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转型有了明确的风向标

2014年03月17日 09:54  作者:冯奎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冯奎

  这份规划的年限是2014至2020年,共7年时间。这比五年规划长,比一般讲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略短,但又构不成一个远期规划年限,充分凸显了这份规划对于中国城镇化转型的意义。这突出说明这7年时间对于中国城镇化发展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城镇化转型有了明确的风向标城镇化转型有了明确的风向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出台,并已印发。这个规划是中国城镇化转型道路上明确的风向标。

  这份规划的出台时间,一拖再拖,可谓不易。但最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为规格最高的规划,反映出各方面对城镇化的一致认识。

  这份规划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个长期过程,这就把城镇化从一个“短时段”拉到了历史的“中时段”、“长时段”。规划同时强调城镇化对于三农、区域协调发展、拉动内需、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意义。这也极具针对性。因为过去在经济或金融危机阶段,一些地方过度地强调了城镇化的“应急”、“救急”性质,过度强调了城镇化在经济尤其是拉动内需的意义。总之,关于城镇化过程论、价值论的概括,从根本上奠定了城镇化在中国未来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这份规划的年限是2014至2020年,共7年时间。这比五年规划长,比一般讲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略短,但又构不成一个远期规划年限,充分凸显了这份规划对于中国城镇化转型的意义。这突出说明这7年时间对于中国城镇化发展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综合世界各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践来看,旧的城镇化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问题同样众多。

  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已经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十分显著。转型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必然之路,一定意义上说,未来几年决定着中国城镇化能否转型成功。这也是这份转型规划最重要的历史意义。

  国家新型城镇化转型在8篇31章的内容中,提出了“新型”的目标、路径、任务,亮点突出,可以用一二三四五六来解读。

  一个核心。一个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外要回答两方面问是同:一是怎么样成为市民,享受城市居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市民怎样才能过上优质的城市生活?

  规划提出,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为使城市生活和谐宜人,规划要求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两个城镇化率。本世纪以来的头十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实际上达到年均1.3个百分点,每年2000多万人口进城。2013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3%,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7个以上百分点,而且迄今在多数地方的规划中根本不提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问题。

  规划提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反映出两个导向:一是常住人口城镇化速度仍然保持较高速度,但增速放缓。二是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指标,意在综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2个百分点,政策含义就是强调要将更多进城人口转变成为城市户籍人口。

  三件主要工作。规划提出着重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三件主要工作。这三件工作可以说是城镇化规划的现实抓手,也是城镇化改革发展最紧迫的问题。解决好这三件工作,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有利于逐步解决3个1亿人的落户问题。这三件主要工作,最早是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专门论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具有的可操作性。

  四项战略任务。 四项战略任务就是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布局形态优化、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这四项任务可以说是城镇化发展的四个维度:农民工市民化是从人的维度,城市布局形态是从载体也就是形的维度;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从时间轴的角度,城乡发展是从空间轴的角度。

  五大目标。五大目标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所在,也即: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值得重视的是,这五大目标是一个偏“软性”的目标描述,特别是将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等列入目标体系,这对于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了这个目标,城市建设发展将更多地朝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乡愁”去迈进。

  六大改革领域。新型城城镇化发展,必然要突破旧的体制机制的束缚。这个意义上,新型城镇化主要不是造城,不是城市建设,首先它是一场综合的、全面的、深刻的体制机制的变革。按照规划,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体制机制的重塑与再造有几下特点:一是重在制度顶层设计,二是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三是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六大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最终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本文作者介绍: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研究员,城市中国网总编辑,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战略专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城镇化城镇化率新型城镇化冯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