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机构专栏 蜂蜜匣子
大明宝钞自洪武八年(1376年)发行起,到了洪武十九年,大明宝钞的价值就急跌5倍,到了万历年间,每贯钞只能在民间兑换0.1文钱!从大明宝钞发行之初到万历年间,大明宝钞整整贬值了10000倍!
大明王朝,郑和下西洋,这国力,就是有钱任性。大明帝国的几位皇帝都有同一个癖好——发“大明宝钞”。
这是什么玩意?老百姓美其名曰“空头支票”!
大明宝钞是什么?
明朝自朱元璋时代起就开始以银为本货币,不过代表银的是钞制,即“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也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近似一张A4纸大小。
在洪武八年,朱元璋正式发行了“大明宝钞”,它从朱元璋时期一直使用到崇祯帝时,“通行了约200年时间”。
大明宝钞是由桑皮纸制成,呈灰黑色。纸币共有六种面值,由小到大依次为:一百文、两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壹贯。壹贯为最大面值,壹贯大明宝钞可以兑换一千文铜钱或一两白银。
大明宝钞=空头支票?
为什么把大明宝钞与空头支票划等号?那是因为从大明宝钞发行之初一直到万历年间,大明宝钞一直在贬值!
大明宝钞自洪武八年(1376年)发行起,到了洪武十九年,大明宝钞的价值就急跌5倍,由原先的壹贯可以兑换1000文钱变成了壹贯只能兑换200文钱。
到了明朝中期(也就是弘治孝宗年间),壹贯大明宝钞仅可以兑换1—2文钱,在民间形成了“积之市肆,过者不顾”的局面。这就跟当初的津巴布韦币一样!
到了万历年间,每贯钞只能在民间兑换0.1文钱!从大明宝钞发行之初到万历年间,大明宝钞整整贬值了10000倍!
在电视剧里,说是赏赐某大臣4万贯钞,我们听着感觉是赏了超多的钱!可实际上算下来也就4两白银,真是熏疼明朝的大臣们!
大明宝钞为什么会贬值?
大明宝钞流通期间,贬值高达10000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且看下文分解!
一是明朝发钞不控制发行量
供大于求时,东西越多就越便宜,钱也一样!一旦钱超过了市场流通需要数目,钱越多钱就越不值钱,这就是所谓的贬值!
在洪武八年时,朱元璋为了鼓舞将士的士气,要重重犒赏三军,但是国家并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呢?那就印刷大明宝钞吧,要多少印多少不就行了!据统计,这一年军事性赏赐支大明宝钞数额近千万两白银。
除了犒赏三军,朝廷上的官员也是需要赏赐的。但是不得不说朱元璋的算术实在是太烂了,他赏赐得太多了!
据悉,1390年朱元璋69次封赏臣下,有数据记录的是8000万贯,加上没记载的,有人估计总数是9500万贯,而当年的朝廷收入一共才2000万贯。那多出来的7500万贯从哪而来?桑皮纸接着印呗!赏赐多少印多少!
就这样,大明宝钞市场流通量远远超过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带来的一个直接可观测的结果是货币贬值与物价上涨。
二是明朝没有准备金制度
早在宋、元时期,古代中国已经发展出相当有系统的纸币制度。比如在元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准备金制度了。
所谓的准备金制度有大白话来讲就是,你发行了10000万贯大明宝钞,你的库中就得对应有1000万两白银,你得在百姓用大明宝钞兑换白银的时候,能够有白银可以给明朝来百姓兑换。
然而大明朝却没有使用这种制度,在0库存的情况下,疯狂的发行了上千万贯大明宝钞!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就是会形成兑换危机和货币信任危机,果然明朝老百姓不再信任大明宝钞,觉得大明宝钞压根不值钱,反而使用布或者稻谷来交易。
大明宝钞都不被老百姓当钱了能不贬值吗?
三是真钞假钞傻傻分不清楚
上文里面也提到过,大明宝钞是由桑皮纸制成的,不像现在的货币有什么防伪标志等高科技,再加上明代手工业的发展与进步,于是在民间很多手工业者都会伪造大明宝钞。
于是乎大量伪造的大明宝钞充斥在市场,最直接受害的就是明朝的普通老百姓!
陈良谟(明崇祯年间官员)记载,在湖州有一户人家欠了几两官银,家里的男主人就被官府收押了。为了救出丈夫,那家的女主人将家中仅有的一头猪拿到市场买了换钱,结果卖猪的钱是假钞,一着急,女主人抱着孩子投河自尽了。
大量的假钞充斥在市场,一是在物质和精神上对明朝老百姓造成了伤害;二是在市场上流动的货币变得越来越多,会造成货币的贬值,使物价上涨。
明代中国,本来已经具备成熟的条件推行货币经济,而纸币的发展已有数百年的经验,偏偏“大明宝钞”从头到尾一无是处,并以被淘汰告终,成了空头支票,不得不说这都是明朝的皇帝们经济没学好啊!
(本文作者介绍:书本就像蜂蜜,醇厚而香甜,我们愿做你的小蜜蜂,为你打开财富知识的匣子。微信号:fengmixiazi)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