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经济50人论坛 王一鸣 原载中国经济时报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企稳的基础仍须稳固,结构性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潜在金融风险显性化的压力仍然较大,部分转型迟缓地区面临的困难仍在增多。
在经历了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6年多的回调后,中国经济周期性下行的因素已明显减弱,而去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的多方面积极变化表明,经济增速由降转稳、确立中高速增长平台的条件正在逐步积累。
展望2017年,全球经济将延续缓慢回升态势,但经济复苏仍面临美国特朗普新政,德法等大国进入大选期,难民事件和英国脱欧等事件后续发酵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利率调整的外溢效应将继续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多年的低利率逆向调整,还可能引发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
从国内看,投资增速有望筑底企稳,基础设施投资保持高位,制造业投资小幅回升和企业新一轮补库存周期,将对冲房地产投资回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高位,但增速将受到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双重影响,总体上保持稳定;外贸出口形势将有好转,受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和国际市场转暖的影响,出口降幅将有所收窄。
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在2017年成功触底的概率较高,全年有条件实现6.5%左右的增长水平,“L”型增长有望进入下半程,“十三五”时期的中高速增长平台有望基本确立。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企稳的基础仍须稳固,结构性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潜在金融风险显性化的压力仍然较大,部分转型迟缓地区面临的困难仍在增多。要巩固经济趋稳向好的基本面,最重要的是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的基础上,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下决心处置“僵尸企业”,化解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杠杆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补齐“软件”短板,通过“去降补”,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加快推进过剩产能有效出清、资产重组和风险释放,矫正资源错配,有效改善市场预期,为需求释放和可持续中高速增长打开新空间。
同时,针对粮食库存压力不断增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农民增收难度增大等问题,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传统产业盈利水平下降和资金“脱实向虚”等矛盾,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针对金融资源过度向房地产集中和房地产泡沫等风险,要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作为重要任务。
从中长期看,要更加突出创新在供给侧改革中的核心作用,着力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通过创新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重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政府主要是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产业标准和商业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减轻企业家创新风险,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本文作者介绍: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冯梦雪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