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贷款业务需要降温和规范

2015年01月25日 09:19  作者:连平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连平[微博]

  随着业务管理的规范,委托贷款将会进入良性增长的轨道,较为合理的业务增长仍将为商业银行提供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业务性质回归本源和风险管控要求的提高,将大大降低商业银行经营委托贷款业务的风险。

委托贷款业务需要降温和规范委托贷款业务需要降温和规范

  2014年以来,为有效遏制表外信贷工具潜在风险的累积,监管机关对部分软约束部门、政策限制领域、高风险行业及金融同业业务的监管约束持续强化,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余额增速快速放缓。

  但这些监管措施对委托贷款的影响不大,截止2014年末,委托贷款增加2.51万亿,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占比由2012年的8%提高到15%,短期内增幅很大。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委托贷款管理上的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

  一是统一的委托贷款行业管理体系尚不健全,业务以商业银行的自律性管理为主,各行的管理有较大的差异。

  二是在委托贷款业务迅速增长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业务模式逐渐成形,部分业务资金流入风险较高或国家限制性的行业,成为继信托贷款和同业业务后被监管关注的新领域。

  三是部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全程参与委托贷款的各个环节,使委托贷款脱离了其代理业务的本源,并承担最终信用风险,开始出现代偿风险。对此,我认为,过热和走样的委托贷款业务需要降温和规范。

  在此背景下,银监会制订了《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统一的监管要求规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的经营行为,加强委托贷款的业务管理,从而促进委托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

  该办法主要的管理精神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回归业务本源。要求商业银行明确委托贷款代理业务的基本属性,即只承担委托管理职能,而不承担业务的信用风险。

  二是限制业务范围。严格限定了委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同时明确了不同参与主体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三是加强业务管理。办法不但对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包括会计核算、风险管理等做出了规定,也明确了对委托贷款的监管要求。总体来看,这些管理原则和要求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未来委托贷款业务的规范发展。办法是委托贷款业务发展的重要规范性文件。

  如前所述,在办法出台之前,商业银行委托贷款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要求,业务运行的日常管理主要以商业银行自行出台的管理办法为主,这些管理办法更注重业务流程的合规性要求,但对业务本身的限制相对较少。

  而这次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对委托贷款业务的各个环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与商业银行的管理办法相比更加规范和全面,也更注重对风险的控制。之所以要从全局的高度对委托贷款的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和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委托贷款的绝对规模已经较大,而管理却相对薄弱。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增长较快、信用风险管理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有必要对业务管理要求和风险承担机制加以明确。

  二是以规避监管为目的的“金融创新”已经开始渗透到委托贷款业务中,使原来简单的代理业务衍生出较为复杂的交易结构,如不及早加强监管,可能会加大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

  三是较为严格的监管规定有利于强化投资者教育,提高资金提供者的风险意识,对在各个层面打破“刚性兑付”的预期有积极意义。

委托贷款业务需要降温和规范委托贷款业务需要降温和规范

  委托贷款管理办法的出台,对商业银行而言机遇大于挑战。虽然短期内较为严格的监管要求无疑会使热火朝天的委托贷款市场降温,限制业务规模快速扩大的势头,降低相关业务收入增长速度,似乎对商业银行不利。

  但从中长期看,商业银行将从不断规范的委托贷款业务的发展中受益。受到监管限制的部分委托贷款融资需求并不会消失,而是会寻求更为合规、阳光的融资渠道,这有利于商业银行表内资产业务的增长。

  随着业务管理的规范,委托贷款将会进入良性增长的轨道,较为合理的业务增长仍将为商业银行提供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业务性质回归本源和风险管控要求的提高,将大大降低商业银行经营委托贷款业务的风险。

  总体来看,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的业绩影响不大。由于管理办法对存量委托贷款采取不溯往原则,存量业务的收入基本不会受到影响。而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看,在占总收入20%的中间业务收入中由委托贷款产生的收入占比相对较低。因此,即使委托贷款的增量业务出现波动,也不足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我认为,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社会融资增速也随之相应放缓,总体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处于合理区间,未来社会融资规模仍有继续增长的必要和空间。股市大幅上涨和资金大规模流入股市主要发生在近几个月,而委托贷款的较快增长始于2012年,两者之间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关联和直接的互动关系。

  再者,征求意见稿推出之前一定会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通常需要半年以上的酝酿。委托贷款管理办法的出台主要是针对委托贷款业务的现状和问题,从规范业务出发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性安排,与限制资金流入股市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不能否认,通过委托贷款的渠道获得资金,并以各种形式进入资本市场是近期股市获得增量资金的可能渠道之一。由于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委托贷款资金不得从事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理财产品、股本权益等投资,办法正式实施后,通过这一渠道不规范地进入股市的资金会趋于减少,但影响程度应该会相对较为有限。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资金未进入实体经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但大部分社会融资还是进入了实体经济。造成金融数据和实体经济背离的主要是由融资对实体经济的传导存在滞后、流动性在行业之间的结构性差异所造成的。

  我认为,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将会有促进作用。如前所述,近年来在委托贷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资金进入房地产、融资平台等受到限制的行业,而近期也不能完全排除存在部分委托贷款资金进入股市的可能性。随着委托贷款业务的规范发展,未来这些现象将逐渐减少,资金的筹集和运用也将更为合理,作为社会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委托贷款也将对实体经济发挥更大的支持作用。

  办法出台对上市公司可能有两个层面的影响。一方面,上市公司资金较为充沛,在委托贷款业务中一般会作为资金提供方出现,而管理要求提高有利于降低整体业务风险。因此作为业务参与者,上市公司显然也可以从中得益。另一方面,管理办法或多或少会对股市的资金流动产生一些影响,但对单个公司的影响有限,整体的市场影响也不会很大。总体来看,办法的出台对上市公司利大于弊。

  (本文作者介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和理事。)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连平商业银行委托贷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老艾侃股:本周生死轮回 下周再创新高 2015年房价仍将继续下跌 奥巴马说美国复苏纯属忽悠 机关养老制度改革应兼顾公平与利益 巨额存款离奇失踪究竟几个意思 A股暴跌凸显股市泡沫化趋向 你错过了在股市捡钱的机会吗 大佬为何愿与跌倒后的彭小峰做“朋友”?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谁是拯救股民的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