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与中石化合作 文化融合将是最大难题

2014年08月29日 14:01  作者:王涛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王涛

  一个想法从凌晨4点半发出邮件,总裁10点回邮件,VP10点半,几个总经理12点回复结论,下午3点确定技术方案,晚上10点产品经理发出了该项目的详细排期,总共用时18个小时,这种效率在国企是不可想象的。

腾讯腾讯

  企鹅来了。

  与一号店的合作宣布几天后,8月26日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宣布与腾讯科技签订业务框架合作协议,与腾讯的合作将集中在业务开发与推广、移动支付、媒介宣传、O2O、地图导航、用户忠诚度管理、大数据应用与交叉营销等领域探索开展,引起市场极大关注。正所谓“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石化[微博]真争气,混合所有齐发力,一号店后又腾讯” 。

  市场的期待绝不是空穴来风,如果中石化[微博]的规划能够顺利落实,未来销售公司能够分拆上市,市值极有可能将超过A股中石化。在高调纪念邓小平和重启改革的万众期望下,中石化掌门人傅成玉看起来躇踌满志,他在香港举行的中期业绩推介会上表示,非油业务想象空间巨大、发展潜力巨大,是个金矿。但在憧憬未来美好蓝图的时候,作者却要浇上一盆凉水,中石化与腾讯之间的企业文化将是双方合作最大的难题。

  中石化贵为共和国长子,是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石化在《财富》2014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位。员工超过100万人。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目前腾讯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跻身全球科技股十强。目前员工数量1.2万人。

  这是两个背景、文化迥异的公司,一个依仗制度红利跻身全球500强第三,另一个抓住互联网浪潮取得成功,双方的合作注定了文化的碰撞。

  中石化的企业文化是典型的国企文化,坦率讲就是官僚文化。传统国有企业是政府经济职能的延伸物,企业内部的组织体系是政府官僚组织体系的延展,说白了就是做事为领导负责,而不是对市场负责,这是中石化的出身决定的。

  而腾讯则完全不同。这里有数不清的年轻人,数不清的产品经理,数不清的加班,数不清的竞争压力,基本上互联网公司有的特质腾讯都有,而这些特质与国企是格格不入的。作者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想法从凌晨4点半发出邮件,总裁10点回邮件,VP10点半,几个总经理12点回复结论,下午3点确定技术方案,晚上10点产品经理发出了该项目的详细排期,总共用时18个小时,这种效率在国企是不可想象的。

  有人会说,双方只是达成合作,又不是成立合资公司,哪来的文化融合问题,此言差矣,任何的合作都需要双方协作完成,无论是业务开发与推广、移动支付、媒介宣传、O2O、地图导航、用户忠诚度管理、大数据应用与交叉营销其中的哪一项,都需要双方有效的配合,但是两个公司文化差异如此之大,我们能想象到双方合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此处省略1万字),再加上无法说清的政策和体制问题,最后很有可能就是签署合作协议后,双方迟迟无法落实具体的细节,到最后不了了之。

  作者无意黑任何一方,只是讲出心中的担忧。最后用一句流行的话赠予中石化和腾讯:“合作不易,且合且珍惜”。

  (本文作者介绍:隆众石化网总编,在石油化工行业工作超过10年,对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曾在《中国能源报》、《石油石化杂志》等媒体发表过多篇文章。)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中石化腾讯文化融合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计划生育是个奇葩的政策吗? 中国商人为何不得富贵两全? 兰石重装涨停王神话该炒破了 日本宣称钓鱼岛立场无变化 蓝筹股T+0试点并无实际意义 公积金救楼市,雷厉风行 放开外资限制能救楼市吗? 沪港通抢客再爆低价战 贴交通费送iPhone6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