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春:一家分行自动运转的关键是什么?

2017年10月13日15:12    作者:刘晓春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刘晓春

  香港分行这架自动运转的机器之所以能自动运转,或许是这样一些因素促成的: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和操作手册;有效的监管机制;“没有主人翁精神”的雇员;管理层在执行制度方面的垂范。

  香港分行的每个部门都有一本厚厚的操作手册,另外还有一本厚厚的信贷政策手册和员工手册。这些手册将香港分行各项业务的操作规则和方法、每个岗位的职责、每个部门的职责、员工必须遵守的纪律、工资福利等等都规定得清清楚楚。分行每年的内部稽核、会计师事务所的稽核、总行的稽核检查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检查,都是依据这些手册以及总行的各项授权进行的。由于手册对各项业务的办理都有规定,因此,整个香港分行可以说是一架自动运转的机器。

  2000年初,作为香港分行管理人员刚到香港后,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员工们基本上不需要我这个管理人员去管理。我总感到无所事事似的。由于有各种监管,作为一家分行,一方面必须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必须不断地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而作为员工,一旦被发现有严重的违规行为,不仅在香港分行的工作将丢掉,而且在整个香港银行界,甚至金融界都将难以生存,所以都非常自觉地按手册办事。基本上不需要管理层一天到晚去督促制度的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说,香港分行发展得好与不好,主要在于总行的政策、方针、管理和分行管理层的决策。

  可以说,香港分行的各项手册不断地在完善中,同时也是比较稳定的。各种稽核检查每次都会提出修改手册的意见。再加上平时因香港金融管理局时不时地发布一些指引而作的修改,每年都有修改。但很少有机会重新制订新的手册或制度。首先,是因为这些手册对业务操作规定得比较细,轻易地推倒重来必然会造成整个分行运作的混乱;其次,香港分行是一个经营性的分行,没有那么多人、那么多时间常年去制订新的制度。至于某某办法的实施细则之类的,香港分行的员工更是闻所未闻。当然了,这些员工如果要评职称的话,那是肯定要吃亏的,因为他们的职称报告后面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附件材料。幸好他们不需要评职称,否则管理层不知要为了公平而增添多少烦恼了。

  香港地区实行的是一国两制。香港分行的管理模式当然也是。当地的员工存在一种现象,一些人缺乏主人翁精神。他们有很明确的被雇佣的概念:我有这些能力、值这些工资,现在老板给了我相应的工资,我就要做好这份工作。没有人会对老板说:我已经干了这么多年了,该给我考虑考虑了。因为不考虑“主人翁”精神,他们的等级观念非常强烈,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越级汇报工作,提出建议;不是同一层级的人一般也不相互聊天。倒是我们这些“主人翁”有联系群众的习惯。因为不考虑“主人翁”精神,他们都在上司的管理下兢兢业业地工作。上司怎么说就怎么做,哪怕上司说的是错的,也照样执行。有时他们也会提出意见,至于上司接不接受可以置之度外。但是,不管上司的指令是对是错,都必须按程序执行。如果不按程序,他们要么不执行,要么就拐弯抹角地想尽办法纳入到程序中执行。

  然而,没有主人翁精神并不等于没有自我意识。他们非常注重维护自身的权益。当年制订考核奖励办法,工作业绩要与奖金挂钩,他们都没意见,但要与工资挂钩,他们却认为不合理。那时每天有人将报纸上的金融经济消息剪下来复印成册供管理层参考。但是我在香港工作的期间从来没见到他们将有关银行、企业裁员、冻薪和减薪的消息供我们参考过。

  我想香港分行这架自动运转的机器之所以能自动运转,或许是这样一些因素促成的: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和操作手册;有效的监管机制;“没有主人翁精神”的雇员;管理层在执行制度方面的垂范。但是,一架自动运转的机器是好机器,机器是中性的,能不能出好的产品却不一定。产品好不好,关键看给的原材料。原材料是什么?就是前文提到的,总行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定和监管方法,还有分行决策层在总行这些方针、政策、制度、规定指导下的决策能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作者介绍:浙商银行行长)

责任编辑:杨群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