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为何在泰国败给日本

2015年06月16日 09:02  作者:梁海明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梁海明

  尤其是对准备对外投资的中国民企而言,过去在国内投资,可以是摸石头过河,但未来海外投资,是摸着石头过海,是过沼泽地,按照过去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未必走得通,如能先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行,才不容易陷下去。

中国企业走出去难在哪里?中国高铁为何在泰国败给日本

  笔者近期在大学讲学,以及出席一些有关“一带一路”的论坛、讲座时,虽然看到在座的企业经营者普遍对“一带一路”下,企业如何“走出去”兴致高昂,但也有不少企业对“走出去”后的前景感到担忧。其中讨论比较多的是近期中国高铁走出去困难重重,那民企走出去岂不是更加寸步难行?

  大家知道,中国近日错失了墨西哥、泰国两张高铁大单,未来在新马高铁、美国加州高铁等国的项目上,也面临日本、欧洲等国的激烈竞争,高铁“走出去”正面对巨大挑战。

  笔者仅以中国高铁在泰国遭遇挫折的例子来解释一下为何中国高铁“走出去”这么难。

  泰国首条高铁之所以决定采用日本新干线系统,如抛开政治因素不论,以技术、经济因素讨论的话,也有四个原因。

  一是中国高铁的声誉,还达不到泰国的高要求。不少国人对泰国的印象可能更多集中于泰国菜、泰式按摩、旅游,但实际上泰国的制造业实力也很雄厚,其电子产品在东盟国家的受欢迎程度,仅低于日本,而高于中国,甚至有“东盟的德国”美誉。在这种“技术崇拜”的心理下,加上,日本新干线系统标榜有50年的安全运营经营,促使泰国更倾向于日本的产品和技术。

  二是日本给泰国高铁提供了更加便宜的贷款利率,台湾媒体《商业周刊》报道称日本提供的贷款利率是不到2%,而其他国家的贷款利率普遍高于2%,在逾100亿美元的高铁项目中,利率即使相差0.5个百分点,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另外,由于中国高铁此前提出的预算,和其他国家的预算相差无几,成本未如外界想象中的低,因此日本最终以价低质高获胜。

  三是中国的核心技术优势目前仍不明显。中国高铁技术最初师法日本新干线系统、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等,如今中国高铁的核心技术虽已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但在不少外国政府看来,中国的这些核心技术可能是“改良版”,且只有不到10年历史,相对“年轻”,相比日法德高铁动辄数十年的历史,外国政府也相信中国人常说的“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句话。

  四是中国高铁“走出去”尚不能在商言商。笔者此前曾在拙作《中国企业走出去应多点在商言商》建议,在“一带一路”背景之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期间,应该大大方方、直截了当地告诉投资所在国的政府、民众,中国的企业过来投资,就是在商言商,合法经营、追求盈利。然而中国企业,包括我们引以为傲的高铁,“走出去”总是背负为国争光、输出技术、输出产能等包袱,容易患得患失,不但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质疑背后动机,也常遭沿线国家利用中国的顾虑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沿线国家就另作他选。

  此外也不能忽视,日本在国际媒体的宣传上,强调的是“50年经验、50年安全运营”,有针对中国高铁“年轻”、曾经发生过事故之嫌,对此,中国高铁在海外宣传上如何接招,如何宣传,有不少改进的空间。这也提醒我们,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无论是中国高铁要“走出去”,还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在提升自身的质量、技术,进一步寻求降低贷款利率、项目建造成本的空间之外,也要以极大的耐心进行长期的宣传部署,打造中国产品的可靠形象。

  尤其是对准备对外投资的中国民企而言,过去在国内投资,可以是摸石头过河,但未来海外投资,是摸着石头过海,是过沼泽地,按照过去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未必走得通,如能先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行,才不容易陷下去,因此中国民企的“一带一路”之旅,可考虑由过往有海外投资经营经验的港台企业带路。

  (本文作者介绍:香港经济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著有《你不知道的财经真相:美国退出QE之后的世界》、《中国经济新政策与我们》。)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梁海明一带一路高铁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楼市“日光盘”频现背后的尴尬 牛股老板跑路 散户该怎么办 创业是中国未来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 中等收入陷阱的真正危险在哪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飞上天的黑天鹅 创业板何以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为什么加拿大人不欢迎中国投资? 如何平衡金融服务的法与情? 下半年港股最大的风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