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疯牛都是自己养成的

2015年04月28日 07:27  作者:陈志龙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志龙

  慢悠悠的牛在吃草,本来它不疯,但各种激素和药物乱用,哨子死命吹,鞭子胡乱抽,一不小心变成狂奔的快牛甚至疯牛。可以说,所有的疯牛都是政策不断加码、刺激政策迭加、七手八脚整出来的,所有的疯牛本质都是自己养成的。

所有的疯牛都是自己养成的所有的疯牛都是自己养成的

  27日,有媒体“援引权威人士”的话称,目前国资委[微博]确定了下一步的国企改革重点,央企将在分类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央企数量有望进一步缩减至40家。消息言之凿凿称,“国资委[微博]已经就推进央企重组专门下发了文件,将国有资本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本轮大规模兼并重组将在分类基础上,首先集中在商业类国企领域,特别是完全竞争性行业,资源要素将会进一步向大企业大公司集中,目前很多央企已经开始有所动作。”

  消息一出,由于前有南北车合并重组“翻几番”的示范效应在前,昨天股市开盘不久,“南北船”相继接近涨停,两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微博]等大象起舞,罕见地封涨停,中字头股票你追我赶掀起涨停潮。按照有效市场理论假说,股价的波动往往反映了一些可能影响基本的重大事件。

  昨天收市后,国资委专门发表简短的声明称,经查,该消息未向国资委进行过采访或核实。言简意赅的声明足见管理层对股价异常波动的警觉和对市场过热的担忧。在行情火热的当下,消息面的过度刺激形同火上浇油,引发大火燎原,加剧市场过热。

  上周,兴业全球总经理理杨东在致投资人的信中写道,尽管泡沫让赚钱显得又快又轻松,我们的净值也受益于泡沫实现快速增长。我们也认同活跃的资本市场对促进直接融资和经济转型的积极意义,但我们同样认为近来高歌猛进的市场表现低估了改革的难度,忽视了转型的艰辛和可能经受的苦痛。

  他坦言,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公司的股价已呈现泡沫……即使是在最顺利的改革进程与经济前景下,买入过高价格股票的投资者也难有满意回报。泡沫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不断膨胀,让我们不得不开始考虑可能很快会来临的再一次泡沫的破灭,由于巨额杠杆资金的进入,这一次的股价崩溃对投资者的伤害甚至可能超越2008年。”

  受其影响,兴业全球旗下几乎所有股票型基金的最新策略展望中,都重复着同一个观点:我们对A股市场当前的热度比较担忧,对下半年的股市表现较为悲观。

  当年沪市6000点时,有人狂欢看高10000点,也是杨东苦劝基民赎回,体现了对市场的敬畏。昨天,著名媒体人胡舒立女士也在最新一期的财新周刊撰文提醒,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复杂,利弊兼有。时下的中国,提振经济显系股市“不可承受之重”,它无力完成这一自赋或他赋的使命。倘若一味为当前股指涨势喝彩背书,使其变为一头“疯牛”,它不仅解不了实体经济之困,还可能激化既有深层次矛盾,自身沦为一个风险莫测的“风暴眼”。

  27日的大象起舞,带动指数一路狂奔直上4500,本轮牛市正呈现阶段性加速赶顶之势。充裕流动性助推的超级牛市,体现了投资者对未来改革和转型的强烈预期和信心,但市场过热足以让管理层担心“改革牛”、“转型牛”会异化为“疯牛”,这与管理层期待的“慢牛”和“健康牛”背道而驰。考虑到改革转型之艰难,毕其功于一役的疯涨使股市有脱轨失速的风险,值得警惕。

  现在,一方面是成交量屡创新高,而同时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201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幅降至7%,创6年来新低,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股市表现与实体经济走势出现显著背离的同时,增长改善与通缩预期相背离、潜在的流动性冲击与市场乐观情绪相背离。

  随着股指不断急速攀高,多重背离如果在某个时点上遭遇偶发性“黑天鹅事件”的冲击,相互共振撞击,形成“戴维斯双击”,可能会酿成系统性风险。大国经济需要一个健康、强大、稳定的资本市场。

  市场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时刻都要有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面对如火如荼的行情,各方都要有敬畏之心,量力而入,且行且珍惜。管理者的调控政策既要利长远,也要稳当前。国企改革的重大政策发布的时间节点应尽能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冲击。

  像央行[微博]的货币政策一样,一般都选择在周末收市后发布。经济下行区间,稳增长的财政和货币不断出笼,管理层同样要考虑到避免让这些政策进一步刺激股市,同时要加强流动性管理和金融资产的有效供给,让牛市在健康的轨道内运行,成为一个服务实体经济的“健康牛”,而不是“疯牛”。

  慢悠悠的牛在吃草,本来它不疯,但各种激素和药物乱用,哨子死命吹,鞭子胡乱抽,一不小心变成狂奔的快牛甚至疯牛。可以说,所有的疯牛都是政策不断加码、刺激政策迭加、七手八脚整出来的,所有的疯牛本质都是自己养成的。

  当前市况下,尤其要警惕政策迭加的风险。市场好的时候,跟着起哄一起上,七手八脚火上浇油,整出大事情来了,再手忙脚乱地灭火,棍棒齐下,这方面的教训过去不少,代价也很沉痛。

  此事体大,不可不察!

  (本文作者介绍: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财经作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疯牛刺激政策股市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76.6%的炒股家庭在牛市中赚了 经济下行总理最近很揪心 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老艾侃股:如果四大行涨停 千万别吃惊 疯狂的中国牛市已至下半场?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谁是拯救股民的120? 2016年房地产税仍难以实施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