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未必分得传统保险一杯羹

2015年09月14日 17:33  作者:萧戍闻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萧戍闻

  时至今日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和传统保险业务并不冲突,也没什么矛盾。网络技术即是工具,也是渠道,还可以成为一种运营模式。

  大约在两年前,业内有一次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研讨,与会者普遍传达了一个观点,移动互联网金融与保险业务是冲突的,若改变,必是新对旧的颠覆。而另一个观点则是,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销售渠道,视运营情况,也难免兴衰。

  两年过去了,业内局面依旧,强大的惯性,让保险行业走在原有的方向上,移动互联暂时还移动不了保险业。

  时至今日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和传统保险业务并不冲突,也没什么矛盾。网络技术即是工具,也是渠道,还可以成为一种运营模式。总体而言,它经营着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传统的,大规模的人力(代理人、经纪人)营销模式,则从事着适于自身的工作,从管理、营销、售后服务上,体系完善。两种模式并行发展,各自拓展各自的市场罢了。

  经过两年摆荡,业界可以静一静,采取两驾马车的态势,谋求良性发展,一定不能犯指鹿为马和李代桃僵的错误。个人营销业务领域虽竞争激烈,但互联网金融未必能分得一杯羹,何谈颠覆?传统领域内,要想拓展成就,还要靠传统的人力发展,但关键是代理人团队的认真建设。最近,保险企业的代理人因为销售非保险类的理财产品,不断引发群体维权事件,这固然是某些代理人的错,但更是保险企业疏于管理的责任。

  自纪元两千年后,保(寿)险个人代理业务进入不凉不热的惯性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风险构成在不断变化,寿险代理人团队却在不断退化。加上金融市场波动、互联网声势夺人、社会民气激荡,口口声声代理人业务行将就木,在如此环境下,要寿险代理人这样一个利益驱动的团队独善其身,也难。即便是险企,不也曾多有离乱无措吗?结果现在是“虎兕出于柙”了。

  不过没关系,这是整个行业的局部休克。在理解了新锐的移动互联网金融模式不对传统保险业务构成吞噬之后,安心管理团队,加强培训,专注本职技能,还不晚。险企要尽快重拾对代理人团队的管理主动权,矫枉过正的同时,要切切重视代理人的利益,尤其是身份认同和地位认同,这很重要。可能会投入成本,但比起在移动互联上砸冤枉钱搞APP要值。

  至于移动互联业务,那是另一块市场领域,要针对移动互联的技术特点和受众(准客户群体)的特点,设计全新的产品和服务,万万不可觊觎传统寿险产品,那是两回事。

  要说传统与新锐的关系,非但不是矛盾和冲突,倒是互补和相互助益。比如聊碎了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在移动互联模式有效推销了相对简约的车险、产险,哪怕赏月险、飞机延误险之后,即可获得客户的全面信息,当客户被推断(通过大数据被云计算)出风险象限和可能的消费倾向时,传统代理人模式就可以有的放矢的与客户接触,跟进销售。当然,这种接触,对代理人素养会有较高要求。

  传统与新锐,双方谁也不能独揽一切,但相互帮衬可以走得很远,很深广。所以,现在再也不要互相鄙视和对抗了,共赢一把来!

  (本文作者介绍:金融大集团的从业小职员,“豆瓣阅读”认证作者,“第九课堂”认证讲师,文史国学研习者。 )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保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股灾之中“啪啪啪”股最坚挺 如何防止亚洲金融危机重演? 德国接纳80万难民并非因本国“缺人” 股市里危险的唯指数论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谁才是A股郭美美的克星?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 A股为何“牛失前蹄”? 股市动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