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彭琳
学区房租售同权,但依然保持各区各校学额均匀分配,学区的租房价格也并不会暴涨,可以做到吗?
在各地一片“清华学历不如清华学区房”的哀叹声中,广州近日领风气之先,突然向全国宣布广州将打破高价学区房对学位的垄断,实施“租售同权”——只要人在广州,不管是房子的业主,还是房子的租客,都可以享受“就近入学”的同等权利。不过政策刚刚宣布,就有许多人跳出来嘲笑大家“太天真”,认为新政策只会导致业主涨价、租金飙涨,以及教育资源的更加难以配套。
学区房“租售同权”在内地将运作得如何,目前还不易设想,我们不妨看看学位竞争同样高度紧张的香港,长期以来“租售同权”是如何运作的。
香港的小学可大致划分为公立及非公立两个类别,其中非公立的包括直接资助学校、私立及国际学校等。非公立学校并不直接由政府教育经费“养活”,情况与内地大城市正在兴起的“民办”名校相似,这类学校在香港约有100家,每年小学一年级提供数千至一万左右的学额,全港学生都可申请,不受学区限制,因此也不在本文探讨范围内。
“学区房”与小学非一一对应
公立教育系统的小学在香港约有460家,数量看似很多,但由于普遍实施小班教育,每家学校一年级一般仅招收100个学生左右,2017-2018年度可提供小学一年级学额约4.6万个。依照统计,高达88%的适龄儿童最终进入公立教育系统,这4.6万个学额被划分为36个学区,每区对应的学校在10-20家左右。
每年的小学派位时节,香港媒体几乎总有关于某某父母为了孩子上名校,“斥资数千万买入九龙塘学区房”等报道。但与内地普遍将小学对应学区细分到街道不同,香港每个学区对应的是划属该区的全部小学,适龄儿童最终入读哪一家区内小学,仍需要经过两轮“抽签”来决定。换言之,到“好学区”买房或租房并不能确保孩子进入名校。
例如,被认为是香港最佳学区的九龙塘41校网,共有19家小学,其中喇沙小学、拔萃小学、玛利诺修院学校、嘉诺撒圣家学校等是香港传统顶尖的“名校”,但其他十余家则为普通小学。“斥资数千万”并不能确保孩子就能抽中这四家名校,不管是住宅九龙塘低密度豪宅,还是附近旧楼公寓的孩子,在41校网进入这几家名校的几率,都不超过1/4。
“假地址”可坐牢14年
如上所述,依靠买或租“学区房”来挤入名校的香港家长,绝不是多数人。近年来随着内地来港读书孩子的增加,租学区房的家庭稍有增多,但仍未对房租造成很大影响。九龙塘几处传统豪宅月租可高达5-10万港元,但也不乏月租1-2万港元的小公寓选择,租金平均水平并没有超过学区排名并不突出的港岛中西区。以买房的价格而言,被视作较佳学区的九龙塘、湾仔、沙田区域的住房均价当然不低,但与其相邻区域也并没有出现太明显的落差。与中心区域的距离、交通便利程度等,依然是香港住宅价格走势的决定因素。
广州某些地区对于同一地址限制有多个儿童入学,限制延伸到另一名儿童在读小学5年级以内,香港由于一家普遍有多个孩子,则并没有这一限制。理论上,属于某学区地址的家庭,每年都可以在该学区报名多个儿童上学,为了学区而提前一年租房完全是可行的。不过教育局在每年1月根据申请人的居住地点,将作出派位校网的决定,因此希望在某一学区报小学的家庭,最迟需要在小学入学前一年的12月底搬入“学区”,并且专门到教育局更改其登记的家庭住址。
尽管“好学区”并不等于“上名校”,但是在小学派位的“大抽奖”中有机会博一把顶尖名校,对于大多数家长当然还是深具吸引力。 参与公立小学的派位,只需要提供煤气费单、电费、水费单等作为住址证明,因此每年都不免有精明的父母央求亲戚朋友修改煤气、电费、水费单上的姓名,为孩子上小学“借地址”的情况出现。
为了杜绝“假地址”报名校,教育局会不时派员到报名地址抽查。这批人员的职衔为“行动主任”,不少是退休的执法人员兼职。他们会对某些可疑地址在不同时段暗中观察,也会上门调查,以确认报名的儿童的确在该处居住。如果发现“假地址”报名,轻则取消学位,重则可能以“文书造假”的罪名起诉,该罪名属于刑事罪行,最高可判监14年。
“世袭生”和“叩门”
作为一个年满5岁8个月的适龄儿童,在入学前一年的9月,将首先参加第一轮抽签“自行分配学位”——每个适龄儿童可以将申请递交到一家心仪的小学,该小学将拿出一半小一学额,以抽签形式先录取一部分学生。值得玩味的是,“自行分配学位”并非完全依照学区划分,而是依照先计分、再抽签的形式。如果一个儿童有哥哥姐姐在某个小学,或是父母是该学校职员,他将获得20分——这基本上可以确保他进入该小学就读,而如果他的父母曾是该校学生,也会获得10分,这也被香港人形象地称为“世袭生”制度。具体计分方式如下:
1、父/母全职在与该小学同一校址的幼稚园或中学部工作 (20分)
2、兄/姐在与该小学同一校址的中学部就读 (20分)
3、父/母为该小学的校董 (20分)
4、父/母或兄/姐为该小学的毕业生 (10分)
5、首名出生子女﹙即为家庭各子女中最年长者﹚(5分)
6、与该校的办学团体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5分)
7、父/母为该小学主办社团的成员 (5分)
8、适龄的儿童﹙即第二年九月开课时年满5岁8个月至7岁﹚(10分)
如果放在名校,一半学位给予“世袭生”看似对于学习能力更强的孩子有些不公平。但这事实上同样是“就近入学”精神的细致体现,让兄弟姐妹在同一家学校就读可便利家庭生活安排,依照父母的工作、生活、信仰活动等给加分也是出于相似的考虑。
在第一轮“自行分配学位”后,全港约半数的儿童已经获得了小学录取,其余的一半人,则将参加俗称“大抽奖”的“小一统一派位”。这部分的报名方式是依照家庭对于小学的心仪程度,填报多个志愿并参与电脑派位。在这个阶段,理论上全部儿童都会获分配学位。
如果认为“世袭生”制度对能力较强的孩子有些不公平,那么在统一派位之后的“叩门”制度则更适合这类孩子。香港的公立学校在统一派位之后,仍会预留约5-10%的学额(一般是每个班2名)作为“叩门位”,供对派位结果不满的学生报名该校。“叩门”一般设面试或简单笔试,择优录取,一个孩子可以报名多家小学“叩门”,多数在统一派位中运气不佳的孩子,都可在这一轮中收到较为理想的小学录取。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际金融中心枯荣动荡。)
责任编辑:郑洋洋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