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朱海斌
我们预测2017年的PPI通胀将平均同比上涨约5%。由于2016年初的PPI基数较低,PPI通胀很可能会在2017年第一季度进一步上升,然后逐步回落。我们预计2017年CPI通胀将温和上升,2017年的平均CPI通胀可能会略低于2.5%。
长达54个月的PPI通缩画上句号,无疑是2016年最积极的一个变化。PPI通缩在2015年底达到同比下降5.9%,是本轮周期的低点。从2016年初开始, PPI开始上行,并于9月份结束了长达54个月的通缩现象。12月份发布的PPI指数同比增长5.5%,创下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PPI通胀回归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制造业去产能、基础设施及房地产投资推动内需增长、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和人民币贬值。
PPI通缩的结束推动工业企业利润的明显复苏,上游行业受益最大。上游行业集中了高杠杆的行业,因此这一变化对短期金融风险的影响也很明显。通常而言,在通货紧缩的环境中,债务负担将会上升。而PPI通胀回归带动了名义销售收入和现金流的改善,降低了高杠杆行业企业的财务压力。由此,新增不良贷款的形成速度趋缓,短期金融风险得以缓解。
由于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及利润与PPI走势密切相关,近年来持续PPI通缩实际上意味着工业企业面临的实际利率负担局高不下,拉低了整个制造业的实际增长率。因此,PPI复苏推动工业利润和销售收入不断增长,暗示制造业在短期内将触底或是温和复苏。实际上,尽管去产能对制造业投资仍然形成下行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投资增速看起来已经触底,从2016年前10个月的同比增长3.1%上升至11月份的同比增长8.3%。
对于2017年的PPI前景,一些因素值得关注。第一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摩根大通的全球研究团队预计全球油价在第三季度前会逐步上涨至62美元,在2017年年底时将会在55美元左右。第二,国内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很可能会继续推进。同时,政府看起来已经意识到过度依赖行政措施去产能是导致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价格最近猛涨的一个原因,并在最近采取了相应措施控制价格持续上涨。因此,我们认为某些上游行业的产品价格猛涨的现象在未来不会持续。
总体来看,我们预测2017年的PPI通胀将平均同比上涨约5%。由于2016年初的PPI基数较低,PPI通胀很可能会在2017年第一季度进一步上升,然后逐步回落。
我们预计2017年CPI通胀将温和上升。由于PPI通胀的强势反弹,市场担忧CPI通胀在2017年有可能会出现上行风险。实际上,与近期的PPI上涨相比,CPI通胀始终保持相对稳定,从11月份的同比增长2.3%温和下降至12月份的同比增长2.1%,2016年全年CPI同比增长2.0%。我们认为今年的CPI通胀将会温和上升,但2017年的平均CPI通胀可能会略低于2.5%,而官方CPI通胀目标很可能仍将保持3%不变。
近期PPI上升对CPI通胀的传递效应并不明显,我们预计这种情况将会持续。PPI上升主要是由于采矿和原材料等上游行业的价格猛涨,而上游产品的通胀向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传递效应有限。12月份PPI中的消费品指数仅同比上涨0.8%,涨幅相当温和(整体PPI同比上涨5.5%),这与12月份CPI指数中的消费品价格仅温和上涨1.6%是一致的。
一般来说,从需求方面来看,家庭收入是影响非食品价格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值得指出的是,尽管2016年PPI显著上行,名义GDP增长率也出现反弹,但名义家庭收入增素却逐渐下滑,名义人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同比增速)从2015年的8.2%放慢至2016年第三季度的7.2%。因此,除非我们看到工资和家庭收入增长明显加速,零售商和服务供应商的提价空间很可能有限。
总体来看,食品价格仍然是中国CPI通胀波动的关键因素。食品CPI通胀在近几个月有所下滑,在12月份同比上涨2.4%,而在2016年上半年平均上涨6.2%。特别是,作为以往食品通胀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猪肉价格上涨看起来已在2016年中期前后触顶,此前从2015年第二季度到2016年年中一直在加速上涨,2016年上半年为平均上涨28.3%,但到12月份同比增速已回落到6.2%(季调后三月环比年化变动为下降17.1%)。展望2017年,食品和核心CPI通胀率在上半年可能仍将保持相对温和(由于去年年初基数较高),然后将会在下半年逐步上升。
(本文作者介绍: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