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皮海洲
就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定增供不应求,所以就趁机抬高发行价。同时,也正由于定增募资来得容易,所以上市公司并不珍惜募资来的款项,在资金使用时往往都是大手大脚,进行高溢价收购,甚至将一些垃圾资产按优质资产来收购,以并购之名行利益输送之实。
最近,证监会与沪深交易所发布的减持新规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而为了做好减持新规的贯彻落实工作,6月4日,证监会还召开了贯彻实施减持制度规则专题视频培训会。这也足见管理层对减持新规贯彻落实工作的高度重视。
而就减持新规的具体内容来看,有两条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将大宗交易纳入到了控制的范围,规定“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九十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而且“交易的受让方在受让后六个月内,不得转让其受让的股份”。这就使得“过桥减持”与“清仓式减持”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控制。二是将定向增发的股份也纳入到了监管的范畴,规定减持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在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超过其持股量的50%。这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是管理层送来的一个巨大惊喜。
之所以说是一个“惊喜”,究其原因在于,把定向增发股份的减持纳入监管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毕竟定向增发股份的发行价是从市场价演变而来的,而且就当下的市场来说,由于股价的持续下挫,不少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价格与市场价之间已经出现倒挂。这与大股东所持有的原始股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大股东所持有的原始股,其成本是极其低廉的,有的甚至已是零成本甚至负成本。所以,就持仓的成本来说,定向增发的股份与大股东所持有的原始股是大不相同的。
不过,从维护市场稳定以及监管的角度来说,把定向增发股份的减持纳入到监管的范畴显然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做法,首先是有利于维护市场的稳定,减少定向增发股份解禁给市场带来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从减持新规出台当天至2018年底解禁的定向增发股份市值高达2万亿元左右。这2万亿的解禁市值对市场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而根据减持新规,减持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在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超过其持股量的50%。这就意味着有超过1万亿元市值的股票要延后套现。这显然是有利于减缓定增股份解禁给市场所带来的冲击的,有利于维护股市的稳定。
当然,更重要的是,减持新规将定向增发股份的减持纳入监管,这有利于定向增发回归理性,变成一种“理性增发”。就此前的定向增发来说,由于两方面的原因,定向增发成了上市公司与特定对象参与的一种“双赢”游戏。一方面是定增价格常常都远低于二级市场价;另一方面是定增股份的锁定期较短,如此一来,参与定增者承担的市场风险很小,而获利却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机构投资者争相参与定向增发,包括以投资定增为标的的投资基金也应运而生。
而就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定增供不应求,所以就趁机抬高发行价。同时,也正由于定增募资来得容易,所以上市公司并不珍惜募资来的款项,在资金使用时往往都是大手大脚,进行高溢价收购,甚至将一些垃圾资产按优质资产来收购,以并购之名行利益输送之实。
但在减持新规将定向增发股份的减持纳入监管的背景下,过去出现的“疯狂定增”局面有望受到控制,定向增发有望回归“理性增发”。一方面是在减持新规出台前,管理层已经对定增价格作出了新规定,确定定价基准日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也即按市场价增发。而在此基础上,不仅定增股份要锁定12个月,而且12个月后的一年内只能减持50%的股份,因此,作为机构投资者来说,参与定增就不能不慎重从事了,投资者参与定增的热情将会大打折扣。
而在投资者参与定增热情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定增就不会象以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高价定增将会受到投资者的用脚投票。如此一来,上市公司再进行狮子大开口式的融资就没那么容易了,与此相对应的是,上市公司的高溢价收购就会受到抑制。因此,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以及定增募资的使用都有望变得理性起来。这也是减持新规对中国股市健康发展所做出的一大贡献。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员,二十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