效益可能是负数,因此应追求健全体质,让市场给予较高评价,聚焦用户平均贡献度增长。 除了颠覆公司营运体质,他一改过去台湾大资讯不透明积弊,亲自面对投资机构回答问题,揭露营运方针,勾勒未来公司治理蓝图,立刻得到外资高度肯定。 有一次,他到华尔街举办投资论坛演说,他只是报告公司透明度改善的具体步骤,当晚台湾大股价就涨了好几个百分点,让投资人看到希望。在他任内,台湾大股价、市值皆翻倍成长。 引进数位化,重整TVBS节目找回观众 在他到TVBS之前,TVBS收视长期低迷,他接掌后,为了找回观众、深耕品牌,射出三支箭。一是黄金时段开闢《Focus全球新闻》,初期虽惨澹经营,但赢得知识分子成为忠实观众;第二支箭,重新调整政论节目,延揽到知名主持人赵少康,让收视持续攀高;第三支箭是将《地球黄金线》大改版,主持人苏宗怡接棒后,巩固品牌价值外,还吸引不少男性观众。 最有贡献的是,TVBS升级HD高画质播出世界盃足球,各电视台随后跟进,加速产业数位化。 这40年职涯,他缴了学费,领悟到了管理哲学。他坦言,‘职场前20年,我忌惮别人恶意重伤,怕得罪人,也做了保护自己伪装,觉得做事容易做人难。但经过大风大浪,我深深领悟,真实自己赢得他人信任,才是立足社会的最好方法。’ 张孝威服膺leadership,但他的领导信念不是独断独行,而是坚定力量,‘我的决策元素是倾听,’除了搭建沟通平台,让主管、下属有机会说出需求,建立人际关係连结,也是观察团队成员心态的好时机。 他以盖房子为比喻,他负责建筑蓝图,房屋细节就由团队全权处理。可以说,授权与谦卑态度,就是他跨界得以每每成功的要素。倾听外,沟通也是关键,当时他在台积电担任财务长时,与董事长张忠谋有不同观点时,他们俩常常一谈就是一两小时,就是为了化解歧见,建立互信关係。 尊重伙伴、建立互信关係,张孝威的领导哲学之道,为台湾公司治理写下新的篇章。 [详情]
高希均:面对大环境不确定,做好自己就能赢得尊敬 《远见》文/高宜凡 摄影/峰会摄影组 为期两天的2019年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于今日(10月31日)圆满闭幕,最后由本次大会主席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创办人暨董事长高希均进行闭幕致词。 高希均回想,17年来的远见高峰会,每年都赠奖表扬拥有杰出表现的华人领袖,在今年得奖的张孝威先生之前,过去和他过去共事多年、每次在优秀企业家调查都榜上有名的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先生,也在第五届于上海举办的远见高峰会获颁同等荣耀(2007年)。 唯一不同的是,当时因两岸尚未开放直航,张忠谋必须从香港转机,花一天时间奔波到上海,今日的张孝威在台北就能领到。 对于本届出席的多位杰出领袖,高希均特别推崇高龄88岁的‘君子科学家’得主钱煦院士,他不但是国际生物医学领域最受尊敬的学者,几乎囊括了所有可能荣耀,从太平洋彼岸加州飞来的他,获奖前一晚还在努力修改简报内容,显见对于远见高峰会奖项的重视。‘因为在中华文化裡,君子就是给一个人最大的称讚!’高希均说道。 而拥有此般人格特质的君子,正是此刻台湾最需要的关键人才。高希均用下列话语形容: 没有人,不能做事; 没有人才,不能做大事; 没有人品,不论做大事或小事,都只会坏事! 坚持开放和平,才能走向文明 ‘决策错误,比贪污更可怕!’多年前,他曾撰文留下这句名言,但比这更可怕的是,‘错误的决策,认真地执行!’诸如此类的负面案例,在当今的台湾比比皆是,令人省思。 在本届远见高峰会的尾声,高希均用他近年接连付梓的两本著作:《开放台湾》与《文明台湾》,和在场贵宾互相勉励。 ‘一无所惧,走向世界,’‘一无所有,满载而归。’这两句话,是他在美国求学和教书近40年的心情写照。 第一句话,是高希均1964年赴美任教时的想法。当时的台湾在各方面还很落后,大家都是抱著学习的心态出外奋斗。1998年自教职退休后,他毅然返台,希望把在外学得的满脑袋新思想和丰富学识,带回来贡献家乡,因而产生了第二句话的体悟。 至于最新问世的著作《文明台湾》,体察近年时势的高希均,又有了一番新感受,他分享了书中几句话:‘我读的是经济,关心的是教育,向往的是文明,追求的是和平。’他始终认为:‘一个文明的社会,必然是开放心胸、拥抱和平,而且喜爱阅读的社会!’ 高希均最后强调,尽管当今的外在大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但他从每位与会讲者和贵宾身上,却未看到一丝的焦虑。‘只要把人做好,把我们自己做好,一定可以站得起来、得到尊敬!’[详情]
能源转型不只节电,微电网让区域就能‘来电’赚钱 文/白育纶 摄影/峰会摄影组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第七场的论坛‘智慧能源打造零耗能家园’,由中兴大学资讯管理系所暨应用经济系所合聘教授许志义主持,邀请到台电董事长杨伟甫、“中钢”总经理王锡钦、NextDrive联齐科技创办人兼执行长颜哲渊,共同探讨台湾能源转型的议题。 中兴大学资讯管理系所暨应用经济系所合聘教授许志义 许志义回顾过去电网的发展,随著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与经济行为的改变,18世纪是煤炭加上锅炉蒸汽机;19世纪是石油加上内燃机;20世纪则是电力加上精密仪器,虽然能源效率不断提升,但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也造成污染问题。 而新的能源系统,著重在分散式的供电,微型电网让电厂从惹人嫌的邻避设施,成为人人欢迎的‘迎避’设施,有助于区域电力的稳定,供电不再需要长途跋涉。 随著智慧能源的兴起,全民都在关注能源永续、环保的问题。‘拥抱大转型,超越大变局,对能源来讲正是如此!’许志义说。 杨伟甫:台电人不喊苦,供电稳定是第一要务 台电董事长杨伟甫 台电是台湾地区至今唯一的综合性电业,政府色彩让电价、市场都成为政策管控的目标,‘维稳’是台电的第一要务,但一方面,台电面对转型,既有的售电营利模式受到挑战,还要与新兴的能源业者整合,压力著实不小。 ‘我们是卖电的电厂,同时又要鼓励消费者节电、让其他业者加入,台电的营业模式,势必面临转型。’杨伟甫语重心长地看著一旁,经营‘监测电网’的联齐科技创办人颜哲渊说。 现在,政策上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再生能源、绿能,台电的角色就会变成是母鸡带小鸡,虽然是卖电的电厂,但也要扶植下游以及新创的业者加入。 杨伟甫盘点台电目前为止的供电系统,大多是传统大电网,透过南北几条干线贯通,正在努力如何让再生能源业者加入,让他们也能利用既有的电力‘高速公路’输电,这样旧的大电厂才能慢慢除役。 ‘台电改革的痛点,在于穿著衣服改衣服,新旧系统操作方式都不同,调控必须格外小心,确保电力不中断。但我们不喊苦,因为台电说苦,台湾就没前途。’杨伟甫说。 针对既有的电厂,发电方式要更‘绿’,从燃煤改为燃气也是转型的方法之一。杨伟甫说,再生能源部分,台电主导的台湾中部地区离岸风电场陆续建设中,而全台最大的太阳能电场,也已经在今年完工。 台电未来的转型目标是将公司切割成三部分:台电总公司、发电子公司及输配售电子公司,分别掌管不同的营业项目。 另外,也积极推广‘智慧电表’的安装,该设施堪称是台电了解家户用电的最后一里路。杨伟甫说,掌握用电情况,就能提高能源效率,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 装置智慧电表的数量已有30万具,明年底将达到100万具,台电还会挨家挨户教用户使用、召开社区大会,提供用户更多资讯,未来可以有更多元的用电计价方式。 王锡钦:“中钢”60%电力自产,还卖出百万吨‘水蒸气’ “中钢”总经理王锡钦 “中钢”总经理王锡钦感叹,社会长期对钢铁业抱持‘高耗能、重污染’的印象,但钢铁是全人类应用最广最深的材料,全球每年用量高达18亿吨,相当于180个“中钢”的产量,自然总耗能、排碳会名列前茅。 其实,论单位耗能或污染的数量,钢材比玻璃纤维(FRP)、铝、镁、钛合金等都还要少,又可以再生回收,堪称节能的绿色材料。即便如此,王锡钦还是承诺,“中钢”会持续朝节能减碳的方向前进,为了环保,也为了更有效率使用能源以降低成本。 王锡钦进一步表示,“中钢”的节能政策有两大方向,在自产能源的回收利用方面,将副产燃气送入锅炉的系统,气电共生可再利用大量废热,目前已有500兆瓦的发电能量,相当于半部核能机组的发电量,自产热能已占中钢耗能的60%。 另外,“中钢”的能源调度中心可帮助生产线智能化管理,掌握产线上耗能的需求,优化电力来源,例如在用电尖峰时段,“中钢”就会多用自己的发电系统,减少向台电购电,一来是比较贵,二来也会增加电网的负担。 王锡钦也说,在区域‘能资源’的整合上,“中钢”也费尽苦心,製程中过剩的水蒸气与其他工业气体的排放,过去是‘能资源’的浪费,如今透过管线将过剩的水蒸气,提供给周边工厂使用,取代原本设置的锅炉设备,已与14家厂商共享资源,平均一年卖水蒸气120万吨,减少9.2万吨的燃油,相当于 27.5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705座大安森林公园一年的吸碳量。 颜哲渊:蒐集用电数据,帮助电厂、客户掌握用电状况 NextDrive联齐科技创办人兼执行长颜哲渊 颜哲渊创立的NextDrive联齐科技与日本过半的电力公司合作,导入电力监控设备,做到能源的即时可视化,消费者每分每秒的电力消耗情况,从手机上就可以一目瞭然。 有了用户的用电数据,推算出每户用电的‘波形’分布后,不但可以有效节电,在没人使用的空间关掉空调,还能帮助电力公司妥善配置资源、优化建设电厂的投资区位,进一步衍生出居家保全、了解用户用电以及消费行为等功能。 ‘其实,我第一次听到时,真的觉得是一个黑科技!’颜哲渊说。他举例,透过家电耗能的功率表现在用电的波形上,每个家电耗电都有固定的量,当监测到某些用电异常变化时,就能知道冰箱的压缩机启动,回推用户可能在家裡打开了冰箱。 NextDrive搜集用电数据,帮助电厂、消费者更有效掌握用电状况,在日本试行后受到电力公司的重视,未来还会输出海外。以东京电力公司来说,随着日本用电人口的减少,电力公司收入也跟著衰退,加上福岛事件后面临大笔赔款压力,东电对智慧电网的经验能否成功输出,抱持相当大的期待。 颜哲渊举例,虚拟电厂(VPP, virtual power plant)的概念正是电力监测最好的应用。能达到零耗能住宅的理想,在居家透过太阳能板、储能电池产电后,根据不同的用电行为,多馀的电可以回卖电厂,辅助政府的供电,创造额外收入。供电吃紧时,自家生产的电甚至可以卖到平常5至10倍的价格。 NextDrive在日本进行中的计画超过20个,包含前百大企业、建设公司、会社也纷纷前来询问。 其实,用电是每个人生活上不可免的行为,当科技发展已经到位,制度、经济模式也不断重新改写时,业者能做的都已经全面启动了,就只差每个用电者了,如果大家都能跟上时代,愈来愈懂得用电资讯,业者与消费者才有机会‘来电’。[详情]
郑平:发电端、建筑、工厂三大场域 台达力拼节能未来 文/陈育晟 摄影/峰会摄影组 安全、便利、永续已成为各国发展智慧城市的重点。专攻电源管理解决方案的大厂台达电子,一直致力提升智慧城市运作的能效。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第二天的论坛,早上邀请到台达电子执行长郑平,以‘遇见未来城市——互联生智 能源成永续’发表专题演讲。 2006年11月,《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生效,缔约国将控制全球升温在本世纪末前低于2°C内,遏阻全球暖化,但全球碳排放依旧节节升高,离巴黎协议的目标差距愈来愈大,要怎麽弭平鸿沟? 全球建筑消费耗能31%,交通、工业各占29% ‘要靠提升用电系统效率,’郑平指出,建筑消费全球高达31%的能源,是城市里最大用电量来源,其他还有交通、工业都各占29%能耗。 尽管各国投资可再生能源愈来愈多,技术也愈来愈稳定,但仍然不够稳定,必须靠智慧电网控制,才能让能源转换效率发挥到极大化,甚至还能超过传统的集中式发电。 郑平举例,传统火力电厂,如果输送电力过程没有任何能源耗损,能源转换效率可达30~35%,但氢燃料电池若能透过物联网技术调校,能源转换效率则可达到50~70%。 2016年1月,台达首座自营的大型太阳能电厂在日本完工揭幕,运用该公司长年累积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整合技术,导入分散式系统,使伺服器电源、通讯电源、太阳能逆变器转换效率分别高达96%、97.5%、98.7%,数字均领先业界。 郑平认为,若能从发电端调配好,会带来更高能源转换效率。而因应智慧城市改建的建筑愈来愈多,裡面各种空调、照明、安控、自动化设备,技术也一定要跟得上。 如台达在美国弗雷蒙(Fremont)自建的绿建筑总部,就是‘零耗能总部’,发的电比用的电更多,不仅屋顶有太阳能板,地底下还有可减少空调用电量的散热系统。 此外,还有很多充电桩,目前正在试验将电动车多馀的电力充回给建筑使用。其他包括雨水回收系统、资料中心解决方案、电梯能源回馈系统、LED照明等,都是台达美国绿建筑总部内的节能设备。 高弹性、分散式生产 监控能源转换效率 而在工厂裡,台达面向工业4.0时代的到来,过去追求‘低成本、高品质’的目标也会变为‘高品质、高弹性、分散式生产’。 郑平指出,台达在工业4.0领域,从元器件做到机台、管理系统。在机器渐渐取代人力的现在,用电量也必然随之提升,如何管理、监控能源转换效率就变得非常重要。 ‘工业4.0,从标准化、机械化、数位化到智能化,是发展的目标,’郑平强调,台达会持续不断投资、实验元器件、机台及生产线,在工业4.0时代一定不会缺席。[详情]
杨振宇:全球化与科技发展 两大因素牵动世界变局 《远见》文/毛凯恩 摄影/峰会摄影组 2019年‘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第二天(10月31日)的论坛,由飞马旅联合创始人暨飞马资本创始执行合伙人杨振宇,代表大会主席团致词,并针对高峰会主题‘拥抱大转型,超越大变局’,探讨全球化与科技发展。 杨振宇指出,全球化与科技发展就是影响世界最大的因素。 他进一步阐释全球化的发展,一开始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国内的劳力密集产业转移到落后国家的过程。在全球化的初期,大家都相安无事。发达国家将精力放在更能赚钱的科技产业,而落后国家也适时地解决了就业问题,获得经济发展机会。 不过时至今日,过去的落后国家已经发展起来了,以中国为首的这些国家已不能够满足这种分工方式,而开始往高端产业发展。 发达国家垄断地位消失 产生‘逆全球化’ 此时,发达国家感受到威胁,发觉垄断地位消失了,也丧失竞争优势,才会产生目前‘逆全球化’的潮流。 杨振宇始终认为,全球化是让世界资源‘最优化配置’的方式,得以形成最有效率的分工。而且全球化的趋势将会持续下去,不过目前正面临调整的阶段。 全球化要继续走下去,需要双方重新修正规则,调整再分配的方式。不过,若是谈判过于漫长,不管对发达国家、落后国家,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会受到巨大损伤。 至于科技进步,杨振宇认为这是影响世界的另一个巨大因素。 他指出,像过去技术进步缓慢的年代,企业可以长期保持优势机会,现在则不然。以台湾的广告市场为例,过去的广告利益都是由纸媒、电视占据,不过现在Facebook已夺下了全台70%的广告利润。 杨振宇认为,未来小而美的企业,存在空间会愈来愈被压缩。要在产业巨头的竞争下赢得利润,只能找到‘颠覆性机会’,就是留意巨头们没有注意的商机,并发展核心竞争力。 同时,科技进步也提供了很多创业、发展的机会。不过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包括‘贫富差距’与‘知识的差距’。 他认为这两个问题都对世界的发展不利,政府应该要有相关应对。不过,企业家更应负起责任,将赚到的钱可以用于社会,并提供老百姓更多的发展机会,如此世界才能有更辉煌、更完美的未来。[详情]
林百里:2020年AI+5G大爆发,未来商机高达129兆 《远见》文/萧玉品 摄影/峰会摄影组 广达集团创办人暨总裁林百里认为,2020年进入AI+5G的新世代后,世界会变得超智慧、超连结,整个社会、经济会有极大变化。AI和5G到底会为人们生活带来什麽改变?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在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上,广达集团创办人暨总裁林百里的专题演讲题目是‘勇敢面对AI新世界:一个工程师的未来观察’,但他一开头就幽默指出,所谓加料不加价,AI必须和5G一起谈。因为AI是演算法,提供智慧新服务,5G则是分布这些AI服务的管道。 以AI来说,1990年代,世界有了网路,2007年智慧型手机、行动网路开始发展,2016年AI伺服器诞生,宣告小型电脑就能处理AI运算,而Google的AlphaGo击败围棋大师李世乭,同样具标志性意义。 林百里认为,如今AI已扮演治癒者、守望者、帮助者等各种角色,解决人们购物、交通等问题,早已不知不觉走进人们生活中。而美国、中国和欧盟三大AI强权,都针对AI提出不同战略。 AI像机长、云端像飞机 5G是引擎 5G又是另一项大竞赛。相较4G,5G承载的行动资料量是4G的1000倍之多,5G连结的装置比4G多了10至100倍之多,连网速度则快上100倍。全球包括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都对5G展开布局。 林百里形容,在AI+5G的时代,AI像机长、云端像飞机,5G是引擎,IOT则是乘客。许多事情靠AI演算、5G负责传递AI执行出来的智慧结晶,因此对企业至关重要。他举例,金融投资现在几乎都靠AI运算,5G负责串起部门和部门、个人与个人间的资料,如此执行速度才会快。其他像医疗、交通、零售、製造等产业,都需要善用AI+5G,不仅能提升处理大量资料的速度,还能协助决策。 AI+5G 跃入百倍速的世代 过去是10倍速的世代,有了AI+5G,则是百倍速的世代。林百里指出,明年(2020年)会是爆发的开始,未来几年,更有高达4.3兆美元的潜在商机,全球将进入超连结、超智慧的世界。但他也强调,发展AI不像种西瓜、种番茄那麽容易,今年种下去,明年就能看到结果,AI需要长时间规画,还涉及人才、法令等层面,还要有抵抗外来入侵者的商业模式。 面对AI+5G新世代,林百里认为,台湾擅长硬体,但不能只做一个,要整体连起来做,提供端对端解决方案。此外,他也以自家集团为例,指出广达要重新学习、思考、再造,才能跟上这波商机。[详情]
星云大师:佛教靠我,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神明 文/江星翰 摄影/峰会摄影组 ‘人间佛教不是要信徒给我们什麽,我们要想方法给他、指导他、鼓励他,要让他幸福、美满、快乐、发财、逍遥自在的人生,你把佛法给他,佛法就有办法让他很欢喜、很自在,有自尊、有自信的生活,这就是人间佛教。’ 佛光山开山宗师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理念,60岁时亲笔题下‘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14个大字,奠定佛光山将佛法自高雄弘扬全世界的基础,星云大师在纪录片影片中就以上述几句话,阐述自己对人间佛教的初心。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今(10月30日)隆重登场,‘远见创意制作’独家推出文化夜场《佛教靠我——人间佛教纪录片》台北首映会,由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发行人暨执行长王力行亲自主持,现场逾300人出席,座无虚席。 历时四年制作,故事跨越八个国度 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发行人暨执行长王力行 由于星云大师不允许佛光山旗下的媒体及弟子拍摄其传记,但远见创意制作能领先全台,独家争取制作大师的纪录片,王力行将功劳全归给远见・天下文化创办人高希均。她说,高教授不是佛教徒,他们家12人中有11位是基督徒,他儿子也是牧师,全因缘分关係,当高教授提出拍纪录片时,星云大师便答应了。 2017年《远见》推出首部《人间佛教——初心》,主要记录知名人士与大师的结缘和影响;2018年推出第二部《星云大师的传承:人间佛教的集体创作》,观察佛光山弟子透过文教、艺术、体育传播人间佛教;至于今晚首映的纪录片,王力行指出,这是一部关于星云大师比较完整的影片。 为拍摄这支纪录片,远见创意制作团队利用两周时间走访印度,总监骆俊嘉走过佛陀成道之处,看见印度这座惊奇的国家。他说,印度街头众生一律平等,人、动物或交通工具全挤在路上,但大家竟能平安地回到目的地;其次,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路上充满年轻人、小孩子,但在活力社会的背后,却是阶级制度最严重的国家。 为了解星云大师口中‘人间佛教’的真理,远见创意制作团队更循著大师弘法的足迹,历时四年、横越八个国度,首映会中完整呈现纪录片的内容外,也透过文字形式让外界一同了解大师的精神。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见宗教震撼人心力量 远见创意制作影音总监骆俊嘉 人间佛教倡导入世佛教,星云大师表示,‘缘’发挥很大力量,让‘因’这颗种子有水、空气、肥料、阳光来帮助成长,把好的缘分给社会上很多好人,发挥人成即佛成、人性即佛性的道理。 ‘每个人觉悟,他就可以是佛。’艺术家杨惠姗透过佛陀纪念馆‘普陀洛伽山观音殿’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造像过程,缓缓说著大师口中人间佛教对她的影响,‘在创作佛像过程,其实是对自我、社会、历史文化的反省,这些反省可以协助你正确走这条路,这是一种自觉,也是觉醒或觉悟。’ ‘释迦摩尼佛住哪裡?住在心裡,如果你的心裡有嫉妒、憎恨、贪欲,这个佛祖住在这裡能安稳吗?祂坐不住啊!’星云大师强调,‘自己是自己的神明,自己是自己的雕刻师,’但有的人不知道将自己雕塑得更美、更好,随便糟蹋自己很可惜,不是神明保佑我们,而是自己该如何做自己的神明很重要。 星云大师一生弘扬佛法,盼佛教应重视家庭伦理、父慈子孝,应护持人家的家庭,并重视群众、男女及老少的福利,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人间佛教正是将人家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未来50年,星云大师期盼佛光山能走向更精緻的佛教路线,自文化、体育、音乐、艺术等不同面向,持续从民众生活传扬人间佛教,让人间佛教成为佛教未来的光明和希望。 为时78分钟的纪录片播出结束后,现场与会者都十分感动。保险行销集团董事长梁天龙表示,我何其有幸看到这支影片,内心深受感染。他认为,人间佛教,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给人喜悦,整个社会诚如大师所说的和平,如何从教育、慈悲出发让社会和谐,盼未来有生之年,自己也能从关怀、慈悲、教育出发,做更多的事情。[详情]
企业接班准备期至少20年,培养人和制度才是重点 文/林珮萱 摄影/峰会摄影组 企业要成功传承,祕诀就跟婴儿学走路的道理一样!因为一套成功的传承计划,最难的不是规划,而是练习。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第六场专题论坛‘华人企业〈新传家学〉’,深入探讨企业永续经营必然要面对的课题:如何做好接班传承? 《远见杂志》副总编辑李建兴 《远见杂志》副总编辑李建兴指出,回顾过去1970至1990年代,正是华人圈创业高峰期。这批创业家如今渐渐迈入高龄,谁能成为接班人、传贤还是传子、经营权与所有权等,均是创业家们的内心话。 根据《远见》调查,台湾有近七成中小企业正面临交棒危机。传承做好,企业可永续经营;传承做不好,企业恐将被淘汰。 论坛邀请三位不同产业代表现身说法,建大工业总裁杨银明、葡萄王生技董事长暨总经理曾盛麟、昇恆昌总经理江建廷,以及华人家族传承研究权威、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与会计学院联席教授范博宏,透过他的专业分析,点出传承成败的症结点。 杨银明:创办人提早布局,接班之路走得顺利 建大工业总裁杨银明 建大集团于1962年由杨金豹创办。现为集团总裁的杨银明,在兄弟姊妹裡排行老八,突破一般人所认知的‘长子接班’。集团目前由杨银明,与现任董事长的弟弟杨启仁,和两位外甥(副董事长张宏德、代理总经理陈昭荣)担负经营大任,是传产少见的二、三代‘四人共治’。 杨银明拥有台湾大学化工学士、美国雪城大学化工硕士学位。1974年返台承接家业,1991年担任董事长,带领建大创下高营收成长,成为全台第二大轮胎公司。 杨银明透露,父亲很早就意识到接班问题,‘当年我大学读机械系,是爸爸要我转到化工系,就是为了将来要进家族事业,’他大学毕业后到美国攻读硕士,本已考取博士奖学金,父亲却要他放弃奖学金,安排到美国的自行车公司上班。 在美国工作一年后,父亲就要杨银明回台到建大,从业务开始做起。后来,为了增加杨银明的产业历练,父亲更将橡胶公会理监事的职位交棒给他。 连第三代的接班梯队,杨金豹也早有安排。例如第三代的张宏德和陈昭荣,当年都在美国读书,也是被杨金豹找回建大上班。杨银明透露,因为创办人有及早规划,建大的传承之路走得算是顺利。 曾盛麟:缺少传承计划,一度造成家族裂痕 葡萄王生技董事长暨总经理曾盛麟 身为最小的儿子,葡萄王生技董事长暨总经理曾盛麟的接班,就没有这麽顺遂了。关键就是创办人没有传承计划。曾盛麟坦言,他的接班,一度造成家族情感裂痕。 曾盛麟拥有英国Strathclyde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及商业行销博士学位。2010年回台后进入葡萄王,推动转型及创新改革,八年来,集团合併营收整体成长207%。 曾盛麟曾在英国生活15年,他有个长10岁的哥哥,大他8岁的姊姊,从没想到会回来接班。 在父亲的游说下,曾盛麟2010年抱著专业经理人的心态回台,当初只是想帮家裡做事。2014年父亲因病过世,却没有指定接班人,当初是公司董事会选他当董事长和总经理。 曾盛麟回忆,初期回葡萄王有过一段撞牆期,‘50年的老企业,员工年龄平均46岁,有1/3不会用电子邮件,’让他这位在英国生活15年的人,很不能适应。但他感性地说,从不后悔回台工作,最后与父亲共事的时光,也是父子互动最亲密的四年。 江建廷:不光考验经营能力,愿景、人脉、核心文化缺一不可 昇恆昌总经理江建廷 另一位喝过洋墨水,从小是小留学生的二代,昇恆昌总经理江建廷,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笑称自己在家族企业工作,是抱著‘做长工’的心态。 江建廷坦言,从小不是乖乖牌,大学读了五年,‘在外面混到不能再混了,才回到台湾,’等到毕业又当完兵、已近25岁,他看到爸爸身体愈来愈不好,想想自己应该回来帮忙分担家业。 他直率地说,过去和家裡互动等于零,因为进了昇恆昌工作,开始与爸爸有更多互动,体会到如何从员工、而不是儿子的角度,去了解父亲。 江建廷认为,家族企业要掌握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光只有经营能力的考验,还必须要有愿景、人脉、核心文化,缺一不可。 范博宏:成功传承计划,‘最难的是练习’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与会计学院联席教授范博宏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与会计学院联席教授范博宏,是美国匹兹堡大学金融学的博士。多年研究华人家族企业治理与传承领域,著有《关键世代:走出华人家族企业传承之困》《接班人计划》等。 儘管与会的三位企业家,目前皆顺利接班。但范博宏仍语带忧虑地说,听起来很多是凭运气。他常强调,企业接班至少要准备20年。因为接班不是把钱给下一代,重点是要培养人和制度。 尤其最大的阻碍常常是掌门人自己。范博宏提醒,企业掌门人要有长远眼光和开放心态,培养家人成为负责任的股东。 他点出,一套成功的传承计划,‘最难的不是规划,而是练习,’就像婴儿学走路,要先跌倒100次,企业传承更需要练习100次,包含人与人之间的适应,家族成员间的磨合。 范博宏归纳出多项练习关键,包含家族成员要有共同价值观、要有愿意成长与沟通的意愿、也要制定出一套彼此同意的衝突解决机制。 他更直言,综观华人圈,台湾家族企业成员间是最难沟通的是,‘台湾人往往逃避问题,不想撕破脸。’ 至于企业转型,更是继承者们的另一大考验。 当初曾盛麟想在公司推动改革,但如何让一大票资深员工接受新文化,就得靠软性沟通。他不主动开除员工,提出新制度后也不立即实施,而是给大家缓衝期,慢慢地、一步步让愿意跟著公司调整的员工跟上脚步。 江建廷则呼应范博宏的‘20年之说’,甚至强调,传承其实应该是企业家一生的计划,绝对不只20年。 近年,昇恆昌发展新事业版图,跨业到澎湖开澎澄饭店,过程辛苦不在话下。江建廷回想,当初为了饭店规划,他的提案被爸爸全盘推翻。主管全部被叫去开会,但就是没通知他,让他备感挫折。 然而他没有气馁,尽力把相关资料数据都准备好,为了转型努力沟通。 听到江建廷的心声,范博宏很有体会。他透露,有位北京企业二代,就因为与上一代沟通,长期压力之下,得了抑鬱症。 范博宏建议二代,在接班与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如果能在父辈基础上创新,保持谦卑,结合自我专长,组织专业团队,提出客观执行方案,就更有机会成功。[详情]
金融业决胜科技运用,深耕小资族挖掘大商机 文/沉瑜 摄影/峰会摄影组 硅谷正在偷走华尔街的午餐。 金融科技(FinTech)席捲全球,全面影响金融产业生态,从业务模式、产品到流程转型创新,均势在必行,甚至有人说‘金融科技无所不在’,究竟将来还会有什麽创新?业者如何在兼顾法规、资安与消费者保护的前提下,寻求数位创新?而传统金融业又该如何转型?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专题论坛五探讨的是‘金融科技转型创新’,由台湾政治大学财务管理系特聘教授周行一担任主持,与谈者为台北富邦银行资深副总陈弘儒、泰国汇商银行执行副总裁严贤铭、台湾政治大学金融科技监理创新实验室执行长臧正运,为我们揭示金融科技的未来大发展。 周行一:金融业运用科技得宜,竞争力特别强 台湾政治大学财务管理系特聘教授周行一 ‘哪个金融业可以把科技运用好,竞争就特别强!’台湾政治大学财务管理系特聘教授周行一直接对金融科技的价值下了定义,科技日新月异,科技跟金融结合,对金融服务影响很大,包括投资理财、保险、授信、支付、监理,既能增加效率、又能减少成本,金融科技不是遥不可及,而是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 陈弘儒:创新技术ABCD,个人信贷潜力无穷 北富银资深副总陈弘儒 北富银资深副总陈弘儒同时担任数位金融总处副总经理,负责金融科技转型创新,在他任内,接触过许多来面试的新人,近几年意外发现许多学理工、数据的人才,都来银行面试,问他们为什麽想来银行工作,每个人不约而同回答:对金融科技有兴趣! 北富银的金融科技,创新技术有四个面向,就是ABCD,A:AI、B:Blockchain(区块链)、C:Cloud(云端)、D:Data(数据)。 从AI说起,过去只有高端客户才有机会享受理专的客製化服务,不过北富银推出智能理财平台‘奈米投’,100美元就可以进场,全球800个ETF皆可做资产配置,让一般民众都能享有很好的客製化投资建议。 至于区块链,陈弘儒说北富银正要推出区块链钱包App,将区块链应用于跨行转帐,并送入监理沙盒实验(风险可控制范围内,让业者于一定期间内,测试创新产品或服务),实验时将不收取转帐手续费,节省消费者成本。 北富银也建立云端系统,主要运用在中小企业贷款上,进行智能甄审,过去完成中小企业贷款审核至少四个礼拜,现在同仁拜访客户,可以立即上传申贷文件到云端,后端立刻分析,即时为客户核算出精准的可贷额度及申贷利率条件。 数据分析也是北富银的发展重点,成立数据部门,提升对客户行销的准确力,譬如针对夜猫族推出夜间超商消费享有5%现金或LINE Points回馈的信用卡,这种精准行销,让客户感受银行非常了解自己。 未来金融科技商机,陈弘儒认为个人信贷有很大机会,尤其是小资族群,过去银行对这个族群的征信资料非常薄弱,不过像富邦金控在大陆的子公司富邦华一银行与大陆纯网银微众银行的合作,微众银行现金贷爆款产品‘微粒贷’,提供资金的银行之一即为富邦华一银行,北富银由此打入小资族市场,以小博大。’ 严贤铭:东协普及率待突破,是深具潜力市场 严贤铭任职于成立于1907年的泰国汇商银行,是泰国第一家本土商业银行,总资产为泰国第一,是泰国金融服务的领先者。 至于,东南亚的金融科技发展如何?严贤铭引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一项报告指出,网路使用者过去半年内使用两种以上金融科技服务的人,中国最高近70%、美国约30%、而东南亚中较先进国家如新加坡才20%左右。 有些分析机构指出,东南亚6亿人口中,尚有3亿人没使用过直接金融、普惠金融服务,严贤铭说,换言之,金融科技在东南亚还有很大的市场。而泰国使用手机支付的比例,仅占整体市场的个位数,其中多数是银行提供的服务。 而且在网购市场,消费者还是以现金支付为主,占了60~70%。也就是说,金融科技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性。 谈到政府对金融科技的监理,严贤铭指出泰国市场监管相当开放,第三方支付就发了40几个牌照,P2P(个人对个人直接金融)也如火如荼发行牌照,数位货币交易所今年也预计会审批出牌照。 泰国的银行也积极与非金融业者合作,包括海内外金融科技公司、创投。不过泰国金融科技面临的问题是人才,严贤铭认为这部分有赖台资企业,因为台湾人创业精神很强,但目前台资在泰国仍以製造业为主,若能加强金融科技的投入,还有可能诞生出泰国第一家独角兽(估市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新创公司)。 臧正运:监理科技,创造更稳健金融科技生态 臧正运目前在政大开设金融课程,专研区块链金融、密码资产与虚拟通货、开放银行等新兴金融法议题。监理科技也是他关注的议题。 ‘在监理科技上,台湾可以借镜泰国经验。’臧正运呼应严贤铭的与谈内容,指出台湾地区与泰国一样,都是大陆法系,泰国监理既然能开放,台湾也可以更加开放,泰国正在推《数位资产法》,台湾也在推证券型代币发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简称STO)监理规范,未来还可以共同跨境监理合作。 近年国际金融科技法律制度发展分成三个主旋律。第一是降低非金融机构进场障碍,关于风险较低的业务,不强求非金融业者取得银行执照,监理沙盒实验也是在这样的精神下产生,过去四年间,有50个国家和地区都施行监理沙盒。 第二是把资料自主权还给消费者,过去金融业牢牢掌握消费者资讯,现在的国际趋势是,让消费者在与金融机构来往时,有资料主导权,业者透过安全可靠方式,且在消费者的授权下,将资料给第三方服务者,业者可以藉此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20几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开放银行’‘开放API’等业务,台湾地区也在推行开放银行的第一阶段(公开资料查询)上线。 第三部分为监理能力强化,由于主管机关与民间的资源、人才有落差,造成监理困难,也常出现业者与主管机关对于法令的理解不同,如何强化效能、降低成本,这就是为何要倡议监理科技、法遵科技(RegTech),才能运用科技效能,强化监理能力。 若是透过数位监理自动化、智慧化,以及法规命令使用的程式语言,就不会产生法规命令解读不同的问题,也可降低监理成本。 臧正运最后指出,金融科技在台湾可以深耕的对象,包括50几万外籍移工、以及融资较困难的中小企业。金融科技将无所不在,无远弗届。[详情]
梁天龙:专注本业做好五件事,追求荣誉创造大效益 《远见》文/江星翰 摄影/峰会摄影组 ‘人的一生只有两个阶段,一个叫奋斗,一个叫分享,什麽时候出生不重要,当你开始奋斗就是你出生的时候,而奋斗过程可以累积经验、赚取财富,接下来要分享你的经验、你的财富,若你停止分享,就是人生结束的时候。’ 2019年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最后一场专题演讲以‘荣誉,驱动创新与成长’为题,邀请人称‘九指董座’的保险行销集团董事长梁天龙担任主讲。 首先,他就以2005年8月国际龙奖IDA大会上,远见・天下文化创办人高希均演说的内容,作为开场白。 保险行销集团成立36年来,从台湾出发,走向东南亚、美国、加拿大,也赶上改革开放进入中国大陆。梁天龙自豪,这家公司不受外界影响、不卖保险,只专注在本业做五件事情。 第一,保险行销集团出版保险专业杂志,由于销售地点遍布海外,编辑会议上得集思广益,提供接地气的内容,以吸引读者目光。 其次,成立保险专业出版,奠定建立人寿保险领域管理及销售人员的顶尖人才资料库,让公司同仁吸收,并分享这些顶尖业务员的成功经验给业界学习。 第三,1996年在台湾成立首届华人保险大会,如今已成为国际间重要的保险会议。梁天龙解释,会中除讨论保险业未来经营的重要指标,也会分享成功的管销经验。 第四,自订保险业成功标准。梁天龙指出,为了让全世界保险机构及人员都能受到认可,21年前成立‘国际龙IDA奖’,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订出客观标准,完成层层关卡所有认证,才会颁发奖项荣誉。 第五,成立世界华人保险教育训练机构,成为金融保险业未来发展应具备知识的提供者,目前已有三个认证课程,以此提高保险人员更专业形象。 梁天龙强调,我们是有使命感的公司,目标是‘提升世界金融保险业、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社会地位与形象’,若营运发展背离使命,也代表这不是公司经营重点。 领袖可以创造企业、改变世界 回顾过去36年来,梁天龙认为,保险行销集团之所以受到国际肯定,正因21年前成立‘国际龙奖IDA’,而他分析,成功关键是‘荣誉’。 梁天龙认为,荣誉是普世的价值,每个人都希望在努力后,都能受肯定,不论是父母、公司、社会、行业或国家的肯定,每种肯定都是一种荣誉,他们会为了得到肯定,不辞辛劳努力,而‘荣誉’正是驱动他们成长的动力。 荣誉的价值,不仅是时代上的典范,梁天龙表示,这些典范人物要有能力去推动世界进步与创新,诚如2019年远见高峰会的开幕影片中,有两句话凸显荣誉的重要性:领袖可以创造企业,领袖可以改变世界。 梁天龙以自办国际龙奖的经验呼吁,要用荣耀鼓励金融保险从业人员,他对在场嘉宾诚挚地说:‘我们缺的不是目标、金钱,也不是非完成不可的责任,而是思考为谁而做、为何而做的责任,完成责任就是创造荣誉,荣誉就是驱动我们创新成长的动力。’[详情]
张孝威:倾听、沟通、互信交流,是领导成功的必修课 《远见》文/沉渝 摄影/峰会摄影组 2019年远见高峰会,威望媒体暨IC之音董事长张孝威带来‘我在变动中的领导哲学’专题演讲,分享他近20年精采的职业生涯与跨产业管理经验。 ‘行行出状元’指的是各行各业都有杰出人才,这句话却可以套用到张孝威身上。他曾任TVBS联利媒体董事长、台湾大哥大总经理暨执行长、台积电资深副总暨财务长、中华投信董事长、中华开发总经理、大华证券总经理等,是极少数横跨金融、高科技、电信和媒体的CEO,也是佼佼者的专业经理人。 张孝威每次的转职转型,都大破大立,为该公司、该产业带来革新气象。今年7月初,张孝威发出公开信,以‘美好的一仗已经打过’来形容,宣布退休,9月正式离开TVBS。 他回顾40年来闯荡四个产业,老本行是金融业的他,却在20年后先后到台积电、台湾大、TVBS担任总舵手。 2003年,台湾大董事长、执行长双双离职,氛围低迷,员工人心惶惶,全面改组后的董事会却聘任从金融业、科技业跨界而来的张孝威为CEO,引起业界震撼,圈内人质疑他是外行领导内行;而他,只问一句话。 宣扬‘企业价值增长’理念,台湾大股价市值翻倍 ‘第一次与主管会晤时,我只问他们,有谁读过《谁说大象不会跳舞》,大家都傻眼。’这本书描述由食品业转聘为IBM的CEO,让公司重生过程,张孝威提这本书想说的是,‘我工作的重点不是日常营运管理,是营运策略,是要为股东带来企业价值增长。’ 过去电信业重视市占率,包括营收、用户数,从没想过企业价值。然而张孝威认为,如果只为衝高用户数,却忽略边际成本,边际效益可能是负数,因此应追求健全体质,让市场给予较高评价,聚焦用户平均贡献度增长。 除了颠覆公司营运体质,他一改过去台湾大资讯不透明积弊,亲自面对投资机构回答问题,揭露营运方针,勾勒未来公司治理蓝图,立刻得到外资高度肯定。 有一次,他到华尔街举办投资论坛演说,他只是报告公司透明度改善的具体步骤,当晚台湾大股价就涨了好几个百分点,让投资人看到希望。在他任内,台湾大股价、市值皆翻倍成长。 引进数位化,重整TVBS节目找回观众 在他到TVBS之前,TVBS收视长期低迷,他接掌后,为了找回观众、深耕品牌,射出三支箭。一是黄金时段开闢《Focus全球新闻》,初期虽惨澹经营,但赢得知识分子成为忠实观众;第二支箭,重新调整政论节目,延揽到知名主持人赵少康,让收视持续攀高;第三支箭是将《地球黄金线》大改版,主持人苏宗怡接棒后,巩固品牌价值外,还吸引不少男性观众。 最有贡献的是,TVBS升级HD高画质播出世界盃足球,各电视台随后跟进,加速产业数位化。 这40年职涯,他缴了学费,领悟到了管理哲学。他坦言,‘职场前20年,我忌惮别人恶意重伤,怕得罪人,也做了保护自己伪装,觉得做事容易做人难。但经过大风大浪,我深深领悟,真实自己赢得他人信任,才是立足社会的最好方法。’ 张孝威服膺leadership,但他的领导信念不是独断独行,而是坚定力量,‘我的决策元素是倾听,’除了搭建沟通平台,让主管、下属有机会说出需求,建立人际关係连结,也是观察团队成员心态的好时机。 他以盖房子为比喻,他负责建筑蓝图,房屋细节就由团队全权处理。可以说,授权与谦卑态度,就是他跨界得以每每成功的要素。倾听外,沟通也是关键,当时他在台积电担任财务长时,与董事长张忠谋有不同观点时,他们俩常常一谈就是一两小时,就是为了化解歧见,建立互信关係。 尊重伙伴、建立互信关係,张孝威的领导哲学之道,为台湾公司治理写下新的篇章。 [详情]
高希均:面对大环境不确定,做好自己就能赢得尊敬 《远见》文/高宜凡 摄影/峰会摄影组 为期两天的2019年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于今日(10月31日)圆满闭幕,最后由本次大会主席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创办人暨董事长高希均进行闭幕致词。 高希均回想,17年来的远见高峰会,每年都赠奖表扬拥有杰出表现的华人领袖,在今年得奖的张孝威先生之前,过去和他过去共事多年、每次在优秀企业家调查都榜上有名的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先生,也在第五届于上海举办的远见高峰会获颁同等荣耀(2007年)。 唯一不同的是,当时因两岸尚未开放直航,张忠谋必须从香港转机,花一天时间奔波到上海,今日的张孝威在台北就能领到。 对于本届出席的多位杰出领袖,高希均特别推崇高龄88岁的‘君子科学家’得主钱煦院士,他不但是国际生物医学领域最受尊敬的学者,几乎囊括了所有可能荣耀,从太平洋彼岸加州飞来的他,获奖前一晚还在努力修改简报内容,显见对于远见高峰会奖项的重视。‘因为在中华文化裡,君子就是给一个人最大的称讚!’高希均说道。 而拥有此般人格特质的君子,正是此刻台湾最需要的关键人才。高希均用下列话语形容: 没有人,不能做事; 没有人才,不能做大事; 没有人品,不论做大事或小事,都只会坏事! 坚持开放和平,才能走向文明 ‘决策错误,比贪污更可怕!’多年前,他曾撰文留下这句名言,但比这更可怕的是,‘错误的决策,认真地执行!’诸如此类的负面案例,在当今的台湾比比皆是,令人省思。 在本届远见高峰会的尾声,高希均用他近年接连付梓的两本著作:《开放台湾》与《文明台湾》,和在场贵宾互相勉励。 ‘一无所惧,走向世界,’‘一无所有,满载而归。’这两句话,是他在美国求学和教书近40年的心情写照。 第一句话,是高希均1964年赴美任教时的想法。当时的台湾在各方面还很落后,大家都是抱著学习的心态出外奋斗。1998年自教职退休后,他毅然返台,希望把在外学得的满脑袋新思想和丰富学识,带回来贡献家乡,因而产生了第二句话的体悟。 至于最新问世的著作《文明台湾》,体察近年时势的高希均,又有了一番新感受,他分享了书中几句话:‘我读的是经济,关心的是教育,向往的是文明,追求的是和平。’他始终认为:‘一个文明的社会,必然是开放心胸、拥抱和平,而且喜爱阅读的社会!’ 高希均最后强调,尽管当今的外在大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但他从每位与会讲者和贵宾身上,却未看到一丝的焦虑。‘只要把人做好,把我们自己做好,一定可以站得起来、得到尊敬!’[详情]
能源转型不只节电,微电网让区域就能‘来电’赚钱 文/白育纶 摄影/峰会摄影组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第七场的论坛‘智慧能源打造零耗能家园’,由中兴大学资讯管理系所暨应用经济系所合聘教授许志义主持,邀请到台电董事长杨伟甫、“中钢”总经理王锡钦、NextDrive联齐科技创办人兼执行长颜哲渊,共同探讨台湾能源转型的议题。 中兴大学资讯管理系所暨应用经济系所合聘教授许志义 许志义回顾过去电网的发展,随著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与经济行为的改变,18世纪是煤炭加上锅炉蒸汽机;19世纪是石油加上内燃机;20世纪则是电力加上精密仪器,虽然能源效率不断提升,但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也造成污染问题。 而新的能源系统,著重在分散式的供电,微型电网让电厂从惹人嫌的邻避设施,成为人人欢迎的‘迎避’设施,有助于区域电力的稳定,供电不再需要长途跋涉。 随著智慧能源的兴起,全民都在关注能源永续、环保的问题。‘拥抱大转型,超越大变局,对能源来讲正是如此!’许志义说。 杨伟甫:台电人不喊苦,供电稳定是第一要务 台电董事长杨伟甫 台电是台湾地区至今唯一的综合性电业,政府色彩让电价、市场都成为政策管控的目标,‘维稳’是台电的第一要务,但一方面,台电面对转型,既有的售电营利模式受到挑战,还要与新兴的能源业者整合,压力著实不小。 ‘我们是卖电的电厂,同时又要鼓励消费者节电、让其他业者加入,台电的营业模式,势必面临转型。’杨伟甫语重心长地看著一旁,经营‘监测电网’的联齐科技创办人颜哲渊说。 现在,政策上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再生能源、绿能,台电的角色就会变成是母鸡带小鸡,虽然是卖电的电厂,但也要扶植下游以及新创的业者加入。 杨伟甫盘点台电目前为止的供电系统,大多是传统大电网,透过南北几条干线贯通,正在努力如何让再生能源业者加入,让他们也能利用既有的电力‘高速公路’输电,这样旧的大电厂才能慢慢除役。 ‘台电改革的痛点,在于穿著衣服改衣服,新旧系统操作方式都不同,调控必须格外小心,确保电力不中断。但我们不喊苦,因为台电说苦,台湾就没前途。’杨伟甫说。 针对既有的电厂,发电方式要更‘绿’,从燃煤改为燃气也是转型的方法之一。杨伟甫说,再生能源部分,台电主导的台湾中部地区离岸风电场陆续建设中,而全台最大的太阳能电场,也已经在今年完工。 台电未来的转型目标是将公司切割成三部分:台电总公司、发电子公司及输配售电子公司,分别掌管不同的营业项目。 另外,也积极推广‘智慧电表’的安装,该设施堪称是台电了解家户用电的最后一里路。杨伟甫说,掌握用电情况,就能提高能源效率,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 装置智慧电表的数量已有30万具,明年底将达到100万具,台电还会挨家挨户教用户使用、召开社区大会,提供用户更多资讯,未来可以有更多元的用电计价方式。 王锡钦:“中钢”60%电力自产,还卖出百万吨‘水蒸气’ “中钢”总经理王锡钦 “中钢”总经理王锡钦感叹,社会长期对钢铁业抱持‘高耗能、重污染’的印象,但钢铁是全人类应用最广最深的材料,全球每年用量高达18亿吨,相当于180个“中钢”的产量,自然总耗能、排碳会名列前茅。 其实,论单位耗能或污染的数量,钢材比玻璃纤维(FRP)、铝、镁、钛合金等都还要少,又可以再生回收,堪称节能的绿色材料。即便如此,王锡钦还是承诺,“中钢”会持续朝节能减碳的方向前进,为了环保,也为了更有效率使用能源以降低成本。 王锡钦进一步表示,“中钢”的节能政策有两大方向,在自产能源的回收利用方面,将副产燃气送入锅炉的系统,气电共生可再利用大量废热,目前已有500兆瓦的发电能量,相当于半部核能机组的发电量,自产热能已占中钢耗能的60%。 另外,“中钢”的能源调度中心可帮助生产线智能化管理,掌握产线上耗能的需求,优化电力来源,例如在用电尖峰时段,“中钢”就会多用自己的发电系统,减少向台电购电,一来是比较贵,二来也会增加电网的负担。 王锡钦也说,在区域‘能资源’的整合上,“中钢”也费尽苦心,製程中过剩的水蒸气与其他工业气体的排放,过去是‘能资源’的浪费,如今透过管线将过剩的水蒸气,提供给周边工厂使用,取代原本设置的锅炉设备,已与14家厂商共享资源,平均一年卖水蒸气120万吨,减少9.2万吨的燃油,相当于 27.5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705座大安森林公园一年的吸碳量。 颜哲渊:蒐集用电数据,帮助电厂、客户掌握用电状况 NextDrive联齐科技创办人兼执行长颜哲渊 颜哲渊创立的NextDrive联齐科技与日本过半的电力公司合作,导入电力监控设备,做到能源的即时可视化,消费者每分每秒的电力消耗情况,从手机上就可以一目瞭然。 有了用户的用电数据,推算出每户用电的‘波形’分布后,不但可以有效节电,在没人使用的空间关掉空调,还能帮助电力公司妥善配置资源、优化建设电厂的投资区位,进一步衍生出居家保全、了解用户用电以及消费行为等功能。 ‘其实,我第一次听到时,真的觉得是一个黑科技!’颜哲渊说。他举例,透过家电耗能的功率表现在用电的波形上,每个家电耗电都有固定的量,当监测到某些用电异常变化时,就能知道冰箱的压缩机启动,回推用户可能在家裡打开了冰箱。 NextDrive搜集用电数据,帮助电厂、消费者更有效掌握用电状况,在日本试行后受到电力公司的重视,未来还会输出海外。以东京电力公司来说,随着日本用电人口的减少,电力公司收入也跟著衰退,加上福岛事件后面临大笔赔款压力,东电对智慧电网的经验能否成功输出,抱持相当大的期待。 颜哲渊举例,虚拟电厂(VPP, virtual power plant)的概念正是电力监测最好的应用。能达到零耗能住宅的理想,在居家透过太阳能板、储能电池产电后,根据不同的用电行为,多馀的电可以回卖电厂,辅助政府的供电,创造额外收入。供电吃紧时,自家生产的电甚至可以卖到平常5至10倍的价格。 NextDrive在日本进行中的计画超过20个,包含前百大企业、建设公司、会社也纷纷前来询问。 其实,用电是每个人生活上不可免的行为,当科技发展已经到位,制度、经济模式也不断重新改写时,业者能做的都已经全面启动了,就只差每个用电者了,如果大家都能跟上时代,愈来愈懂得用电资讯,业者与消费者才有机会‘来电’。[详情]
郑平:发电端、建筑、工厂三大场域 台达力拼节能未来 文/陈育晟 摄影/峰会摄影组 安全、便利、永续已成为各国发展智慧城市的重点。专攻电源管理解决方案的大厂台达电子,一直致力提升智慧城市运作的能效。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第二天的论坛,早上邀请到台达电子执行长郑平,以‘遇见未来城市——互联生智 能源成永续’发表专题演讲。 2006年11月,《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生效,缔约国将控制全球升温在本世纪末前低于2°C内,遏阻全球暖化,但全球碳排放依旧节节升高,离巴黎协议的目标差距愈来愈大,要怎麽弭平鸿沟? 全球建筑消费耗能31%,交通、工业各占29% ‘要靠提升用电系统效率,’郑平指出,建筑消费全球高达31%的能源,是城市里最大用电量来源,其他还有交通、工业都各占29%能耗。 尽管各国投资可再生能源愈来愈多,技术也愈来愈稳定,但仍然不够稳定,必须靠智慧电网控制,才能让能源转换效率发挥到极大化,甚至还能超过传统的集中式发电。 郑平举例,传统火力电厂,如果输送电力过程没有任何能源耗损,能源转换效率可达30~35%,但氢燃料电池若能透过物联网技术调校,能源转换效率则可达到50~70%。 2016年1月,台达首座自营的大型太阳能电厂在日本完工揭幕,运用该公司长年累积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整合技术,导入分散式系统,使伺服器电源、通讯电源、太阳能逆变器转换效率分别高达96%、97.5%、98.7%,数字均领先业界。 郑平认为,若能从发电端调配好,会带来更高能源转换效率。而因应智慧城市改建的建筑愈来愈多,裡面各种空调、照明、安控、自动化设备,技术也一定要跟得上。 如台达在美国弗雷蒙(Fremont)自建的绿建筑总部,就是‘零耗能总部’,发的电比用的电更多,不仅屋顶有太阳能板,地底下还有可减少空调用电量的散热系统。 此外,还有很多充电桩,目前正在试验将电动车多馀的电力充回给建筑使用。其他包括雨水回收系统、资料中心解决方案、电梯能源回馈系统、LED照明等,都是台达美国绿建筑总部内的节能设备。 高弹性、分散式生产 监控能源转换效率 而在工厂裡,台达面向工业4.0时代的到来,过去追求‘低成本、高品质’的目标也会变为‘高品质、高弹性、分散式生产’。 郑平指出,台达在工业4.0领域,从元器件做到机台、管理系统。在机器渐渐取代人力的现在,用电量也必然随之提升,如何管理、监控能源转换效率就变得非常重要。 ‘工业4.0,从标准化、机械化、数位化到智能化,是发展的目标,’郑平强调,台达会持续不断投资、实验元器件、机台及生产线,在工业4.0时代一定不会缺席。[详情]
杨振宇:全球化与科技发展 两大因素牵动世界变局 《远见》文/毛凯恩 摄影/峰会摄影组 2019年‘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第二天(10月31日)的论坛,由飞马旅联合创始人暨飞马资本创始执行合伙人杨振宇,代表大会主席团致词,并针对高峰会主题‘拥抱大转型,超越大变局’,探讨全球化与科技发展。 杨振宇指出,全球化与科技发展就是影响世界最大的因素。 他进一步阐释全球化的发展,一开始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国内的劳力密集产业转移到落后国家的过程。在全球化的初期,大家都相安无事。发达国家将精力放在更能赚钱的科技产业,而落后国家也适时地解决了就业问题,获得经济发展机会。 不过时至今日,过去的落后国家已经发展起来了,以中国为首的这些国家已不能够满足这种分工方式,而开始往高端产业发展。 发达国家垄断地位消失 产生‘逆全球化’ 此时,发达国家感受到威胁,发觉垄断地位消失了,也丧失竞争优势,才会产生目前‘逆全球化’的潮流。 杨振宇始终认为,全球化是让世界资源‘最优化配置’的方式,得以形成最有效率的分工。而且全球化的趋势将会持续下去,不过目前正面临调整的阶段。 全球化要继续走下去,需要双方重新修正规则,调整再分配的方式。不过,若是谈判过于漫长,不管对发达国家、落后国家,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会受到巨大损伤。 至于科技进步,杨振宇认为这是影响世界的另一个巨大因素。 他指出,像过去技术进步缓慢的年代,企业可以长期保持优势机会,现在则不然。以台湾的广告市场为例,过去的广告利益都是由纸媒、电视占据,不过现在Facebook已夺下了全台70%的广告利润。 杨振宇认为,未来小而美的企业,存在空间会愈来愈被压缩。要在产业巨头的竞争下赢得利润,只能找到‘颠覆性机会’,就是留意巨头们没有注意的商机,并发展核心竞争力。 同时,科技进步也提供了很多创业、发展的机会。不过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包括‘贫富差距’与‘知识的差距’。 他认为这两个问题都对世界的发展不利,政府应该要有相关应对。不过,企业家更应负起责任,将赚到的钱可以用于社会,并提供老百姓更多的发展机会,如此世界才能有更辉煌、更完美的未来。[详情]
林百里:2020年AI+5G大爆发,未来商机高达129兆 《远见》文/萧玉品 摄影/峰会摄影组 广达集团创办人暨总裁林百里认为,2020年进入AI+5G的新世代后,世界会变得超智慧、超连结,整个社会、经济会有极大变化。AI和5G到底会为人们生活带来什麽改变?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在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上,广达集团创办人暨总裁林百里的专题演讲题目是‘勇敢面对AI新世界:一个工程师的未来观察’,但他一开头就幽默指出,所谓加料不加价,AI必须和5G一起谈。因为AI是演算法,提供智慧新服务,5G则是分布这些AI服务的管道。 以AI来说,1990年代,世界有了网路,2007年智慧型手机、行动网路开始发展,2016年AI伺服器诞生,宣告小型电脑就能处理AI运算,而Google的AlphaGo击败围棋大师李世乭,同样具标志性意义。 林百里认为,如今AI已扮演治癒者、守望者、帮助者等各种角色,解决人们购物、交通等问题,早已不知不觉走进人们生活中。而美国、中国和欧盟三大AI强权,都针对AI提出不同战略。 AI像机长、云端像飞机 5G是引擎 5G又是另一项大竞赛。相较4G,5G承载的行动资料量是4G的1000倍之多,5G连结的装置比4G多了10至100倍之多,连网速度则快上100倍。全球包括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都对5G展开布局。 林百里形容,在AI+5G的时代,AI像机长、云端像飞机,5G是引擎,IOT则是乘客。许多事情靠AI演算、5G负责传递AI执行出来的智慧结晶,因此对企业至关重要。他举例,金融投资现在几乎都靠AI运算,5G负责串起部门和部门、个人与个人间的资料,如此执行速度才会快。其他像医疗、交通、零售、製造等产业,都需要善用AI+5G,不仅能提升处理大量资料的速度,还能协助决策。 AI+5G 跃入百倍速的世代 过去是10倍速的世代,有了AI+5G,则是百倍速的世代。林百里指出,明年(2020年)会是爆发的开始,未来几年,更有高达4.3兆美元的潜在商机,全球将进入超连结、超智慧的世界。但他也强调,发展AI不像种西瓜、种番茄那麽容易,今年种下去,明年就能看到结果,AI需要长时间规画,还涉及人才、法令等层面,还要有抵抗外来入侵者的商业模式。 面对AI+5G新世代,林百里认为,台湾擅长硬体,但不能只做一个,要整体连起来做,提供端对端解决方案。此外,他也以自家集团为例,指出广达要重新学习、思考、再造,才能跟上这波商机。[详情]
星云大师:佛教靠我,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神明 文/江星翰 摄影/峰会摄影组 ‘人间佛教不是要信徒给我们什麽,我们要想方法给他、指导他、鼓励他,要让他幸福、美满、快乐、发财、逍遥自在的人生,你把佛法给他,佛法就有办法让他很欢喜、很自在,有自尊、有自信的生活,这就是人间佛教。’ 佛光山开山宗师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理念,60岁时亲笔题下‘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14个大字,奠定佛光山将佛法自高雄弘扬全世界的基础,星云大师在纪录片影片中就以上述几句话,阐述自己对人间佛教的初心。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今(10月30日)隆重登场,‘远见创意制作’独家推出文化夜场《佛教靠我——人间佛教纪录片》台北首映会,由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发行人暨执行长王力行亲自主持,现场逾300人出席,座无虚席。 历时四年制作,故事跨越八个国度 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发行人暨执行长王力行 由于星云大师不允许佛光山旗下的媒体及弟子拍摄其传记,但远见创意制作能领先全台,独家争取制作大师的纪录片,王力行将功劳全归给远见・天下文化创办人高希均。她说,高教授不是佛教徒,他们家12人中有11位是基督徒,他儿子也是牧师,全因缘分关係,当高教授提出拍纪录片时,星云大师便答应了。 2017年《远见》推出首部《人间佛教——初心》,主要记录知名人士与大师的结缘和影响;2018年推出第二部《星云大师的传承:人间佛教的集体创作》,观察佛光山弟子透过文教、艺术、体育传播人间佛教;至于今晚首映的纪录片,王力行指出,这是一部关于星云大师比较完整的影片。 为拍摄这支纪录片,远见创意制作团队利用两周时间走访印度,总监骆俊嘉走过佛陀成道之处,看见印度这座惊奇的国家。他说,印度街头众生一律平等,人、动物或交通工具全挤在路上,但大家竟能平安地回到目的地;其次,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路上充满年轻人、小孩子,但在活力社会的背后,却是阶级制度最严重的国家。 为了解星云大师口中‘人间佛教’的真理,远见创意制作团队更循著大师弘法的足迹,历时四年、横越八个国度,首映会中完整呈现纪录片的内容外,也透过文字形式让外界一同了解大师的精神。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见宗教震撼人心力量 远见创意制作影音总监骆俊嘉 人间佛教倡导入世佛教,星云大师表示,‘缘’发挥很大力量,让‘因’这颗种子有水、空气、肥料、阳光来帮助成长,把好的缘分给社会上很多好人,发挥人成即佛成、人性即佛性的道理。 ‘每个人觉悟,他就可以是佛。’艺术家杨惠姗透过佛陀纪念馆‘普陀洛伽山观音殿’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造像过程,缓缓说著大师口中人间佛教对她的影响,‘在创作佛像过程,其实是对自我、社会、历史文化的反省,这些反省可以协助你正确走这条路,这是一种自觉,也是觉醒或觉悟。’ ‘释迦摩尼佛住哪裡?住在心裡,如果你的心裡有嫉妒、憎恨、贪欲,这个佛祖住在这裡能安稳吗?祂坐不住啊!’星云大师强调,‘自己是自己的神明,自己是自己的雕刻师,’但有的人不知道将自己雕塑得更美、更好,随便糟蹋自己很可惜,不是神明保佑我们,而是自己该如何做自己的神明很重要。 星云大师一生弘扬佛法,盼佛教应重视家庭伦理、父慈子孝,应护持人家的家庭,并重视群众、男女及老少的福利,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人间佛教正是将人家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未来50年,星云大师期盼佛光山能走向更精緻的佛教路线,自文化、体育、音乐、艺术等不同面向,持续从民众生活传扬人间佛教,让人间佛教成为佛教未来的光明和希望。 为时78分钟的纪录片播出结束后,现场与会者都十分感动。保险行销集团董事长梁天龙表示,我何其有幸看到这支影片,内心深受感染。他认为,人间佛教,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给人喜悦,整个社会诚如大师所说的和平,如何从教育、慈悲出发让社会和谐,盼未来有生之年,自己也能从关怀、慈悲、教育出发,做更多的事情。[详情]
企业接班准备期至少20年,培养人和制度才是重点 文/林珮萱 摄影/峰会摄影组 企业要成功传承,祕诀就跟婴儿学走路的道理一样!因为一套成功的传承计划,最难的不是规划,而是练习。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第六场专题论坛‘华人企业〈新传家学〉’,深入探讨企业永续经营必然要面对的课题:如何做好接班传承? 《远见杂志》副总编辑李建兴 《远见杂志》副总编辑李建兴指出,回顾过去1970至1990年代,正是华人圈创业高峰期。这批创业家如今渐渐迈入高龄,谁能成为接班人、传贤还是传子、经营权与所有权等,均是创业家们的内心话。 根据《远见》调查,台湾有近七成中小企业正面临交棒危机。传承做好,企业可永续经营;传承做不好,企业恐将被淘汰。 论坛邀请三位不同产业代表现身说法,建大工业总裁杨银明、葡萄王生技董事长暨总经理曾盛麟、昇恆昌总经理江建廷,以及华人家族传承研究权威、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与会计学院联席教授范博宏,透过他的专业分析,点出传承成败的症结点。 杨银明:创办人提早布局,接班之路走得顺利 建大工业总裁杨银明 建大集团于1962年由杨金豹创办。现为集团总裁的杨银明,在兄弟姊妹裡排行老八,突破一般人所认知的‘长子接班’。集团目前由杨银明,与现任董事长的弟弟杨启仁,和两位外甥(副董事长张宏德、代理总经理陈昭荣)担负经营大任,是传产少见的二、三代‘四人共治’。 杨银明拥有台湾大学化工学士、美国雪城大学化工硕士学位。1974年返台承接家业,1991年担任董事长,带领建大创下高营收成长,成为全台第二大轮胎公司。 杨银明透露,父亲很早就意识到接班问题,‘当年我大学读机械系,是爸爸要我转到化工系,就是为了将来要进家族事业,’他大学毕业后到美国攻读硕士,本已考取博士奖学金,父亲却要他放弃奖学金,安排到美国的自行车公司上班。 在美国工作一年后,父亲就要杨银明回台到建大,从业务开始做起。后来,为了增加杨银明的产业历练,父亲更将橡胶公会理监事的职位交棒给他。 连第三代的接班梯队,杨金豹也早有安排。例如第三代的张宏德和陈昭荣,当年都在美国读书,也是被杨金豹找回建大上班。杨银明透露,因为创办人有及早规划,建大的传承之路走得算是顺利。 曾盛麟:缺少传承计划,一度造成家族裂痕 葡萄王生技董事长暨总经理曾盛麟 身为最小的儿子,葡萄王生技董事长暨总经理曾盛麟的接班,就没有这麽顺遂了。关键就是创办人没有传承计划。曾盛麟坦言,他的接班,一度造成家族情感裂痕。 曾盛麟拥有英国Strathclyde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及商业行销博士学位。2010年回台后进入葡萄王,推动转型及创新改革,八年来,集团合併营收整体成长207%。 曾盛麟曾在英国生活15年,他有个长10岁的哥哥,大他8岁的姊姊,从没想到会回来接班。 在父亲的游说下,曾盛麟2010年抱著专业经理人的心态回台,当初只是想帮家裡做事。2014年父亲因病过世,却没有指定接班人,当初是公司董事会选他当董事长和总经理。 曾盛麟回忆,初期回葡萄王有过一段撞牆期,‘50年的老企业,员工年龄平均46岁,有1/3不会用电子邮件,’让他这位在英国生活15年的人,很不能适应。但他感性地说,从不后悔回台工作,最后与父亲共事的时光,也是父子互动最亲密的四年。 江建廷:不光考验经营能力,愿景、人脉、核心文化缺一不可 昇恆昌总经理江建廷 另一位喝过洋墨水,从小是小留学生的二代,昇恆昌总经理江建廷,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笑称自己在家族企业工作,是抱著‘做长工’的心态。 江建廷坦言,从小不是乖乖牌,大学读了五年,‘在外面混到不能再混了,才回到台湾,’等到毕业又当完兵、已近25岁,他看到爸爸身体愈来愈不好,想想自己应该回来帮忙分担家业。 他直率地说,过去和家裡互动等于零,因为进了昇恆昌工作,开始与爸爸有更多互动,体会到如何从员工、而不是儿子的角度,去了解父亲。 江建廷认为,家族企业要掌握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光只有经营能力的考验,还必须要有愿景、人脉、核心文化,缺一不可。 范博宏:成功传承计划,‘最难的是练习’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与会计学院联席教授范博宏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与会计学院联席教授范博宏,是美国匹兹堡大学金融学的博士。多年研究华人家族企业治理与传承领域,著有《关键世代:走出华人家族企业传承之困》《接班人计划》等。 儘管与会的三位企业家,目前皆顺利接班。但范博宏仍语带忧虑地说,听起来很多是凭运气。他常强调,企业接班至少要准备20年。因为接班不是把钱给下一代,重点是要培养人和制度。 尤其最大的阻碍常常是掌门人自己。范博宏提醒,企业掌门人要有长远眼光和开放心态,培养家人成为负责任的股东。 他点出,一套成功的传承计划,‘最难的不是规划,而是练习,’就像婴儿学走路,要先跌倒100次,企业传承更需要练习100次,包含人与人之间的适应,家族成员间的磨合。 范博宏归纳出多项练习关键,包含家族成员要有共同价值观、要有愿意成长与沟通的意愿、也要制定出一套彼此同意的衝突解决机制。 他更直言,综观华人圈,台湾家族企业成员间是最难沟通的是,‘台湾人往往逃避问题,不想撕破脸。’ 至于企业转型,更是继承者们的另一大考验。 当初曾盛麟想在公司推动改革,但如何让一大票资深员工接受新文化,就得靠软性沟通。他不主动开除员工,提出新制度后也不立即实施,而是给大家缓衝期,慢慢地、一步步让愿意跟著公司调整的员工跟上脚步。 江建廷则呼应范博宏的‘20年之说’,甚至强调,传承其实应该是企业家一生的计划,绝对不只20年。 近年,昇恆昌发展新事业版图,跨业到澎湖开澎澄饭店,过程辛苦不在话下。江建廷回想,当初为了饭店规划,他的提案被爸爸全盘推翻。主管全部被叫去开会,但就是没通知他,让他备感挫折。 然而他没有气馁,尽力把相关资料数据都准备好,为了转型努力沟通。 听到江建廷的心声,范博宏很有体会。他透露,有位北京企业二代,就因为与上一代沟通,长期压力之下,得了抑鬱症。 范博宏建议二代,在接班与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如果能在父辈基础上创新,保持谦卑,结合自我专长,组织专业团队,提出客观执行方案,就更有机会成功。[详情]
金融业决胜科技运用,深耕小资族挖掘大商机 文/沉瑜 摄影/峰会摄影组 硅谷正在偷走华尔街的午餐。 金融科技(FinTech)席捲全球,全面影响金融产业生态,从业务模式、产品到流程转型创新,均势在必行,甚至有人说‘金融科技无所不在’,究竟将来还会有什麽创新?业者如何在兼顾法规、资安与消费者保护的前提下,寻求数位创新?而传统金融业又该如何转型?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专题论坛五探讨的是‘金融科技转型创新’,由台湾政治大学财务管理系特聘教授周行一担任主持,与谈者为台北富邦银行资深副总陈弘儒、泰国汇商银行执行副总裁严贤铭、台湾政治大学金融科技监理创新实验室执行长臧正运,为我们揭示金融科技的未来大发展。 周行一:金融业运用科技得宜,竞争力特别强 台湾政治大学财务管理系特聘教授周行一 ‘哪个金融业可以把科技运用好,竞争就特别强!’台湾政治大学财务管理系特聘教授周行一直接对金融科技的价值下了定义,科技日新月异,科技跟金融结合,对金融服务影响很大,包括投资理财、保险、授信、支付、监理,既能增加效率、又能减少成本,金融科技不是遥不可及,而是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 陈弘儒:创新技术ABCD,个人信贷潜力无穷 北富银资深副总陈弘儒 北富银资深副总陈弘儒同时担任数位金融总处副总经理,负责金融科技转型创新,在他任内,接触过许多来面试的新人,近几年意外发现许多学理工、数据的人才,都来银行面试,问他们为什麽想来银行工作,每个人不约而同回答:对金融科技有兴趣! 北富银的金融科技,创新技术有四个面向,就是ABCD,A:AI、B:Blockchain(区块链)、C:Cloud(云端)、D:Data(数据)。 从AI说起,过去只有高端客户才有机会享受理专的客製化服务,不过北富银推出智能理财平台‘奈米投’,100美元就可以进场,全球800个ETF皆可做资产配置,让一般民众都能享有很好的客製化投资建议。 至于区块链,陈弘儒说北富银正要推出区块链钱包App,将区块链应用于跨行转帐,并送入监理沙盒实验(风险可控制范围内,让业者于一定期间内,测试创新产品或服务),实验时将不收取转帐手续费,节省消费者成本。 北富银也建立云端系统,主要运用在中小企业贷款上,进行智能甄审,过去完成中小企业贷款审核至少四个礼拜,现在同仁拜访客户,可以立即上传申贷文件到云端,后端立刻分析,即时为客户核算出精准的可贷额度及申贷利率条件。 数据分析也是北富银的发展重点,成立数据部门,提升对客户行销的准确力,譬如针对夜猫族推出夜间超商消费享有5%现金或LINE Points回馈的信用卡,这种精准行销,让客户感受银行非常了解自己。 未来金融科技商机,陈弘儒认为个人信贷有很大机会,尤其是小资族群,过去银行对这个族群的征信资料非常薄弱,不过像富邦金控在大陆的子公司富邦华一银行与大陆纯网银微众银行的合作,微众银行现金贷爆款产品‘微粒贷’,提供资金的银行之一即为富邦华一银行,北富银由此打入小资族市场,以小博大。’ 严贤铭:东协普及率待突破,是深具潜力市场 严贤铭任职于成立于1907年的泰国汇商银行,是泰国第一家本土商业银行,总资产为泰国第一,是泰国金融服务的领先者。 至于,东南亚的金融科技发展如何?严贤铭引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一项报告指出,网路使用者过去半年内使用两种以上金融科技服务的人,中国最高近70%、美国约30%、而东南亚中较先进国家如新加坡才20%左右。 有些分析机构指出,东南亚6亿人口中,尚有3亿人没使用过直接金融、普惠金融服务,严贤铭说,换言之,金融科技在东南亚还有很大的市场。而泰国使用手机支付的比例,仅占整体市场的个位数,其中多数是银行提供的服务。 而且在网购市场,消费者还是以现金支付为主,占了60~70%。也就是说,金融科技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性。 谈到政府对金融科技的监理,严贤铭指出泰国市场监管相当开放,第三方支付就发了40几个牌照,P2P(个人对个人直接金融)也如火如荼发行牌照,数位货币交易所今年也预计会审批出牌照。 泰国的银行也积极与非金融业者合作,包括海内外金融科技公司、创投。不过泰国金融科技面临的问题是人才,严贤铭认为这部分有赖台资企业,因为台湾人创业精神很强,但目前台资在泰国仍以製造业为主,若能加强金融科技的投入,还有可能诞生出泰国第一家独角兽(估市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新创公司)。 臧正运:监理科技,创造更稳健金融科技生态 臧正运目前在政大开设金融课程,专研区块链金融、密码资产与虚拟通货、开放银行等新兴金融法议题。监理科技也是他关注的议题。 ‘在监理科技上,台湾可以借镜泰国经验。’臧正运呼应严贤铭的与谈内容,指出台湾地区与泰国一样,都是大陆法系,泰国监理既然能开放,台湾也可以更加开放,泰国正在推《数位资产法》,台湾也在推证券型代币发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简称STO)监理规范,未来还可以共同跨境监理合作。 近年国际金融科技法律制度发展分成三个主旋律。第一是降低非金融机构进场障碍,关于风险较低的业务,不强求非金融业者取得银行执照,监理沙盒实验也是在这样的精神下产生,过去四年间,有50个国家和地区都施行监理沙盒。 第二是把资料自主权还给消费者,过去金融业牢牢掌握消费者资讯,现在的国际趋势是,让消费者在与金融机构来往时,有资料主导权,业者透过安全可靠方式,且在消费者的授权下,将资料给第三方服务者,业者可以藉此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20几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开放银行’‘开放API’等业务,台湾地区也在推行开放银行的第一阶段(公开资料查询)上线。 第三部分为监理能力强化,由于主管机关与民间的资源、人才有落差,造成监理困难,也常出现业者与主管机关对于法令的理解不同,如何强化效能、降低成本,这就是为何要倡议监理科技、法遵科技(RegTech),才能运用科技效能,强化监理能力。 若是透过数位监理自动化、智慧化,以及法规命令使用的程式语言,就不会产生法规命令解读不同的问题,也可降低监理成本。 臧正运最后指出,金融科技在台湾可以深耕的对象,包括50几万外籍移工、以及融资较困难的中小企业。金融科技将无所不在,无远弗届。[详情]
向熹:沉浸式体验玩出新商机,VR/AR让博物馆、乐园‘动’起来 文/蒋濬浩 摄影/峰会摄影组 电视、广播甚至出版等传统产业,在数字浪潮下纷纷败下阵来;但同时,新技术却也造就了多元的产业结构。如何善用新科技开发新市场,是所有传产业者面临的课题。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邀请曾担任过14年《南方周末》总编辑的向熹以‘数字化趋势与沉浸式体验大商机’为题发表演讲。他走过传统出版业的兴起与衰落,如今成立《广州时间网路科技公司》,可说是开创了文化娱乐产业沉浸式商机的领头羊。 剖析沉浸式体验在中国的成功,向熹指出,中国在时代下拥有三大关键。首先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长,提升人民的消费能力;其次,是中国VR(虚拟实境)、AR(扩增实境)、3D投影的技术逐渐成熟;最后,是恰逢5G技术的普及,未来一年内,人民将能轻易的取得拥有5G技术的手机。 打造沉浸式博物馆 藉著VR触摸古迹 博物馆作为中国的消费风口,恰恰推动了‘沉浸式体验’与‘博物馆产业’间的结合。过去22年间,全中国博物馆的成长数量高达4倍;近三年来,参观博物馆的人次,更是以每年增加1亿的幅度成长。 因此,如何掌握这个商机,透过结合‘VR/AR’为民众创造全新的参观体验,便成为文化娱乐产业倾心发展的领域。向熹举例,未来,四川博物院将与时间网路科技合作,推出沉浸式VR系统,让观众得以在手上把玩各种古青铜器。 ‘体验比参观更为重要,’向熹回忆自己儿时,曾于家旁的古蹟‘王建墓’中避暑,通过亲身走近陵墓内部,并亲眼捕捉箜篌、浮雕和古乐器的形貌。自此,他对陵墓的知识、认知,得以永远保存在记忆当中。 夜间游览系统 将城市化作大型展场 博物馆也仅仅只是个开始,将各地的历史遗迹融入科技,是沉浸式体验的另一个商机。以广州为例,包括陈家祠堂、南越王宫、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如今都已启动夜间游览系统,让整个城市变成一座大型的文化展现。 ‘第一步让它亮起来,第二让它活起来,第三是让它进入一个体验,’从不将眼光只限缩在一间间独立的博物馆,在向熹眼中,许多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古都,都应该借镜巴黎、罗马等古城,将其打造为地域型的文化展览地。 游戏化、生活化 消费体验全面升级 沉浸式商机的应用当然不只应用在‘历史文物’的展览上。近来,VR/AR的技术更跨入主题乐园,将各式游戏IP化,让过去所有的消费体验全面升级。 向熹举例,现在广州儿童乐园的艺术牆,便是通过体感互动的方式,让孩童们认识汉字;另外,广州第一座VR动物园成立三年来,更翻转了过往传统的动物园体验,让一隻隻野生动物可以跃然在民众眼前。 向熹强调,沉浸式的体验发展仅只是个开始,在万物互联的未来,人类的感官宛如插上一对翅膀,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实现更多的可能。[详情]
台湾5G技术、跨业合作潜力大,独缺科技人才 《远见》文/陈育晟 摄影/峰会摄影组 今年是全球‘5G元年’。5G大频宽、高速、低延迟、多连结的特性,不仅开拓AI(人工智慧)和物联网的应用,还将带动行动上网、无人车、无人工厂更为普及,可望带来上兆美元商机,各国无不摩拳擦掌争抢。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第四场专题论坛就以‘迎战5G,迎接新竞争力’为题,由世纪新讯董事长暨执行长黄肇崶主持,台湾大哥大总经理林之晨、世纪新讯首席运营官黄心宇、工研院资讯与通讯研究所所长阙志克担任与谈人,从电信商、软体服务商、学研单位不同角度,探讨台湾与华人世界在5G时代的机会与挑战。 黄肇崶:台湾两大电信商可望抢得先机 世纪新讯董事长暨执行长黄肇崶 黄肇崶首先指出,5G的高频宽特性,让使用者只需要三秒就能下载一部电影,对电信运营商是不小挑战,但台湾前两大电信——中华电信、台哥大都已陆续展开合作计画,可望在5G浪潮中抢得先机。 林之晨:台哥大和之初创投的合作,是下一个台积电 台湾大哥大总经理林之晨 ‘把时间倒回十年前,iPhone刚出来的时候,你预期十年后最后欢迎的App是什麽?’林之晨认为,十年前没人想得到美食外送如今会成为手机主要应用之一,因此要预测十年后5G的主流应用,可以说没人能猜得到。 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5G的商业模式一定与现在有很大不同。而且,明年的此时,市场六至七成手机都会是5G手机,而台湾几家大型电信也将提供5G网路服务,比现有的4G快至少三、五倍,甚至十倍以上。 因此,未来十年,5G将结合AI、VR(虚拟实境)、区块链成为创业新显学,带动商业模式转型,若没跟上这波大浪,企业受到的阻力与挤压也会变得更大。 不过,以台湾大哥大而言,由于网路吃到饱的资费偏低,未来的商业模式势必面临调整,不再以单纯提供连网服务为主,而要搭配其他服务。这也是台哥大与林之晨创立的之初创投(Appworks)战略合作的原因之一。 ‘这是全台湾第二大电信商,和全东南亚最大新创加速器的合作,会是下一个台积电,’林之晨说,若使用4G的消费者明年不想转5G服务,在使用购物网站时,购物网站若想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会让消费者在逛该网站时能免费使用5G服务,这就是未来的新商业模式。 只不过,目前业界仍叹人才难觅。林之晨建议,企业界必须主动和学研单位合作,培养自己想要的人才,‘要自己去种树跟施肥,才能确保种出来的水果是自己想吃的。’ 黄心宇:5G跑第一,不代表是最后真正的赢家 世纪新讯首席运营官黄心宇 世纪新讯总部位于美国硅谷,为客户提供软体和自动化解决方案。黄心宇认为,5G浪潮将彻底改变消费者使用载具的方式,势必带来更多创新,分成五大领域。 首先是娱乐领域。5G的高频宽、低延迟特性,将使AR(扩增实境)、VR应用更普及。不过,伴随5G时代数据传输的量变大,也会有个人隐私问题,如欧盟的《一般资料保护规范》(GDPR)就对此有严格规范,唯有重视个人隐私的企业才能在5G新时代中取得优势。 第二个领域是健康医疗。5G时代中,大量的个人生物识别资讯传输将更不受限,不仅远端医疗更为普遍,医生也能藉由数据资料辅佐对症下药,不再让病人吃冤枉药。 第三个领域是电信业,这是多数人一开始获得5G体验的地方;第四个领域是物流业,经由5G所传输的海量资料,将大大提升工厂运作效率;第五个是汽车业,在美国如福特(Ford)这种传统车厂,也在积极转型中。 面对5G崛起,时常穿梭在台湾、美国的黄心宇认为,台湾技术创新、转型的速度丝毫不逊于美国,特别在机器人自动化领域更是如此。 不过,黄心宇也强调,在5G竞赛中,‘跨越终点线才是开始,赢得第一也不代表是最后真正的赢家,’应该趁早结合产业、学术界能量才行。 为了能将此能量极大化,世纪新讯除了美国硅谷总部外,也在台湾、墨西哥蒂华纳(Tijuana)设有分部,以争抢各地人才。 阙志克:台湾、日本在5G有很大合作空间 工研院资讯与通讯研究所所长阙志克 5G时代,台湾整体产业可以扮演什麽角色?阙志克观察,目前台湾有两个研究单位正积极在做5G研发,分别是工研院和资策会。 ‘2G、3G、4G,台湾都没成功,’阙志克认为,台湾在5G时代的角色将更吃重,明年上市的5G手机裡,就会有联发科设计的晶片。 不过,他也强调,5G最有竞争力的应用,不会只在手机上,而是透过其‘低延迟’特性,搭配各种科技运用在生活各个层面。 目前,台湾和日本在5G也有不少合作空间,特别是台湾最近讨论频繁的‘5G专网’(指提供部分频宽给企业专门使用)。 相较于台湾电信商得花不少钱才能标到5G专网频谱,所以对5G专网反弹颇大,但日本的频谱由政府统一配发,不需要额外花钱投标。台湾业者和KDDI、NTT等电信商谈合作,日方都乐观其成,显见台湾与日本有合作的空间。 阙志克观察,日本5G有些技术发展比台湾更慢,‘有些过去和他们合作过的厂商,看起来机会满大的。’ 而面对欠缺人才的困境,他认为,台湾科技人才有美国人的活泼创意、日本人的严谨,若能解决少子化问题,科技人才自然也会变多。[详情]
智慧城市首重‘好用’,让产业、民众都幸福 文/林让均 摄影/峰会摄影组 智慧城市如何驱动产业发展、便利市民生活,并做为未来生活的整合式平台?‘好用’是一个关键词,怎麽让产业与民众觉得有用、好用,才是驱动改变的核心! 在今天(30日)下午的‘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的第三场论坛:‘智慧城市永续发展:桃园经验’,由《远见杂志》资深总主笔彭杏珠主持,邀请桃园市长郑文灿与三位产业代表:中华邮政董事长吴宏谋、GOGORO产品长彭明义与天成医疗体系董事长张育美,同场畅谈智慧城市永续发展议题。 彭杏珠︰智慧城市不是口号,而要更便民 《远见杂志》资深总主笔彭杏珠 ‘“智慧城市”不只是一个口号!’彭杏珠指出,智慧城市已是全球城市治理的新显学,重要概念是运用AI(人工智慧)、物联网与大数据等新科技来打造城市,改善交通运输、医疗、教育、物流与金流等面向。其实,智慧城市与你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促进民众生活的便利性与幸福感。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地方政府、企业完成环保永续的最终目标。 郑文灿︰努力整合生活环节与政府服务 智慧城市究竟长什麽样子?刚在今年6月拿到‘全球ICF智慧城市’评比首奖殊荣的桃园市,或许是一个重要示范。 桃园市长郑文灿 郑文灿率先分享桃园市推动智慧城市的经验。‘得奖不是目的,最重要是“好用”!’他表示,桃园市的智慧城市项目计画多达130多个,应用领域包含智慧治理、智慧生活、智慧产业等,最终是要达到市政发展更有效率、更透明、更具参与性与更永续发展的目标。 此次‘全球ICF智慧城市’评比主轴是‘无限学习’,桃园市的教育主题表现受到评审团青睐。该计划是推动智慧教室,连结教师的电子白板与学生用的平板,达到师生互动性与个别化的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动机与效果。 而桃园发展智慧城市的另一个指标是‘市民卡’,已结合30多种功能,目前224万人口中已有146万人持有市民卡,包括公车、捷运、借书证、学生证与员工证,还能做小额的电子钱包,已是桃园智慧生活的象徵。 市民卡有多方便?郑文灿指出,市民卡可以当做‘妈妈卡’,孩子出生登记后填写手机号码,成长过程中的疫苗注射就可透过手机推播通知,不再需要广播或逐家逐户通知。下阶段,市民卡将会有红利积点,参加市民活动可以红利回馈,提高市民的参与率,将城市的每个生活环节与政府服务都整合在一起。 吴宏谋︰中华邮政整合跨境物流,接轨国际 而‘百年老店’中华邮政近年的发展重心也在智慧化,今年在桃园打造智慧物流园区,预计两年后陆续启用。中华邮政董事长吴宏谋表示,在这股潮流中,中华邮政推动的两大核心业务,是智慧物流与数位金融,未来园区也会整合跨境物流、电商与一般台湾地区的物流。 中华邮政董事长吴宏谋 吴宏谋表示,园区的国际物流希望让进驻园区的电商,从承揽到未来的通关、通邮、查验、防疫与金融保险都可以在园区内打通关,打造出一个智慧运输、环境监测、无人机与自驾车等先进设备,并连结物联网、大数据、云端运算与AI的国际物流聚落。 彭明义︰GOGORO远景,更乾淨、聪明、永续 而在地域性物流中,则力推离家一哩路的i邮箱,目前1298个邮局加上未来的i邮箱,共可扩充到3000个据点的邮政网络,给民众更方便的数金服务。 GOGORO产品长彭明义 至于台湾电动机车霸主GOGORO ,则由产品长彭明义代表出席。他表示,GOGORO的自我定位并非电动机车的製造商,其实有更大的愿景,也就是打造更乾淨、聪明与永续的城市,而现在台湾地区电池补充站最多、电动机车密度最高的桃园市就是GOGORO 实践理想的重要舞台,事实上,GOGORO 也把生产基地设在桃园。 彭明义指出,全球两轮车(机车)的产值是四轮车(汽车)的两倍,而各国因为环保法规都对汽油车订有禁止销售的期限,因此电动汽车的市场潜力愈来愈大,据统计约有1/5机车使用者愿意埋单电动机车。而台湾很有机会结合既有的ICT(资通讯)与机车製造的优势,打造自有专利、自产自销的电动机车供应链,一起走出台湾打国际盃。 他进一步指出,今年8月GOGORO在桃园推行全新的移动共享方案‘GoShare’, 智慧化策略包含六大面向:智慧机车、智慧生产、智慧网路、智慧电池、智慧零售等,其中,智慧零售能智慧管理客人需求,实际绩效是每一个月可以卖出100多辆机车,也是一般传统汽油机车商店的30倍。 张育美:大健康4.0,智慧医疗更有感 而在桃园地区具龙头地位的天成医疗体系,董事长张育美打造‘大健康4.0’,将医疗服务进一步智慧化。 天成医疗体系董事长张育美 张育美举例指出,天成医疗体系有‘医疗小管家’服务,透过云端管理65岁以上长者的健康数据,像有一个里就列管监控48栋大楼、2000户居民的健康,发现50多个心房颤动(AF)与高血压的潜在病患,经过预防医疗后,只有三位是真正有需要控制的心脏病。 ‘我们天成也有5G(居)喔!’原来张育美说的是旗下长照机构‘金色年代’的‘五居’服务:居家医疗、居家复健、居家护理、居家药师与居家服务,透过与仁宝集团合作导入的远距监控系统,达到更好的‘医养合一’照护服务。 未来,张育美期待建立O2O(线上线下)医疗服务链,让台湾地区的医养产业可以输出国外,不再只是做健检,而是更进一步整合O2O的健康监管、全球追踪客户健康,有需要再到台湾享受智慧医疗就好了。全球都在变老,她期待台湾具有优势的智慧化健康4.0产业,能够愈来愈国际化。[详情]
掌握关键‘五财’ 升级企业创新竞争力 《远见》文/廖君雅 当社会进入新变局,企业经营也全面升级,领导者如何持续带领团队创新突围,维持竞争力成为新课题。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第二场专题论坛,以‘A+企业经营之道’为题,由《远见杂志》社长兼总编辑杨玛利担任主持,邀请大成集团董事长韩家宇、晶华国际酒店集团董事长潘思亮,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院长陈春花对谈,探讨在华人经济圈的企业如何实践从A到A+的经营之道,再创新猷? 中美贸易战、英国脱欧,一连串的动荡大事让国际经济局势诡谲多变。有机构指出,过去20年台湾地区正经历‘从经济奇迹走向衰退’的危机。然而,在种种挑战与困境之下,仍有绩效卓越的好企业。 《远见杂志》社长兼总编辑杨玛利 杨玛利表示,根据《哈佛商业评论》研究,标准普尔500指数企业平均寿命为67年,现在只剩15年;另一份耶鲁创业学院资料也指出,到2020年,标准普尔500企业将有高达75%公司是2010年未曾听过的。当社会进入新变局,企业生命週期缩短,如何因应趋势变迁,战胜大环境不景气?领导者需拥有哪些管理心法,才能带领团队创新突围? 韩家宇:从‘通路财’迈向‘品牌财’ 韩家宇是美国康乃狄克大学电脑硕士,曾于美国企业任职高级工程师,1991年回到台湾进入大成集团,2001年接董事长,一手带领大成获利突飞猛进,曾获2018年《哈佛商业评论》台湾执行长50强第35名,大成产品包括肉品、鸡蛋、禽畜、水产等,从育种、饲料、养殖、电宰,到食品加工,打造出六大产品线的一条龙生产。 大成集团董事长韩家宇 韩家宇分享,自己原先学科技,但回台湾接班前修读MBA,修了很多财务课,回台第一份工作就担任汉堡王总经理,当时因为做餐饮,很多人都愿意分享,给他意见。 回顾大成62年历史,让韩家宇印象深刻的是,2009年金融海啸隔年,在一片重创中大成却逆势崛起,缴出获利新高成绩单。他分析箇中原因,是做了三件对的事。 第一:技术财。大成不断精进,以业界突出的检验技术,重视饲料配方营养、预防动物生病等专业知识,让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现在,为了掌握食安,也投资品检中心,是一所国家级规格的实验室。 第二:管理财。大成在2003年开始试验,2006年正式导入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创食品业先河,每一位主管每天都能掌握事业部各部门的销售获利数字。 ‘我常跟员工讲,高科技、金融业甚至房地产,国外还有矿业,一个deal就获利很高,但我们不是,所以管理很重要,’韩家宇说。 第三,机会财。韩家宇强调,机会财不是指投机,而是跟行业特性有关。2008年金融风暴,导致小麦、大豆、玉米等原物料大崩盘,当时他就大量买进,让成本降低,2009年获利就衝高。 因应环境变迁,韩家宇说,最近他参加很多座谈会,感觉到全世界商业模式正‘翻天覆地’,尤其是苹果推出智慧型手机后,为产业带来颠覆变革。展望大成因应变局,如何再造竞争力?韩家宇说,大成正极力往‘通路财’‘品牌财’迈进。 ‘我们曾经进不了大卖场,因为上架成本超过40%,但转换通路,我们透过网路直销,反而找到新机会,’韩家宇说,他现在认知到,当品牌被认同,销售更容易,大成蛋品花了三、四年时间,走到行业龙头位置,就是领略到品牌财和通路财的重要性。 潘思亮:去全球化格局,就是台湾新契机 晶华国际酒店集团董事长潘思亮同样在1991年回国,2000年出任晶华国际酒店集团董事长,2010年并购丽晶、取得品牌全球经营管理权,2018年与洲际国际酒店集团共组合资公司。美式作风、出手精准的他,经营饭店近25年,打造晶华成为台湾的观光股王,并多角化获利,2018年晶华配发11元新台币股利,创七年新高。 晶华国际酒店集团董事长潘思亮 对于大格局,潘思亮表示,过去30年台湾进步快速,但也面临人才、资金、技术大量外移的难题,然而他身在的观光业,也看到了转捩点(Turning point)。他兴奋地说,目前台商回流跟投资频率热度的能量,让他感觉未来黄金十年正要开始。 潘思亮说,他的第一个老板是东帝士集团陈由豪,那时经营饭店是传统的‘重资产’、一间一间盖,成本很高。2000年东帝士财务遇到危机,他连同国外私募基金收购经营权,并思考转型,经营主轴改为迎合国际趋势的轻资本、管理财为主,近几年又转为赚品牌财,这也是过去几年台湾观光业大多衰退,晶华却能逆势成长并创造高利润的秘诀。 潘思亮说,过去他一直做的就是把世界最好的带进台湾,把台湾最好的呈现给世界,例如和世界名厨江振诚合作,成功扭转台湾对厨师黑手的印象。现在他又有新想法,就是希望能找到更多服务业的人才,引进创新力量。 陈春花:企业须回归市场,认真经营客户 座谈焦点也由台湾企业转向大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院长陈春花是著名企业组织文化管理与战略专家,代表作《领先之道》,被誉为中国版的《基业长青》(Build to Last);2018年出版《共生》新书,为处于激烈变局的企业提出未来指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院长陈春花 她表示,企业要领先,必须做到四件事,包括英雄领袖、中国理念西方标准、渠道驱动及利益共同体。因应未来变局,企业必须开始回归市场,认真经营客户,而不是企业。也要开始面向数据化转型,不断超越自己,开放协同,展开更广泛的合作。 最后,三位来宾各自做出结语。陈春花勉励,企业要更开放、更合作、更加共生跟连结,才会有更好未来。潘思亮则说,自己过去80%在做事,现在80%时间在培养人才。韩家宇则表示,企业要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才能永续经营。[详情]
陈春花:两个危机、六个机会,协助企业升级进化 《远见》文/廖君雅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邀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院长陈春花,以‘五度跨域,找出中国企业领先之道’为题发表演讲,分享精彩观点。 陈春花是著名的企业组织文化管理与战略专家,曾任新希望六和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下两年内把山东六和的业绩从28亿人民币增至74亿人民币,涨幅高达264%,是唯一连续三年蝉联《财富》杂志‘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女性’的管理学者。 太过依赖数据 反而易被淘汰 陈春花分享,她从过去和企业交流中,看到‘两个危机、六个机会’。她提醒,企业若太依赖数据,停留在原来商业模型中,就会被淘汰,因为数据技术并不是协助企业转型关键,而是协助进化,走到更高的要求。 危机一,是产业外的颠覆。陈春花举例,特斯拉对传统汽车,微信和支付宝对银行结算体系的衝击,以及滴滴打车和Uber为城市汽车带来的颠覆,都是原本行业想像不到的。 危机二,机器替代人工的速度比想像快。陈春花举例,不少行业如房地产、家电生产线,已渐渐导入机器人,从制造转为智能企业。企业领导者必须认清战略,要从竞争改为共生,以开放、合作与协同取代对立。 ‘很多人说,互联网的崛起,会淘汰很多企业,这个结论是不对的,’陈春花强调,在激烈变动的局势中,企业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创新中重组,替自己创造机会。 陈春花曾和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合作为期三年的企业研究。她指出,过去企业为满足顾客需求,彼此较劲输赢;到数据时代,必须以顾客为中心创造价值,胜出关键在于跨界能力,以及找到共生、连结的合作伙伴。过去传统企业走得不够好,原因是分工分权,反观快速崛起的新创企业,各部门都能融为一体,值得参考。 陈春花也提出企业因应变局中的六大机会。首先是,建立长期价值观,不要只看短期绩效。第二,不对未来妄自预测,专注进化,和年轻人走在一起,以‘赋能’取代‘管控’。第三,建立共生利他机制。 当下做好锻炼 机会自然会来 第四,学会开放,例如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小米,就善用开放机制,让创新平台上350万个工作人员提供研发。腾讯也导入医师团队,协助AI精准医疗开发,提高诊断效率。 第五,要认知与合作伙伴是‘利益共同体’,共生共荣。 第六,做好当下机会来。陈春花分享,‘无论天气多恶劣,每天做好应做的事,就能顺利回来。’由此可见企业永续经营,不只是技术问题,心境问题影响更大。[详情]
袁岳:DTC超快商品周期,凝聚铁粉战力拚突围 《远见》文/毛凯恩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邀请零点有数董事长暨飞马旅联合创始人袁岳以‘全球新生代消费大潮中的DTC机会’为题发表演讲,袁岳指出,企业应重视DTC(Direct To Consumer,直接对消费者)的营销商机,其中两岸也有许多合作机会。 同时拥有学者、企业家、作家身分的袁岳,谈起他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其中就强调中型企业的重要性。他的研究发现,中型企业对中国经济贡献约占53%,却仅分得不到一成的政策支援。相比于大型企业仅贡献17%,却获得了七成以上的补助。 袁岳认为,小企业容易悲观,大企业很容易僵化,而一个市场有没有发展机会,要看中型企业的可能性和空间,其中DTC就是中型企业的发展的关键。 三个重大改变 打造全新商业模式 袁岳指出,近年DTC的发展已开创全新商业模式,其中有三个重大改变: 首先,DTC强调服务,比起大数据、人工智能或是材料科技,许多DTC企业的产品对一般民众的影响更大。例如保洁(P&G)就针对牙膏产业,推出了五、六个品牌抢市。此外,也会搭配非常短的商品周期(通常是一个月,甚至更短),不断推陈出新,确保服务可以持续满足消费者。 第二,注重质感。袁岳指出,DTC高度依赖新技术,尤其是材料技术,更展现出‘交互设计的概念’,产品不再由设计师主导,而是加入消费者意见。 DTC产品设计采用的消费者意见,也从‘多数意见’改变为‘铁粉意见’。袁岳认为,铁粉才有战斗力,会为品牌辩护、发声。而铁粉与设计师的交互设计,才是在市场成功的关键。 三、跟渠道魅力结合。例如小米有自己的社群‘小米之家’,形成紧密的消费者社群,更把符合小米原则的产品都整合进来。 袁岳指出,由于周期短,供应链的效率需要快速提高,需要数据间高度整合、互动。袁岳表示,由于DTC的潜力,这个项目已受到飞马旅的关注,将是未来市场上的投资重点。 不过,尽管大陆企业拥有积累多年的DTC实战经验,但因缺乏DTC产品的交互设计师,希望能跟台湾企业进行合作。在这个领域上,有很多合作空间、很大商机,他很期待未来的合作发展。[详情]
余明勋:台东的慢不是慢,是酝酿深度、落实生活感 文/李建兴 摄影/峰会摄影组 ‘台东的慢不是慢,而是一种深度的蕴酿!’台东向来被视为台湾后山,然而近几年随著热气球嘉年华的引擎启动,已有截然不同的质变与量变。2019年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午宴,由台东县政府国际发展及计划处处长余明勋,以‘在台东,找回自己的慢生活’为题,分享经验。 余明勋指出,台东县3535平方公里,占了全台1/10的土地,人口22万却仅占全台1/100。台东的特色是,族群文化多元,有七个原住民族群,占人口35%;农特产品丰富多样,人民友善热情,还有绵延176公里的海岸线,全台最早的日出、最干净的空气……。 热气球嘉年华 创造22亿新台币观光产值 台东也运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活动,例如台湾国际热气球嘉年华,举办多年,以今年6月到8月45天活动来说,共吸引99万人次,创造22亿新台币的观光效益产值。 再如台湾国际冲浪公开赛,今年11月23日至12月7日在东河金樽举办,还有台东最美星空音会,今年6到8月举办,七个场次共有两万人参与。 正因这些丰富的活动,Booking.com评比台湾五大观星胜地,台东成功镇及太麻里乡双双入选。Lonely Planet 2016亚洲十大景点,台东更是名列前矛。 台东具备无可取代的特色:自然、多元、友善、慢。举例来说,在池上秋收稻穗音乐节,可以看到满座的现场空拍,没有一根电线杆,金黄色的稻浪,美丽动人,是天、地、人的天然剧场! 当歌手齐豫一出场,唱著由三毛填词的‘梦田’,‘每个人心裡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裡一个一个梦,一颗啊一颗种子,是我心裡的一亩田……’这首歌完整道出现场天人合一,土地与人的合一的想望。 池上成功的模式,一开始是一种自然生活型态,透过台湾好基金会的营造,引动更多在地乡亲的参与认同,让节庆变成台东慢生活的一部分。 慢食节 呈现多元族群饮食面貌 除了这一个已成经典的活动外,慢食节也引起相当共鸣。透过节庆品牌的经营,慢食节更形塑台东生活文化,已成为台东人的日常文化。 从2011年的时令餐桌开始,至今也走了八个年头。刚开始,仅是衔接养生休闲产业的计划,到了2019年,则扩大成‘慢食台东’的专业服务委托。透过盘点产业现况、集结慢食店家能量、从餐桌走进产地。 从时令餐桌节到慢食节,店家逐步扩大,落实环保理念,至今台东已辅导100家业者,其中有32家取得产地餐桌认证、19家通过慢食评鉴,稳定就业有300人,促进民间投资2175万元。 事实上,慢食在1986年由义大利发起,有三大中心思想:Good(美好)、Clean(环保)、Fair(公平),而台东一一体现这三项精神。台东慢食节强调‘吃在地、食当季’,以风土食材为切入点,呈现多元族群的饮食面貌。 自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台东共办理六场慢食节,辅导100个店家、协助青年妇女创业12人、促进青年返乡15人、稳定就业者250人,促进投资4400万元,创造营业额8224万元。 最后会场播放的影片中,台东县长饶庆铃特别向所有来宾致意,她热情邀约大家来台东。余明勋更有感而发地归结:‘留不住的是时间,但是你可以来台东放慢脚步留住自己!’[详情]
陈启宗:国际变局中自己要上进 别把筹码压同一处 《远见》文/邱莉燕 香港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在‘2019第十七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中发表演讲指出,国际变局中自己要上进,别把筹码压同一处。 陈启宗观察到,美国从来就不是以国际主义立国,而是以孤立主义立国。比如1832年的门罗主义,以及一战期间的孤立导致全球经济大萧条,今日美国再度拥抱孤立路线,将对全球化发生基本上的转变。 从3年前起,一位日本重量级友人每年邀请陈启宗前往日本参加高规格的论坛,从来没去参加的他想到,如果当时提议日本友人研究‘美国是否为可靠的合作伙伴?’可能他会被送进疯人院。然而,日本友人却主动提出了类似的质疑。 ‘日本正在寻找自己的路线,不能没有美国,但美国是否绝对可靠?’陈启宗请大家思考。 陈启宗认为,对于这种变局,小国家、小地区和小经济体千万要防备这件事,如果把筹码压在同一处,‘当美国转身时,你要站在哪裡?’ 处于世界大转型与大变局的局势之中,陈启宗指出,作为一个政治实体,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要上进,而不是希望别人不好,’陈启宗说,因为如果达不到目的:‘自己会变得被动、变得不求上进。’[详情]
君子科学家得主钱煦:把握机会、坚持所爱,带领大家共创美好故事 《远见》 文/谢明彧 《远见杂志》从2016年起设立华人社会首创的‘君子企业家奖’,表彰对人类发展带来正向动力的企业家,今年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则将表彰的正面影响力人物,从企业家扩大到科学家,首度颁发‘君子科学家奖’,得奖的是“中央研究院院士”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钱煦。 会场上特别邀请国泰慈善基金会董事长、也是钱煦亲弟弟的钱复担任引言人,并由台湾大学名誉教授、前台湾大学校长孙震担任赠奖贵宾。 钱复:慎独与谦虚,成就君子的特质 钱复表示,《四书》中‘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私底下是非常谨慎,不会做任何不好的事。 钱复说,钱煦的工作与研究非常忙碌,偶尔有时间回到家,吃过晚饭后不是看书、看研究期刊,就是写文章、做论文。夫人总是不忘记说一句话:‘该休息了。’钱煦的答覆永远都是:‘这一段写完就去休息,’但还是继续直到深夜。 ‘如此“慎独”的人,怎麽可能不是君子呢?’ 钱复又说,《论语》‘魏灵公章’有一句话,‘君子群而不党’,钱煦196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自己的研究室,同仁二十多位,1988年他到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任教,即使有这麽多朋友,但从来不营私结党。 1972年,钱煦被提名参选“中研院院士”,那时父亲是“中研院院长”,父亲为了避嫌,连续两回拜托院士不要让钱煦当上院士;直到四年后钱思亮院长没有主持会议,才以最高票当选。就算两度应当选都没当选,钱煦也没有失落,因为如果会让父亲困扰,钱煦宁可不要。这种谦虚的态度,的确是君子的气度。 孙震:愿君子企业家、科学家、政治家都出现,重现周公之治 第二位担任贵宾的引言人、前台大校长孙震,与钱院士都是台大杰出校友。孙震对君子定义也有一番见解,他说,君子是孔子所塑造的理想人格典范,是儒家核心伦理具体的呈现。君子怀抱著仁爱的关怀世人之心,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中华文化中最美好的形象。 孙震说,现在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君子的人格,如果企业家是君子,企业就不会对社会和环境带来伤害;如果政治领袖是君子,今天的世界不会这麽纷扰和衝突,台湾老百姓也能幸福过日子。 孙震对君子企业家、君子科学家都有很高期待,他期待有一天可以看到君子政治领袖,让邪恶政客改邪归正,让孔子、周公向往的文武周公之治,可以重现。 钱煦:跨界合作、集体学习,合作成就更好的科研与未来 接著钱煦院士以‘科学与人生’为题发表演讲,他说,自己是做科学的,任何人做任何事业,都离不开人生。 1931年,钱煦在北平(北京)出生,小学前在北平生活,但随著芦沟桥事变爆发,举家迁到上海的法租界。他在上海念小学、初中、高一,那十年是自己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 他小时候就发现自己对数学很有兴趣,当别的同学都讨厌数字,他却莫名地觉得数字非常有趣,每次上数学课就非常开心。 抗战胜利后,随著父亲重回北大任教,钱煦也回到北平读高中。那时,高二便可参加高考。 同学都笑他,躲考试都来不及,怎麽还有人自投罗网、跑去考试?但钱煦的想法不同,他觉得既然有机会就去争取,也能正规地去练习题目,为什麽不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 一开始,他想报考数学系,结果发现数学系要考高三才会教的解析几何学,但自己还没学过,这时他寻思:还有什麽项目是我喜欢的呢?他仔细想过,如果不能读数学,那就读医吧!因为钱煦母亲身体不好,他看到妈妈每次去看完医生,精神都变好,‘这个职业可以救人救世,也是好的!’没想到放榜,钱煦居然考取了! 这是钱煦给年轻世代的第一个建议:人生有机会就要去争取,当机会拿到后就不要轻易放弃。当然,人生一定要帮自己找到有兴趣的方向,但这个方向不是死的,有需要就调整与改变,保持选择弹性。 选择有兴趣的所爱 就能持续一辈子 1958年钱煦从台大医学院毕业时,他有两条路可走:直接就业担任医生,或是继续深造做研究? 那时,多数人都选择当医生赚钱,但钱煦心想,一旦当了医生,就不能在思想上随便创新。他笑说:‘不可能病人来了,你试试这个、试试那个,那就不是看病了。’ 最后他选择继续从事基础医学研究,并以‘生理学’为研究主题。在生理学中,他找到两个自己喜欢的领域:心脏血管循环系统,以及大脑神经系统。这是人体最重要的两个系统,一个人的生死,就决定于心脏停止跳动,以及脑死。最后,他选择研究血液相关的‘循环系统’。 但钱煦进入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生理科后发现,生理学的研究多半都是叙述性的描述,并不会以‘数理’‘量化’的方式做研究,钱煦觉得这不够严谨,于是跑去别系院甚至别的学校,修工程相关的课。这次,钱煦又被同学笑了,觉得他不好好念生理学的课,居然跑去念工程的课?‘但我就很有兴趣啊。’ 钱煦的研究论文是‘交感神经在失血时的作用基理’,他笑说,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失血是循环系统,最后还是回归到自己最有兴趣的两个领域做整合。 这是钱煦给年轻世代的第二个建议:追求所爱,永不放弃。他引用一句英文名言:‘One can not get away from one’s love.’强调一个人永远不可能离开自己所爱,喜欢什麽,就不会放弃、会一直追求,也就会做出最大的成果。 跨界科际合作 才能创造更大发展 钱煦本来做失血对于身体的影响,但后来他觉得,有些基础研究必须从‘微观’来看,就从‘血液流变学’来分析血液的黏弹性,这时就必须用到工程方法,而当初被笑的数理和工程所学,也就开始发挥价值。 在1960年代,钱煦还是相关领域的菜鸟与外行,但他与实验室同仁一起做了三、四年研究后,透过工程与数理的分析,判定了血液黏度的基本因素:包括血浆黏度、血球浓度、血球变形性和聚合性。 这些因素大家以前都知道会影响血液流动,但从来没有人把真正分析并归纳出来,做清楚的判定。钱煦和同事,把三篇研究成果寄去全球顶尖的科学期刊《科学期刊》(Science),没想到三篇都获得发表,不只震惊学界,更让钱煦所在的实验室一举成名、奠定基础。 这是钱煦给年轻世代的第三个建议:跨界与科际合作,互相学习才能不断向前。 总结钱煦精采的科学人生,他把握机会、选择所爱、跨界融合、持续学习,更带领别人一起向上提升,也成就美好又有意义的人生故事。[详情]
台湾有人才、有技术,创造生医产业链以小博大 《远见》文/张彦文 随著技术和观念进步,生医产业早已从消极的疾病治疗,进展到防患未然的预防和预测,这在高龄化社会来临之际愈发重要,也是世界各国倾产官学之力发展的重要工作。如何连结全球趋势,让台湾地区生医产业与世界同步甚至超前,创造未来前瞻的契机,是重要课点。 2019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首场专题论坛就以‘台湾生医如何与世界同步’为题,由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发行人王力行担任主持,邀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钱煦、泰福生技执行长赵宇天,以及台北医学大学校长林建煌三位贵宾与谈。从世界级的学术和实务观点出发,畅谈台湾生医产业该如何利用优势及利基,整合相关领域,提升竞争力。 其中,钱煦为2019远见高峰会首度颁发‘君子科学家奖’获奖人,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创办人暨董事长高希均代表主席团在开场致词时表示,钱院士不仅是学术成就备受肯定的国际科学家,对人类及社会充满关怀,提携后进更是不遗馀力,可说是七项君子特质的最佳诠释者。 王力行:人才、法规、市场缺一不可 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发行人王力行 王力行于论坛开场时指出,台湾市场规模不大,但仍有以小博大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如何从人才、法规和市场著手,创造成功范例,形成良性循环,提升生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钱煦:善用既有优势 鼓励年轻新血投入 “中央研究院院士”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钱煦 “中央研究院院士”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钱煦,长期于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UCSD)领导生物医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他指出,台湾地区在生医领域有很好的机会,包括人工智慧、精准医疗等领域的基础都不差,重点是要有更开放的心态,不能固步自封。 美国生医领域有三大重镇,包括波士顿、旧金山湾区,以及圣地牙哥。这三个区域的特性都是学术集中、产业集中、技术集中,因此有很多交流发展的机会。以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UCSD)为例,有很多鼓励发展的做法,例如每个月都会邀请企业界到学校来分享,讨论业界现况和未来方向,并设立了专责机构强化横向的连结。 台湾地区虽然没有像美国这样的群聚效应,但仍有优势,像是资通讯产业的能力,应善用科技的力量,跨入不同领域。 不过钱煦也担心,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下降了?因为台湾地区不缺人才,但令人忧心的是没有年轻力量的投入。应让年轻人觉得这个领域是有机会的,才能创造发展动机。 钱煦强调,台湾地区在生医产业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应积极鼓励业界合作和临床实验,政府则应鬆绑法规和引进资金。他乐观地认为,若能迎头赶上,台湾仍有机会成为生医产业的大国。 赵宇天:政府、业者、市场携手打造正向循环 泰福生技执行长赵宇天 泰福生技执行长赵宇天,台北医学院(现为台北医学大学)毕业后,于美国普渡大学取得药学工程博士学位,在泰福生技任职之前,他在美国创立的华生製药,是全美第三大的学名药厂。 台湾在生医领域的机会与方向在哪?赵宇天认为,人才是台湾最大优势,整体素质佳,而且勤劳奋发,这也是他在2010年于美国加州圣地牙哥创立泰福生技之后,还回台成立分公司的最大原因。 泰福生技台湾分公司延揽很多分子生物专家,发展出市场需要的产品。赵宇天指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验,也要符合台湾法规,这也是全球生医发展的相同步骤:即先做小量产品,再进入人体实验,然后依据法规推出产品。 因此了解各国法规是台湾投入全球市场的一项重要课题,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跨出台湾市场,积极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方向和法规走向,才能创造出符合市场的研发方向和产品。 赵宇天强调,要发展生医产业,政府及政策的支持不可或缺,尤其在投资面,需要政策的引导,才能引入台湾地区外的投资,有活水注入。有了好的环境,以及充沛的资金之后,业者就可一步一脚印地让产业成长茁壮,由政府、业者和市场共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加上成功案例,就可吸引更多资源投入。 林建煌:学校应培养具跨域广度的生医人才 台北医学大学校长林建煌 台北医学大学校长林建煌,是本场座谈会的学界代表,该校自台北医学院时代,就是培育重要医药界人才的摇篮。 由于全球人口老化,生医产业也产生了很多新兴的研究领域,像是智慧医疗、细胞治疗及精准医疗等等,生医人才需求也持续成长。 林建煌指出,台湾生医研发成果在国际上成效卓著,至今约有一万一千多件研发型专利,排名全球第六;专利的密度还超过美国、韩国,可惜的是,很多专利尚无法转化为市场价值,成功案例偏少。 林建煌最近曾去美国与年轻创业家座谈,发现很多人都立志朝生医产业发展,他认为,台湾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新力量和实际案例。 生医产业的成功要重视留才、育才、揽才,大学端该怎麽做?林建煌表示,大学可以发展以产业研发为导向的高阶硕博士班、新药研发的产业博士学位学程等,或是生技製药的产业专班,透过学术机制来培养产业所需的高阶人才。由于生医新兴领域都不是传统医学的范围,需具备跨域整合能力,因此学校更应培育具广度的生医人才。 国际生医产业聚落常以大学为发展中心,例如美国硅谷,就是以史丹佛和柏克莱等大学为中心,促成生医人才能够在大学之间和产业之间流动,创造创业的良好循环。 北医过去是以培育生医人才为主的大学,林建煌建调,现在必须走向跨领,为此北医两年前成立了跨领域学院,培养跨域整合能力、创业精神及数位自学的能力,希望培养学生终身带著走的能力,以及热情和自主的能力。[详情]
2019年第17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即将于10月30日、31日于台北举办。面对全球化冲击与区域经济的兴起,全球华人领袖必须每年共聚一堂、共商愿景、共创机会、共担责任、共求合作。 今年,2019远见高峰会,以‘拥抱大转型‧超越大变局’为题,探讨因为科技变革、数字当道,对于各行各业、领导、制造、服务、创新、经营模式等的冲击与转型,共同寻找华人前进未来的方向与动力。 《远见杂志》于2003年创办‘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16年来超过6000位政经、商业、文化界领袖参与,目前已是最具影响力的华人领袖观点交流平台。[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