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xlgg-sina)专栏作家 陈治中
受A股市场的结构分化行情暂缓、部分龙头股回落的影响,港股中资股也出现了高位震荡走势,进而影响指数表现。
1)港股短期波动预计增加,但强劲基本面支撑大市上行的格局不变;重申大盘继续上行潜力和回调买入逻辑。
本周内,A股和港股市场的短期波动均有显著提升。受A股市场的结构分化行情暂缓、部分龙头股回落的影响,港股中资股也出现了高位震荡走势,进而影响指数表现。相对于指数的短期震荡,业绩驱动和(龙头及权重股的)估值扩张,推动大市整体向上,但结构分化加剧的格局仍是主流。我们继续强调大市整体上行,恒指在6个月内还将继续刷新历史高点记录的观点。
受低基数效应推动,2017 年主板同比业绩增幅有望达到30%以上,业绩兑现后,恒指历史高点(32,000)对应的估值不足12x TTM PE,而当前点位(30,000)对应的估值更是低于11x,具有十分可靠的安全边际。2018 年盈利虽然同比在高基数效应下增幅下降,但依旧保持正向扩张。但业绩增速放缓将推动风格切换趋势延续。业绩期前资金将继续向蓝筹和白马股汇聚,而业绩期后市场可能进入整固和轮动阶段。
短期内,恒指和国企指数的权重股(中资金融、三桶油、中资电信、汇丰+友邦、本港地产)轮番上涨格局延续;而其他白马股(小权重或非恒指、国企成分)也将继续与同板块个股拉开差距。当前行情下,回调带来买入机会的逻辑依旧成立。
2)业绩持续消化估值,本港蓝筹的投资价值重新凸显。
在本轮港股行情中,本港蓝筹的估值修复(乃至扩张)均持续领先于中资。尤其在15H2-17H1期间,本港蓝筹的业绩增速持续下滑,但估值水平持续走高。推动恒指持续领先于国企指数,且恒指和国企的估值差距也不断加大。究其原因,超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对股息回报的关注,以及本港蓝筹持续保持稳定的股息回报的特性成为支撑其估值上行的主要动力。
今年中报前后,由于业绩持续下滑,本港蓝筹股息支付比率(股息/净利)已达金融危机以来(09年后)最高水平,股息因素无法继续支撑估值扩张。国企指数从估值和涨幅两方面都开始追赶恒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港蓝筹(尤其是地产和非银金融)今年以来同样取得了超预期的业绩增长。截至10月底,非中资港股的TTM 净利增幅高达32%,好于中资的27%。良好的业绩增长开始明显消化估值,恒指中本港成分的估值(TTM PE)已经回落至16x,是16Q2以来的最低水平。随着年报业绩兑现和估值持续消化,本港蓝筹的投资已经同样开始凸显。
◆投资建议:继续看好金融权重,建议关注本港蓝筹的补涨机会。
维持“风格切换,资金重归权重及低估值”的投资逻辑,推荐中资银行、保险、轨交(设备)、公用板块(环保、新能源)。维持对中资银行以及部分跌幅过大,且业绩情况良好的中资周期股的回调买入建议。补充建议关注本港蓝筹的估值修复机会。
◆风险提示:美元货币政策超预期的风险,以及境外市场的波动风险。
1.全球市场概览
过去一周新兴市场涨幅超过发达市场,俄罗斯RTS指数领涨。美元指数收跌。
2.香港市况
二级行业方面,珠宝钟表板块领涨,传媒板块领跌。
(本文作者介绍:光大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2016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第一名。)
责任编辑:马婕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