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股锋
最近的例子沪港通启动给了众多投资者一个深刻教训。和沪港通不同的是,此次利好来的过于突然,在突发利好面前,很多人没有仔细的思考,羊群效应的驱动下,指数也许不会高开低走,但短期冲高之后还是会回到理智状态下,因为此次降息并非为股市而设。
央行[微博]突然宣布降息,以非对称的方式进行,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利率。此外,存款利率的浮动空间由1.1%变成1.2%。这次降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贷款利率降低幅度比较大,并非常规的0.25个百分点。这次降息的逻辑和隐含意义是什么?以及对股市有何影响?
存款利率实际上没变,显然是试图挽救因降息而导致的存款搬家,并减轻对家庭收入带来负面影响。但因未能实际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静态影响为中性。贷款基准利率超常规的下调,想迫使银行让渡收益,反哺实体。但这一利率已经放开,不受上限或下限的限制,贷款重定价,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盈利和风险偏好降低的考虑,预计在给实体经济让利的结果上会打上一个折扣(顶多对中长期贷款会有点影响),并可能会进一步抑制银行放贷积极性。从过往降息的效果看,首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基本没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实体经济是否会真正受益于这次降息呢?目前央行货币调控工具的使用,仍然假设企业无论性质和大小,都可以平等的参与到融资市场之中。这显然在现实中是不切实际的。如此操作的结果,仍然是货币资源被大面积的配置到了过剩产能和地方平台之中。而过剩产能和地方平台相挂钩,造成了对实体企业的真正威胁。本次降息缓解了地方产能的出清,固化了地方利益,对真正的实体企业来说,整合的门槛被人为抬高了,改革的难度和成本实际上是提高了。
鉴于前面的分析,觉得央行这次突然的降息不可思议,特别是在近期钱荒再次小范围出现后,理论上央行应该降准方式来解决流动性,才可能会产生一些正作用,而突然以降息方式,那就是表示迫于巨大的政治压力,很大程度上,这是一次政治性的降息。网上一篇文章更进一步大胆的揣测:“是外界压力、经济维稳及渡过经济转型第一年年关的政治诉求的结果。更可以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再一次妥协,中央被迫对地方以债养息纵容,以换取地方对维稳经济的支持。”
此外,央行突然降息也和两个关键的时点有关。由于CPI/PPI的持续下滑,实际利率水平的持续攀升,通缩真实呈现,再加上PMI汇丰11月预览值已经达到50的荣枯分界线,经济已处于不得不管的危险状态,因此的确很有必要果断出手降低利率。另一个时点是怕人民币大跌,这其中难免还掺杂了国际间利益交易(中俄之间的利益诉求)。国际油价不断走低,对俄罗斯经济打击沉重,这显然不利于俄中战略合作,也作为天然气资源的交换,中国有义务通过一定手段帮助俄罗斯,那最关键点就是降息维持国际原油价格稳定。虽然不宜将政治交易过分高估,亦不过分低估。
在重要关口面前,最近美元的长期升值走势到了暂时间歇期,这个时期会多久是无法预测的,因为不能确定美国基本面复苏的强劲程度,由此不能确定,美联储加息的节奏。那么不及时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把降息这个早该做、必须做但又一直没做的事情落地,将来一旦美元继续攀升,那时再想降低利率,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到那时,在经济恶化的背景下,不仅热钱外流,居民也会加大对美元资产的配置,若没有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拉动需求,人民币将加速贬值,作为新政府重大的战略举措,已见雏形的人民币国际化体系将成为泡影!
同时,为了减弱降息对人民币汇率的负面影响,央行这次降息也采取了一定非常规手段,那就是贷款利率降低比较多,一下调整了40个基点。央行试图一步到位,不给市场形成降息降准通道已打开,或货币政策将转向之预期(央行的发布会也重点强调了这一点)。同时让国际市场的人民币套利资金也难以取舍:是开始战略撤退还是一次意外?从这个方面分析,央行很有可能在本次降息之后,如果还有下次的降息,也会时隔较远。预测央行短期内继续降息或降准,并不靠谱。
最后谈谈本次降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毫无疑问,这会是一次刺激。但这次降息的间接影响可能更有意义,那就是给市场释放一定的政策信号:尽管降息的通道还存在不确定性,但对地方债务风险的补贴从而拉低风险溢价,无风险利率进一步的下降,将给资本市场再一次上涨的空间。
如何把握这次机会?最近的例子沪港通启动(在一致预期上涨的呼声中,股指连续三连阴,出现70点跌幅)给了众多投资者一个深刻教训。和沪港通不同的是,此次利好来的过于突然,此前市场虽有预计,但是能突然兑现还是让所有人始料未及,在突发利好面前,很多人没有仔细的思考,羊群效应的驱动下,指数也许不会高开低走,但短期冲高之后还是会回到理智状态下,因为此次降息并非为股市而设。
(本文作者介绍:职业投资人,海贝投资执行董事。)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