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价值的名义 北水+西水合力推升港股

2017年07月18日10:19    作者:张忆东  (0)+1

  文/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xlgg-sina) 专栏作家  张忆东

  8月中旬之前,中报业绩是关键,看好国企指数的核心产。港股行情有望从腾讯向估值和盈利匹配度较高的行业龙头扩散,比如保险、银行、可选消费及周期行业龙头。

  投资要点  

  “北水”南下+“西水”东进,合力推升港股牛市叠创新高

  ——2016年下半年我们发布《港股开启新牛市》提出,中国财富全球化配置的“北水南下”,外资对中国经济预期的改善而“西水东进”,将合力推动港股牛市。这个逻辑不断被行情所验证,2017年年初至今,每次行情经历短期的颠簸之后,“水往低处流,中、外资合力推升港股”的逻辑就显著发挥作用。

  ——近期数据显示:当前再次进入北水+西水合力推升港股的格局。首先,南下资金连续两周净流入处于港股通开通以来极高水平(分别流入93.74、100.86亿人民币,年初以来周均净流入56亿)。第二,外资回流,驱动港股上涨:1)上周新兴市场指数上涨4.45%,港股受益全球资金增加新兴市场配置;2)外资大行上调中国银行业评级;3)港交所披露易的数据显示:驱动指数上涨的龙头股除了港股通席位,外资大行的席位持股出现明显上升。

  ——符合中期策略《核心资产的世界》判断,国企指数跑赢恒指。上周(7月10日-14日)恒生指数上涨4.14%,恒生国企指数上涨4.65%,金融业和资讯科技业领涨。最新AH溢价126.03%,处于2010年以来的较高水平。

  ——展望:8月中旬之前,中报业绩是关键,看好国企指数的核心产。《核心资产的世界》判断,港股行情有望从腾讯向估值和盈利匹配度较高的行业龙头扩散,比如保险、银行、可选消费及周期行业龙头等。二季度中国经济数据超预期、 7月中旬至8月港股中报发布期行业龙头业绩超预期将是催化剂。

  ★沪深港通南北资金流向:南下净流入继续处于高位

  ——南下资金周净流入100.86亿人民币,港股通周成交占全部港股成交金额的比例达到13.97%。自开通以来港股通累计净流入4808.9亿人民币。

  ——北上资金周净流入46.2亿人民币,由上周的净流出变为流入,陆股通周成交占全部A股成交额1.56%。陆股通累计净流入2484.6亿元。

  ★南下资金的配置方向:大举流入银行、保险

  ——南下资金净流入最多的股票为工商银行和汇丰控股,保险股亦占据前十大净流入股三成席位。与6月底相比,增持较大的行业是保险、银行、地产建筑和消费品制造业。港股通持股总规模达到6096.3亿港元。

  ★北上资金的配置方向

  ——北上资金净流入最多的股票为格力电器海康威视等;净流出最多的股票为海螺水泥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陆股通持股总规模达到3464.58亿元。

  1.“北水”南下+“西水”东进,合力推升港股牛市叠创新高

  上周(7月10日至7月14日),港股大幅上涨,恒生指数上涨4.14%,恒生国企指数上涨4.65%,以内地银行、保险为代表的金融业和腾讯驱动的资讯科技业是龙头。恒生AH股溢价指数回落至126.03%,仍处于2010年以来的较高水平。

  1.1、“水往低处流,中资北水南下+外资西水东进推升港股”的逻辑

  2016年下半年我们发布《港股开启新牛市》提出,中国财富全球化配置的“北水南下”,外资对中国经济预期的改善而“西水东进”,将合力推动港股价值重估、走牛的逻辑。

  这个逻辑不断被行情所验证,特别是2017年年初至今,每次行情经历短期的颠簸之后,“水往低处流,中、外资合力推升港股”的逻辑,就会显著地发挥作用,毕竟立足中长期,港股仍处于牛市初期。1)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新阶段、龙头公司盈利回升,是港股牛市的基本面基础;2)北水南下和西水东进的趋势将持续,外资对于中国资产的配置仍处于低位,中国经济数据体现出的韧性和港股基本面的改善,将持续吸引外资主动回流;3)有些投资者担心港股估值已到近6年的高位,并担心美股也在高位,然而,我们认为,港股是“底部的顶部”,仍战略性看多。

  1.2、当前港股市场进入北水+西水合力推升的“中报行情”

  近期数据显示,在6月内地资金环境偏紧、部分内地机构投资者兑现浮盈的影响过去之后,港股市场再次进入北水+西水合力推升行情的格局。

  • 首先,南下资金净流入大幅上升,连续两周净流入处于港股通开通以来极高水平(分别流入93.74、100.86亿人民币,年初以来周均净流入56亿)。

  • 第二,外资回流,驱动港股上涨。1)新兴市场指数上涨4.45%,并跑赢发达市场,港股受益全球资金增加新兴市场配置;2)外资陆续上调中国银行业评级和盈利预测,显示对于中国经济的预期开始改善;3)港交所披露易的数据显示:驱动指数上涨的龙头股比如建设银行、中国平安、工商银行、腾讯控股等除了港股通席位,外资大行的席位持股也出现了明显上升。

     

  1.3、展望:8月中旬之前,中报业绩是关键,看好国企指数中的核心资产

  兴证海外中期策略《核心资产的世界》判断,三季度港股行情有望从腾讯向估值和盈利匹配度高的行业龙头扩散,如保险、银行、可选消费及周期行业龙头等。二季度中国经济数据不差甚至超预期, 所以在7月中旬至8月港股中报发布期,更多的行业龙头有望业绩超预期,特别是在8月下旬之前报喜的公司更多,从而未来1个月仍有望是“北水”南下+“西水”东进合力推升港股行情的小蜜月期。但是8月中旬之后,随着微观和宏观数据的变差,港股牛市又将面临颠簸、调整。

  2、沪深港通南北资金流向:南下净流入继续处于高位

  7月10日至14日,南下资金周净流入100.86亿人民币,较上周93.74亿的净流入量继续上升,港股通周成交占全部港股成交金额的比例达到13.97%。自开通以来港股通累计净流入4808.9亿人民币。

  北上资金周净流入46.2亿人民币,由上周的净流出变为净流入。其中深股通净流入32.71亿人民币,沪股通净流入13.51亿人民币,陆股通周成交占全部A股成交额1.56%。自开通以来,陆股通累计净流入2484.6亿元,其中,沪股通累计净流入1581.97亿元、深股通累计净流入902.63亿元。

  3、南下资金的配置方向:大举流入银行、保险

  3.1、南下资金流向变化

  个股方面,7月10日-7月14日一周,本周南下资金净流入最多的股票为工商银行和汇丰控股,净流入分别为30.92亿、28.73亿。保险股亦占据前十大净流入股三成席位(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净流出最多的股票为东方海外国际和碧桂园。

  本月,港股通增持较大的行业是保险、银行、地产建筑和消费品制造业,分别增加了0.34、0.34、0.14、0.12个百分点。

  3.2、南下资金持股一览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港股通持股数据,截止到2017年7月6日,港股通持股总规模达到6383.49亿港元,持股规模最大的前20只股票的持股市值达3506.55亿港元,占港股通持股总市值的54.93%。前十分别是汇丰控股、建设银行、工商银行、腾讯控股、吉利汽车、中国银行、融创中国、招商银行、新华保险、中信银行。其中,融创中国和新华保险港股通持股占总市值的比例接近25%。

  4、北上资金的配置方向

  4.1、北上资金流向变化

  个股方面,7月10日-7月14日一周北上资金净流入最多的股票为格力电器和海康威视等,净流出最多的股票为海螺水泥、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

  4.2、北上资金持股一览

  根据陆股通持股数据,截止到2017年7月14日,陆股通持股总规模达到3464.58亿元,持股规模最大的前20只股票的持股市值达2134.59亿元,占陆股通持股总市值的61.61%。前十大分别是贵州茅台、海康威视、中国平安、美的集团恒瑞医药、格力电器、方正证券上海机场长江电力伊利股份。 

  4.3、北上资金持股行业分布

  北上资金持股主要分布在食品饮料、非金融银行和家用电器行业,按市值分别达陆股通总市值的18%、11%和11%。

  (本文作者介绍:兴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兼职导师。)

责任编辑:张海营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国企指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