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核周期缩短的负面效应不可忽视

2017年10月13日17:39    作者:曹中铭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曹中铭

  无论是通过加速新股发行,还是缩短审核周期,利用这两种方式解决IPO堰塞湖问题都不是可取的。像加速新股发行,就曾经导致市场不堪重负,也引发了投资者的质疑与诟病。而且,在市场低迷时期,IPO提速,既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又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9月份,证监会发审委就审核了53家IPO企业,核发了42家企业的申请。其实,除了上会企业与挂牌公司增多外,新股审核周期的缩短,亦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笔者以为,新股审核周期太长,将导致一家企业上市面临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但如果太短,将会产生负面效应,这显然是不容忽视的。

  新股加速审核与发行已成A股市场的一大常态。如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5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79家,其中正常待审企业642家,中止审查企业37家,终止审查4家。而到了9月28日,证监会受理的首发企业下降为576家,其中,已过会50家,未过会526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476家,中止审查企业50家。由此,在会排队企业一共减少103家,中止审查企业增加了13家。按照这种速度,近几年解决IPO堰塞湖问题将不是什么难事。

  除了加速审核与发行新股外,企业从报送材料到发审委反馈的时间,亦有慢慢缩短的态势。如根据证监会披露的资料,2015年7月2日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正常审核状态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中,进入反馈程序的一批企业是2014年6月27日报送材料的企业,从报送材料到获得反馈用时370天左右。2016年5月5日公布的表单中,相关企业从报送材料到获得反馈用时310天左右。而今年3月9日公布的表单则显示,企业从报送材料到获得反馈用时为280天左右。尽管从目前看,反馈意见到预披露更新的时间没有缩短,但由于报材料到反馈意见时间的缩短,客观上将导致企业上市审核周期缩短。

  IPO审核周期缩短,对于企业而言,将可能实现早日募资与上市,让资本市场以“最快”的速度为企业提供服务。但正如事物的两面性,缩短审核周期,将导致相关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不易被发现,甚至于某些不应上市的企业,将借助于审核周期有缩短,成功规避不利因素而跻身于资本市场。比如,以往一家企业因上市而排队,如果排队时间较长,而该企业在该期间业绩出现下滑甚至是出现亏损,那么将很难通过发审委这一关。事实上,此前众多排队企业不得不终止发行,就是由于排队时间太长,而企业基本面发生了变化不再符合上市标准,最终不得不“告别”市场。A股市场上,曾经有一家企业通过了发审委的审核,且拿到了证监会的批文,但由于环境的变化,该企业还未挂牌就已出现亏损,最终无奈被撤销了首发申请。

  因此,缩短审核周期,将可能隐藏发行人某些方面的“问题”,或可能导致发行人的相关问题不易被发现,而这些“问题”企业一旦上市,受到涉及的除了投资者,无形中还有中国的资本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缩短审核周期,对于解决IPO堰塞湖有利,对于发行人是有利的,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却可能存在某种风险。

  缩短IPO审核周期,是监管部门解决IPO堰塞湖的又一举措,另一举措即为加速新股发行。笔者以为,无论是通过加速新股发行,还是缩短审核周期,利用这两种方式解决IPO堰塞湖问题都不是可取的。像加速新股发行,就曾经导致市场不堪重负,也引发了投资者的质疑与诟病。而且,在市场低迷时期,IPO提速,既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又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从以往A股出现多家欺诈发行上市公司,以及今年一季度为数众多的次新股出现业绩亏损或变脸看,抱着侥幸心理,或为了巨大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的企业大有人在。尽管众多次新股业绩变脸的背后,不乏季节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但显然不能排除其中存在不符合上市条件的蒙混过关或漏网之鱼者。

  笔者以为,解决IPO堰塞湖问题,重在让相关不符合条件的企业知难而退。比如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一旦上会被否,说明保荐机构的保荐工作存在问题,那么应承担相关责任,如此,券商就不会为了利益而保荐问题企业;再如对于造假上市者,除了公司强制退市,赔偿投资者损失外,相关责任人员都应承担刑事责任。若此,排队企业自然会减少。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撰稿人 在三大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IPO 堰塞湖 证监会 排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