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争做投资管理人未必是好事

2016年04月22日08:38    作者:王鸿嫔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王鸿嫔

  李安、陈可辛、Meryl Streep、Robert Redford、Tom Hanks,即使进入人生下半场仍然不懈创作,而且是部部佳作,他们虽不是巨富,也跟贫穷沾不上边,中国的明星们,难道就出不了一两个愿意创造“伟大”的电影创作者?

  现时,很多明星都改做投资管理人,然而投资管理、金融服务是需要专心全职投入的,即使诺奖得主在无情的市场前也得低头。讲白了,明星们大多是在赚easy money,这种情况是难以持久的。

  正好,这两天我的朋友圈传的讯息多是中国大咖艺人参加基金业协会考试的消息。

  我想起乔丹当年去打棒球的事:在乔丹拿到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三连冠时,他选择了退役,进了美职棒大联盟,进了芝加哥白袜子队。虽然乔丹打棒球的人气既往,但说到底,此事娱乐性高,但别当真。就算乔丹后来又买了夏洛特黄蜂队,赛绩也是用来搞笑的。

  投资者们应该知道LTCM这家公司,LTCM是1994年建立的专门从事债券衍生物交易的对冲基金。LTCM的合伙人中包括著名的数学金融学家斯科尔斯(M.S.Scholes)和默顿(R.C.Merton)。

  是的,他们参与建立的“期权定价公式”(即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为债券衍生物交易者广泛应用。两位因此获得者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然而,1998年LTCM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也遭遇了重大亏损,被接盘后,2000年仍旧倒闭清算。由诺奖得主挂牌的投资基金,最后也落得破产的下场,足以说明:市场是无情的,投资不是儿戏,需要全心投入。

  话虽如此,翻船、灭顶的明星基金经理、银行家,仍旧前仆后继。但玩票性质的态度完全不可取。在此预言,不出5年,这些越界明星必定有人会付出代价,包含明星本人,以及把钱交给他们管的投资者们。

  现在全民都在搞金钱游戏,这并不是件好事,我一个观众,对明星最大的期望是他们交出的是好的作品,可是现在他们都热衷于赚easy money了,难怪如王朔对于文艺界这么看衰。

  现时easy money是好赚的,因为市场上钱多,资产泡沫也多。

  不能不提,明星们常常投的是娱乐行业的PE项目,他们为什么能赚钱?有时候是因为他们能够第一时间知道导演签了谁、公司签了谁,这在公开市场上属于内幕信息,用此来赚钱是否属于违规?

  可能目前投资市场上的要求比较宽,投资者也对此不重视,但这种状况是否能够持久?

  李安、陈可辛、Meryl Streep、Robert Redford、Tom Hanks,即使进入人生下半场仍然不懈创作,而且是部部佳作,他们虽不是巨富,也跟贫穷沾不上边,中国的明星们,难道就出不了一两个愿意创造“伟大”的电影创作者?

  (本文作者介绍:现任上海富汇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逾25年金融从业经验,历任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摩根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台湾摩根富林明证券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

责任编辑:郝美津 SF173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明星 投资管理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婆婆遇上妈》要上新三板 看理工大叔怎样拍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