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续挑战高位 关注香港地产股重估机遇

2017年09月14日09:52    作者:陈锦兴  (0)+1

  文/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xlgg-sina)专栏作家 陈锦兴

  目前香港地产股资产净值的折让率高达四成,如果“首置上车盘”以公私合营方式退出,无疑是香港地产股价值重估的机遇。

  上周北韩国庆未有再做出军事挑衅,令市场避险情绪降温。周一美股港股均现反弹,中建材(3323.HK)及中材股份(1893.HK)合并消息、中国铝业(2600.HK)A股因筹划重组停牌,亦带动国企重组概念走升。中资企业炒政策概念,香港本地股份也不甘落后。上周香港政府放出风声,拟在下月的施政报告中推出的港人“首置上车盘”计划,或有利加快发展商的农地转换,刺激上周五香港地产股大幅走升。香港龙头开发商如新地(16.HK)、恒地(12.HK)及新世界发展(17.HK)均创52周新高,本周初略微回吐,市场观望相关股份会否有进一步重估机遇。

  今年以来本港股市连升八月,楼市也屡创新高。政府出台的印花税措施令二手市场交投淡静,而开发商则趁热打铁,积极在一手市场推楼。今年上半年,香港五大地产商长实(1113.HK)、新鸿基、恒地、新世界、会德丰(20.HK)半年共售约6,130伙,占市场整体成交宗数63%,累计销售金额达到790亿港元。目前看来,即便下半年美联储加息,对香港地产商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一来息率仍处于历史低位,二来市场供应不足,加上香港地产企业负债水平低,现金充裕,基本面仍十分稳健。早前信置(83.HK)以百亿港元出售内地项目,反映香港开发商可以通过转售内地土地的方式回笼资金,令同样在内地拥有土地储备的九仓(4.HK)、嘉里建设(683.HK)、恒地及新地估值可看高一线。

  此前市场多数将目光置于更受内地资金青睐的内房股上,反而忽视估值更为便宜的香港地产股。香港政府此次计划推出的“首置上车盘”,可能以公私合营的形式建屋,一方面可解决市民的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可帮助地产商将原有的农地转化为商用地,释放土地储备潜力。截至去年12月底止,恒地农地储备达4,480万方呎,居各大开发商之首,其次为拥有3,000万方呎农地的新鸿基地产,新世界以1,756万方呎储备居第三。目前香港地产股资产净值的折让率高达四成,如果“首置上车盘”以公私合营方式退出,无疑是香港地产股价值重估的机遇。

  (本文作者介绍:毕业于香港大学经济系,具20年股市分析经验,深明股市中的风险与机遇。此外,曾担任一家本地精品投行的首席分析师,专门研究本地的中小型股。现任英皇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不时在香港的电台、电视及报章杂志评论港股。)

责任编辑:黄建华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港股 地产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