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李庚南
金融向实体经济的回归关键在于实体经济如何强身健体,尽快走出低谷,提升整体资本回报率,增强对资金的吸纳能力,进而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
在五年一度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这既为未来的金融工作设定了规则,又为走出当前的金融迷局指明了方向。
何谓回归本源?本源即事物产生的根源;金融之本源,即金融因何而生、因何而存在、因何而运行。如果迷失了本源,金融的存在必将面临质疑。可以说,当前金融领域出现的种种乱象,从金融系统内的资金空转、脱实向虚,到社会资本乱办金融、非法从事金融活动等,恰是金融迷失了服务实体经济之本源的表现,也是金融广受诟病之所。
那么,金融如何走出当前迷局,实现向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回归?
首先需澄清的是,金融活动是由资金供给、资金需求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即由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资金需求方的企业及个人构成。因此,如何推动金融回归本源,同样需要资金供需双方的共同发力。
从这个意义上看,金融回归本源之路并非专属于金融机构。金融向服务实体经济的回归,实际上是由四重回归构成的复杂生态链:信用—信贷—实体—实业,即包括回归信用本源、回归信贷本源、回归实体与回归实业。
一是回归信用本源。何谓信用?信用主要是指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道德基础的“践约”行为。从经济的角度理解“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换或者其他经济活动中授信人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够实现其承诺的基础上,用契约关系向受信人放贷,并保障自己的本金能够回流和增值的价值运动。《新帕格雷夫经济大辞典》对信用的解释是:“提供信贷意味着把对某物(如一笔钱)的财产权给以让度,以交换在将来的某一特定时刻对另外的物品(如另外一部分钱)的所有权。”
可见,承诺、履约是信用的本质要求,回归信用本源的内核是就是要信守承诺,讲究契约精神。这是一切信用关系维系与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企业凭信用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即凭籍以往良好的信用记录以及各种增强信用的手段(如抵押担保),并以按期履约还款的实践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信用,以获取金融的持续支持。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企业任何的不诚信行为,特别是恶意拖欠、逃费债务的行为,不仅导致其在今后“借贷无门”,而且还会产生负面溢出效应,影响其他企业获取融资。因为,一旦信用环境恶化,金融机构在难以有效甄别不诚信企业与诚信企业的情况下,很可能采取无差别的审慎政策,包括提高融资门槛、上收审批权限等,个别不诚信企业的逃废债行为产生“殃及池鱼”效应。
另一方面,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与客户的交互活动中也要讲诚信。不仅要以客户的资信状况作为是否提供融资的依据,而且自身也应按照契约精神来履行对企业的授信承诺,按照约定的利率、期限等条件如期提供融资。不能因为自身管理方面的原因,如流动性方面的原因停贷、压贷或抽贷。尤其需防止在不合理的考核激励下基层或客户经理恐慌性的抽、压贷行为,甚至于出现连哄带骗先承诺续贷、收回后以各种理由拒贷的行为。金融机构的不诚信势必引致客户恶意拖欠、逃费债等不诚信行为的“报复”。客户因担心归还借款后难以获得续贷,索性拖着、赖着。但必须说明的是,并不是说企业逃废债是由于金融机构造成的,——这显然不符合逻辑,但是金融机构的不诚信无疑会催化和加剧企业的不诚信。
需知,金融机构的立身之本就是信用二字。信用既是金融机构盈利的主要渠道,也是金融机构赢得长期、稳定客户资源,实现可持续的根基。企业要有契约精神,金融机构也要讲契约精神。唯有在契约精神的引领之下,金融之水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二是回归信贷本源。信贷本源是什么,亦即银行放贷的基本依据和理由是什么?我们知道,银行信贷运行的基本逻辑是:借出资金,承担风险——收回本金及利息,释放风险。
从信贷资金循环的规律看,马克思的借贷资本循环公式(G-W···P···W‘-G’)已经很清晰地告诉我们,资金的良性循环是基于各个环节的顺利归流,由企业资金的顺利回流(W-P-W’)到银行信贷资金的顺利归流(G-G’)。换言之,银行信贷资金能否带着预期的利息收入归流,取决于借款人有无诚信(还款意愿)、有无还款能力。这就要求银行不仅要调查借款人的资信,还要研判与评估借款的实际资金需求量以及还本付息能力,而这种还本付息能力是建立于充分的现金流基础之上的。
因此,注重借款人资信和第一还款来源就是信贷的本源。而对信贷本源的把握,有赖于银行对借款人生产经营合理融资需求的评估、对其生产经营及资金周转特点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其现金流的准确测算。银行提供资金的依据应当是,需求方是具有良好的还款意愿,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获取资金后能创造更多利润的企业,企业可以靠生产经营现金流归还贷款。这既是信贷的本源要求,也是银行游走在金融“江湖”应具备的本领。
不幸的是,银行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逐渐迷失了信贷的本源,把握实体企业生产经营及其资金周转特点的“内功”在消退,无法或者也无精力去准确测算企业的现金流,——而这恰是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归流的关键;而代之以对抵押、担保条件的强化与硬约束。久而久之,银行的客户经理把信贷的“真经”给忘了,而“唯抵押担保是从”逐渐成为银行的“宝典”,成为外行人办银行的“速成手册”。这是实业的悲哀还是银行的悲哀?
过于依赖抵押担保、忽视第一还款来源的信贷理念,一方面成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融资领域难以逾越的山峰;另一方面,也“培养”了银行信贷客户经理的惰性,不利于银行信贷人员技术和水平的提高;而且,越是技术水平低,越无法准确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准确评估企业的还款能力和风险,就越是依赖抵押担保,这几乎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焉知依托于抵押担保的信贷链条其实是很脆弱的,并不能给信贷加上安全锁,甚至基于担保链的担保还可能将银行拖入“万劫不复”!
当然,向注重客户资信、第一还款来源的信贷本源的回归还有赖于良好的金融生态保护。譬如将长期圈养的动物放归森林,而森林的生态已经被破坏、环境已然被污染,那么对回归森林的动物或许也是“灾难”。信贷回归本源之路未尝不是如此。
三是资金回归实体。资金脱实向需、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无疑是当前金融运行中最突出的“痛点”之一,也是金融广受诟病之所。在流动性过剩、资产荒背景下,金融脱实入虚带来股市震荡、债市震荡、房地产泡沫等金融市场风险事件,也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际上,资金空转、资金脱实向虚看似信贷供给侧的问题,实则源于需求端,源于无需求与有需求的矛盾并存。
一方面,是无需求。即相对于银行对资本回报要求的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资产荒回报率低、优质可投资产匮乏,导致“资产荒”突出。在追求资本回报或规避风险与监管的驱使下,金融加杠杆转为金融体系内部杠杆的膨胀,资金空转、脱实向虚。表现为资金在体系内的空转。主要包括理财空转、票据空转、同业空转、信贷空转等形式。银行出于规避监管或满足内部考核要求之目的,通过票据、理财、同业等业务的创新,实现资产的表内外挪腾。
另一方面,是有需求。部分受限制领域对金融的需求,促使金融机构通过各种伪创新,借助信托、资管等通道将资金输送到这些领域,主要是房地产、地方政府平台等信贷受限领域;这些领域存在资金饥渴,且在目前形势下对银行而言仍是相对安全的资产。银行不惜通过表外理财、同业存单等渠道募集资金,并通过信托、资管等通道将资金投向这些领域,以满足其资金需求。
从逻辑上看,资金脱实向虚、资金空转应该是资金运动在个别金融机构、个别阶段、个别环节所表现出来的未经过实体经济环节的周转特征;若从整体、连续的角度看,资金终究还是要经过实体的,否则资本的增值(利息)由何而来?其实质是实体企业融资链条被拉长。
因此,资金回归实体经济本源的实质应该是如何缩短实体企业的融资链条。但是,其背后的原因异常复杂,因而也注定了其回归之路“漫漫其修远”。
四是实体回归实业。资金回归实体,并不代表金融向实体本源回归的终结。资金流入实体企业,能否真正发挥资金的效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还有赖于实体对资金的消化或吸收能力。如果实体经济复苏缓慢,实体经济的资本回报依旧较低,实体企业本身投资意愿依旧不强,那么资金即使形式上注入了实体、流入了企业,仍可能因无利可图而退出、转向虚拟领域。譬如一个病重之人,亟需的是如何让他慢慢恢复,而不是不讲科学盲目增加营养。“弱不堪补”是最浅显不过的道理!
因此,金融向实体的回归前提还是要给实体疏络活血、排毒怯瘀,尽快根治实体经济发展中的积弊。我们考察资金是否流入实体经济的视角不应囿于资金是否已到了企业“手中”,而应关注货币资金是否真正转化为产业(商业)资本。
实体企业如何将货币资金有效投入生产经营中去?这是一段需要实体企业艰难跋涉的回归之路。
首先,实体企业应瘦身减肥。要消除实体企业盲目扩张做大的倾向。科学合理控制经营规模、扩张速度和生产节奏,避免“三过”,即过渡融资、过度投资、过度扩张,有效降低杠杆率,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其次,实体企业要回归主业。要防止并纠正偏离主业、盲目涉足陌生领域的倾向。这是避免资金借道实体、返流虚拟的关键。
第三,实体企业回归经营之本源。企业经营应靠自己的资本来做,不能做无本买卖,甚至空手套白狼。要注重自身的资本积累,做到量力而行。不能把借银行的“钱”当作自己的钱来使用,没有还债意识。完全依赖融资来经营的行为绝非经营之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金融向实体经济的回归也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金融活动参与方共同“上下求索”;而关键还在于实体经济如何强身健体,尽快走出低谷,提升整体资本回报率,增强对资金的吸纳能力,进而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