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高明华
部分国有企业看起来资产量很大,但不值钱,拿到市场卖没人买,市场决定了其价值。有些设备还能用,但能用不代表值钱,所以要强调价值概念。在健全的市场下,应该由市场来说话。不要认为公司有多大就应该占多少比例,没有这个概念,应该交给市场判断。
混合所有制已经发展二十多年,是个老概念了,这回是新提法。实质上和之前的并没有多少改进,就是股东多元化概念。混合所有制要强调的是民营资本进入的问题。过去是国企和民企两条线,国企强调做强做大,但民企很难做强做大。国有企业一方面想做强做大,一方面还要控制影响力,这时候民营资本就不想进去。
改革的目标是,在国有企业绝对控股情况下,民营资本公平竞争成为大股东,起码成为可以相抗衡的大股东。可能是第二或第三股东,但不会出现大的差距。一旦差距大了,民营资本就可能被控制。
改革的核心是建章立制
过去一直强调国有资本有10亿块钱就可以控制100亿。这对民营资本进入是不利的。民营资本想要的是公平对待,在公平竞争中甚至超越国有企业。在抗衡的局面中,比如在股东大会中,民营资本要有代表,总经理聘任 谁,财务总监聘任谁是由董事会集体决策,并不是大股东说了算。如果国企一股独大,什么都是国企主导,民营资本就无法保护,存在被吞并可能性。
遗憾的是,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相应的诉讼,或是寻求救应的赔偿机制。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会又担忧,风险越大积极性就越低。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在法律、制度安排上,为民营资本进入创造宽松的环境。否则,阻力永远会存在。
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章立制。没有规章制度,民营企业就没有保障。中国缺的就是制度。比如西方的集体诉讼,以及累积投票,这些在中国都没有。
中国的经济模式是仿照资本主义推进,例如独立董事制度。那么,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可以借鉴西方的模式。但是,中国的现状比西方复杂。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体制因素障碍。在资本市场,中国并没有很好的保护投资者利益,治理结构看似漂亮,应有尽有,监督似乎也齐全,可是效果很差,问题在于没有建立起投资者需要的制度。
社会主义只能体现在党的控制上,在其他方面和西方没有太大区别。我们追求国民福利,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同点是市场经济。只是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某些方面还需要增强国有企业的控制和影响,但发展趋势是要弱化影响力。
要想彻底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就应当把国有产权和非国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写进宪法。既然党的文件提出来,为何不能进宪法。党的文件效率上不如法律,因为这是文件不是法律。当然,写进宪法还不够,必须完善程序上的法律。现有法律下,比如公司法、证券交易法规定,谁侵犯利益就要赔偿,真正发生问题的时候其实诉讼无门。根源在于这是可操作的程序。
政府要保护市场而不是干预
产权的界定对新建企业来说问题不大。比如说新建100万的公司,10个人投入10万,产权是很清晰的。创造多少收益,股权比例都很清晰。国有资本占50%股份,其他资本占50%,不管其他资本是1个还是4个合伙,产权是清晰的。
产权不清晰是在存量上,增量上是清晰的。民营企业进入国有企业,在进入时就要界定清楚产权,进入之后占比多少,按创造收益来分红。没有改制的国有企业或正在改制的国有企业,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在法律不健全情况下,或涉及国有资产流失。
当然,国有资产流失是个伪命题。为什么?部分国有企业看起来资产量很大,但不值钱,拿到市场卖没人买,市场决定了其价值。有些设备还能用,但能用不代表值钱,所以要强调价值概念。从东德西德革命看,当时东德的国有资产评估价值非常高,但进入市场出让,最后倒贴,市场不认可其价值。所以,在健全的市场下,应该由市场来说话。不要认为公司有多大就应该占多少比例,没有这个概念,应该交给市场判断。
问题的核心在于,市场作出的评价,政府不认可。政府有很大的问题,很多时候它不认同市场。当然,市场也要考虑公平。比如在企业重组时,政府要监督。国资委[微博]来监督市场拍卖,要保证市场的公开透明,在这样的基础上,市场认定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当然,市场环境不好,拍卖价格有可能会出问题,也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所以,关键还是政府保护市场,政府需要推动市场发展,由政府来架构市场建设。
只有竞争性国企应该市场化,自然垄断国企可以部分市场化,但公益性国企不能市场化。能够放开的只有竞争性国有企业。并不是说短期内要全部放开,有些要保留。例如航天高科,需要很大的投入,民营资本有实力进入吗?航天领域民营资本进入不是不可以,但需要一个过程。
金融、电信、汽车、钢铁很大程度上是垄断,他们也不想民营资本进入。民营资本真正要进入的时候,它们就开始限制。当下金融市场的开放,支付宝[微博]余额宝[微博]为何受到限制?因为利益集团有很强的谈判能力,会游说政府机构,而民营企业能力有限,马云[微博]再强谈判能力永远比不上国有大行。你要是抢蛋糕了,对不起我就要跟你抗争。所以,放开垄断市场不太容易。理论上可行,但落实会阻力很大。这个阻力需要政府来解决。
像中石化[微博]这样的竞争性国企,现在还有补贴,这是不合理的。假如在行业中还有民企,如何公平竞争?政府是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来补贴国企。不要忘了,民营企业也交了税。把它们的钱也拿出来补贴竞争对手,这不合理。
竞争性国企必须去行政化
混合所有制改革难度很大,会触及既得利益集团,它们会极力反对。改革提出来了,但每一步路都很难,这是在分享既得利益集团蛋糕。所以,民营企业只能在增量上推动,存量上很难。
现在切蛋糕只是表面工作,没有真正开始切。真正要切了蛋糕,马云就不可能被围攻。当下的改革基本停留在政策理论层面,政府尽管在鼓励,但操作起来困难重重。不要说做大了蛋糕就好分,人都是贪婪自私的。
当然,国企存在行政化化的诟病。公益性国企和自然垄断性国企不应该去行政化,但竞争性国有企业必须去行政化。
现在的国企领导内心还是比较乐观的,他们安于现状。想要保留行政级别,又要维持高额薪酬。我认为,竞争性的国有企业领导可以获得市场化的薪酬,但必须放弃政治地位,取消行政级别。在高管调动地方从政问题上,要想成为政府公务员,就必须放弃高薪酬。
有些领导从国企到政治岗位,很难脱离政商关系。在国有企业内部做领导,政府赋予很多垄断资源,也会给地方带去很多优势。在我看来,现有调动模式之所以不取消,根本原因就是继续对国有资本进行控制。十八届三中全会还在强化“控制”的概念。强化只能是在非竞争性领域。在竞争性领域不要强调控制,应该是公平竞争。
长期来看,只要制度规范健全,国有企业腐败现象必然会少。从制度制衡角度看,一股独大反而会滋生腐败,股东之间相互制衡腐败相对就少。目前一股独大是滋生国企腐败的核心原因。这些大国企80%的控股权,意味着其他主体没有话语权。所以,要强调相对控股,腐败就会减少。
一方面强调国有产权不可侵犯,又去强调国有企业控制力,这是矛盾的。政府的作用应该是推动公平竞争,而不是扶持某一方。
至于国资委[微博]的问题,核心在于要分类监管。国有企业的性质各不相同,公益性和自然垄断国企监管的思路要有区别。竞争性国有企业就是赚钱,市场化思路就是合理合法范围内赚钱,越多越好。非竞争性国企要非市场化思路,往往不赚钱还要赔钱补贴其发展。当然,公益性国企强调资产,竞争性国企强调资本。不能忽略资本是赚钱,资产不赚钱。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