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在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升为千年大计

2017年10月24日13:31    作者:李佐军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李佐军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已定,方向已明确,颁布的法律法规已不少,制定的政策也有很多,现在更需要的是行动,将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落到实处。

生态文明在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升为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在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升为千年大计

  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刻论述,其中颇具新意的论述如下:

  一是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之所以将其上升为千年大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报告认为,虽然过去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不仅国内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而且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但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三十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缓解这一压力非短期之功,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努力,而且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改善无止境,故升为千年大计。

  二是将“美丽”纳入国家现代化目标之中。报告明确,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在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基础上加了“美丽”二字,到此奋斗目标中就正好包含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部内容了,即将生态建设目标也纳入了。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纳入国家现代化目标,才能督促各方持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将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纳入民生范畴。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优质生态产品”这个很有新意的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习近平同志说过,“环境就是民生”,因此,从民生角度看,我们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而且要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特别是对美丽环境的需求。

  四是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报告从多方面提出了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如“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特别是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就从价值、理念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观念引导行动,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若全社会都树立了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则会引导大家都采取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则生态文明建设就会顺利推进。

  五是构建多种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报告提到要建立多个方面的体系,对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治理。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等。在这些体系行动下,对生态系统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进行系统治理,特别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报告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提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原来的“山水林田湖”后加了一个“草”字,变成“山水林田湖草”,这就更符合生态系统的实际了。在生态系统循环中,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湖南林业科技大学雷学军教授发明的速生草还能发挥大规模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六是明确“控制线”和制度规范,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外部性,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需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需要通过制度规范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因此,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等。其中,“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划定、“严惩重罚”制度、“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都是新提法。实施这些制度、采取这些措施,将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七是采取各种“行动”,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重在行动。为此,报告提出,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已定,方向已明确,颁布的法律法规已不少,制定的政策也有很多,现在更需要的是行动,将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落到实处,通过全社会的行动实实在在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八是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报告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现有的自然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涉及多个部委,机构多元、职责交叉、监管重叠,内耗较多,合力不够,效率偏低,因此有必要加快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实现“三个统一行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本文作者介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生态 十九大 文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