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中银研究
截至2021年2月2日,37家A股上市银行中,17家银行已披露2020年业绩快报或业绩报告,包括平安银行等6家股份制银行,上海银行等5家城商行及常熟银行等6家农商行。经济恢复及企业信贷需求增加背景下,银行业盈利边际改善态势延续,17家已发布业绩公告的银行2020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平均为3.13%,多家银行盈利由负转正。盈利驱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净息差企稳,中间收入保持稳健增长,营收改善效应显现。疫情发生后,在让利实体经济、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银行业净息差持续下行。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末,银行业净息差分别2.10%、2.09%,大幅低于2019年末的2.20%。三季度以来,银行业新发放贷款利率迎来拐点,三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2%,较二季度末的5.06%回升6个基点。三季度末,银行业净息差为2.09%,与二季度持平,净息差企稳态势显现。此外,上市银行发力中收业务,代销基金、理财等业务收入处于成长期,对公代理业务手续费、贸易融资等业务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受益于多重因素带动,17家上市银行2020全年营收同比增长6.72%,多数上市银行营收均实现正增长。
第二,拨备计提力度持续趋缓,带动全年业绩转正。2020年初以来,为了应对疫情对企业经营带来的负面冲击,银行业加大拨备计提力度,一、二季度银行业新增贷款损失准备规模分别为0.29、0.21万亿元。三季度以来,除部分城商行外,多数银行拨备计提力度减缓,银行业新增贷款损失准备规模仅为0.10万亿元。从17家上市银行来看,多家银行四季度新增贷款损失准备较三季度大幅降低,成为带动全年业绩改善的因素之一。
此外,不良贷款风险仍需关注。2020年二、三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2.74、2.8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94%、1.96%,较2019年末的1.86%上升较大。2020年末,17家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平均为1.30%,低于2019年末0.12个百分点,多数银行实现了不良贷款率压降。不良贷款率“不升反降”一方面反映了部分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新增不良规模可控;另一方面,也需关注部分贷款因展期政策未纳入不良,不良暴露存在一定滞后期。
(点评人:中国银行研究院 李梦宇)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银行总行一级部门。研究领域涵盖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与政策、金融市场、银行业发展等。)
责任编辑:谭兆彤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