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子毕业后该不该回国工作?

2015年04月30日 14:33  作者:魏欣  (0)+1

  文/新浪财经北美特约撰稿人 魏欣

  中国经济的前景是否适合海外学子回国工作?为此,京东商城总裁刘强东认为,每天晚上10点左右,北京朝阳区的很多个办公楼里,还有很多人在加班。只要中国人不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只要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没有下降,中国经济就不会出问题。

海外学子毕业后该不该回国工作?海外学子毕业后该不该回国工作?

  和著名马拉松赛一样,哈佛中国论坛已成为波士顿四月份一年一度的盛事和中美两国企业高校对话的一个重要平台。但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一季度开始,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行业转型升级遇到瓶颈,海外又开始听到一些质疑中国的噪音,而来自中国的企业家却不这样认为。

  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这个问题时,虽然大家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但从各个不同角度看到中国经济并没有改变长期中高速发展的趋势。中国14亿人口的经济体量和相对其他国家所拥有的巨大弹性。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在很多个细分子行业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市场。

  “美国的感恩节黑色星期五的销售量仅仅只有中国双11期间的15%”,京东商城[微博]总裁刘强东在他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了不同于经济学家分析模型的观点。他从微观层面观察到,每天晚上10点左右,北京朝阳区的很多个办公楼里,还有很多人在加班。只要中国人不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只要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没有下降,中国经济就不会出问题。

  对于中国面临的挑战,大家切身感受到目前人口加速老龄化使出口导向型经济遇到了困难,房地产、政府基建和基础设施投资又面临债务危机。另外,中国还在沙漠化、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地缘政治等方面遇到障碍。

  对此,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沃伦-麦克法兰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他回顾了二战时期美国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历史,以及过去30多年他本人多次到访中国的经历。从开始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持观望、怀疑的态度,到肯定、赞赏,再到近几年建议美国企业向中国学习的过程。

  麦克法兰提出,“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是全世界非常重要的领袖了。但如果中国想要成为世界的唯一领袖,就应当更加积极的面对这些挑战,和世界各国一起找到解决方案”。

  在企业管理方面,和中国企业相比,美国企业拥有以英语母语文化为主体的公司治理优势和各国留学生组成的多元化人才市场。一家美国公司,只要在美国获得了成功,可以在一到两年内迅速扩张到全球几十个国家并占领主要市场。

  IDG的汤和松观察到了优步的扩张过程。 而中国工商银行在全球化扩张时却深感无奈。为了支持国家战略,迅速在非洲30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工商银行不得不采用与非洲银行参股合作的方式。因为非洲很多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不同,部分国家甚至政局不稳,贸然前往风险很大。在这方面,中国企业如何发挥中国文化的优势,迎合全球化的发展机遇,确实是需要向美国同行学习的。

  对于在场的数百中国留学生和留美华人来说,如何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一趟快车是他们非常关心的话题。现在的中美经济实力对比和20年前已经大不相同了。中国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美国,与其在美国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再海归,有时候还不如一毕业就归国。

  刘强东就认为,中国能提供比美国同等、甚至更好的工作职位和发展机遇。高瓴资本董事长张磊则在演讲结束前直接宣布了高瓴的“投资少侠训练计划”,即每年从全球招收50名有志青年前往高瓴实习三个月,学习如何投资。他甚至还在投资管理分论坛向大家承诺,如果有哈佛学子想要归国创业,有想法找些钱“烧一烧”,可以会后直接找他现场融资。

  与此同时,中美两国很多企业在用人理念上存在一些差异也显而易见。比如,美国公司倾向于组建多元化团队,非常愿意招收少数族裔、残障人士和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阶段的人加入公司;而部分中国公司则倾向于招收背景比较单纯的应届毕业生作为储备人才自己进行培养。

  例如,高瓴的投资少侠培训计划中唯一的硬指标是申请学生没有学过投资。而刘强东在很多场合都表示过,京东的管理培训生要求是没有在其他公司工作过一天。他们和邱国鹭[微博]都不约而同的表达了害怕员工在其他公司“学坏”的担忧。

  所以海外学子是否海归,何时海归,还需要每个留学生和海外华人根据自己的情况独立判断。

  很多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在美工作生活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比如工作时遇到种族歧视或者职业发展瓶颈怎么办?特别使对于亚裔女性来说,他们一般会往往要遇到两个天花板:一个是针对女性的玻璃天花板,一个是针对亚裔的竹子天花板。而这两个天花板中,竹子天花板会要比玻璃天花板矮很多。

  宝洁公司的彭雳琦介绍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她认为作为亚裔女生,首先应该摆正心态、勇敢面对,而切忌把自己看成外国人、弱势群体。只有拥有了正确的心态之后,才能融洽的处理各方面关系,取得职场的成功。

  周末两天的会议时间并不短,但时间在嘉宾们充满激情的演讲和诙谐幽默的问答中却度过得很快。尽管我们身在海外看到中美企业管理与文化理解中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哈佛中国论坛的对话无疑已经成为中美两国企业家进行交流的纽带。

  这让我由衷地感慨,这座桥梁搭得适时造事,中国企业只有真正了解和理解美国市场存在的差异,互通有无并择其长补其短,才能做好成功国际化的准备。

  (本文作者介绍:美国Babson商学院MBA毕业,拥有多年证券投资和研究经验。现在波士顿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工作。此前曾在美国供职于大型共同基金管理公司。)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全球新闻眼》是一档由新浪财经全球记者和撰稿人团队为您呈现的原创专栏集。真相远比价值观更重要。敬请关注全球新闻眼微信公众号:全球新闻眼。扫码更方便。

全球新闻眼

文章关键词: 美国工作海外留学企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对待房地产税老百姓要把心胸放开 印度人为啥这么爱小米? 老艾侃股:节前上涨定律将再次实现 股市最先被套的五类人 证监会教你怎样在A股当股东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为啥互联网对美国的影响没有中国那么大 谁是拯救股民的120? 2016年房地产税仍难以实施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