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夏心愉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查查在境外(包括香港地区)登记注册的企业名字,那无法无天情况简直惊掉你眼镜。什么“世界银联”、“中国XX”、还有“茅台”、“欧莱雅”这种境内都有商标权的名字,想注册就注册啦。上当的人还不计其数。
昨天有个“仙”股,很是夺眼球。
早盘还没到十点钟,港股中国金控(00875.HK)就从开盘的每股0.127港元跌成了盘中最低价0.019港元,跌幅超8成。当日报收0.054港元,跌幅57.48%。
全天成交数量120亿,换手率是牛哄哄的125.25%。对,你没看错,T+0的香港股市,125.25%的换手率。
本期“愉见财经”就来开扒,中国金控是谁,以及他的前世今生。
然后我们一起找找线索,到底被谁洗盘洗成这个样子?
一、
先来看第一个“财技”事件:珠海德谷和前海阿里两家基金管理公司,在去年4月同意认购中国金控的可换股债券。
咱们来截张图围观一下。
左边红色的那个底部,是这个公告发出前的4月1日,收盘每股0.122港元。按他们说好的,收了多少呢?如果可换股债券按照0.122港元行使后,珠海德谷将持有中国金控12.9%的股份,前海阿里将持有中国金控64.51%的股份。这里我们来记住那个大头公司:前海阿里。
当然在协议里,前海阿里答应的是在五年内认购。
下面无非就三个问题:
前海阿里进来了没;前海阿里又出去了没;前海阿里一进一出赚翻了没。
来看:
1,中国金控宣布过,认购协议所载的所有先决条件已获达成,发行可换股债券已于2016年11月25日完成——OK,债券发出去了。
2, 我从中国金控去年年报里扒出来,本金总额为3.3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已按换股价每股0.122 港元转换为27.05亿股普通股——OK,债换股也换好了。
这意味着,前海阿里进来了。
继续贴图你来看:
说真的,对这张图,愉记觉得需要比我更大的福尔摩斯来断案。
首先,这张我截自交易所的图,直白的意思就是前海阿里在到手27.05亿股中国金控后,旋即就抛了。简而言之,就是捡了钱撒腿就跑。从时间来看是11月29日。
不过,再仔细看,我又懵圈了。我查了那天的交易,金额才390亿港元,振幅不过4%出头,换手也不高。更何况,一天跑掉将近40%的股票,怎么可以连基本的披露都不做一个?
(备注:前海阿里在2016年11月29日实现债转股之后,获得了27.05亿股的中国金控,持股占比达到39.25%。)
我开始想另两种可能:
第一,那他就是偷偷地开溜的,每天跑一点每天跑一点,直到跑出大股东序列。但是,从40%的高位减持下来,按理每减持5%的整倍数,都要披露一次的。可是,并没有发生过披露!如果是中国金控不披露,我们可以怀疑中国金控,但奇怪的是,我们一直觉得规范可信的港交所也没查出这个吗?那我可要信仰碎一地了。
理论上大股东增持减持,三天内必须申报。港交所,能不能麻烦你去看一下,这家上市公司的股东,都在玩哪样?
第二,他就是还关在里头,今天的泥沙俱下说不定还有他的苦劳?
而且,更蹊跷的是,过往都会披露前几大股东持股情况的中国金控,从前海阿里这茬儿事开始,就不再披露了,包括年报里也没有、后续至今也没有补充信息。直到今天我们的交易软件里信息也只更新到去年的6月30日。
我又去扒了港交所能扒的所有图表,所有的信息还是只到去年那疑点重重的11月29日,之后一片空白。
这里疑点重重,超过我今儿一晚上能扒出的限额了。有兴趣的朋友,要不要也加入帮愉记一起扒一下?
那么如果假设,我们看到的11月29日那赫然的减持真发生了,前海阿里已经跑掉了,那么,那一天的股价收盘是0.189港元。
嗯哼,对,你没记错,他之前的换股价是每股0.122港元。
你说,他赚不赚?
二、
“愉见财经”再帮你们盯一个人:中国金控原主要股东黄远凯。
刚刚扒到了去年4月,两个基金公司来认购,利好一出,停牌一结束中国金控的股价就一度飙到了两倍,涨到0.365港元。当然后来又回落了一些,但这并不妨碍大股东获得套现良机。
公开信息显示,黄远凯于2016年5月13日,场内减持公司好仓3396万股,套现702.972万港币,成交均价0.207港币;又于2016年6月1日,场内减持公司好仓6296万股,套现1315.864万港币,成交均价0.209港币,最高成交价0.245港币。变动后持股3.3846亿股,这两次减持后,持股占比从6.32%下跌到4.91%。
之后黄元凯如何继续套现,因为持股比例已经低于5%,公开信息不披露了,愉记就盯不到了。但黄远凯大手笔套现后的一年内股价是怎么走的呢,看看上头第一张图就一目了然了。你们小时候玩过一款叫“大富翁”的电脑游戏不?里头有一句人物台词,叫“跌个惨兮兮”。
三、
下面我们来拉全景镜头,看看这大仙票,究竟是谁。
现在我们看着上头这张图,幻象自己是个被套的散户,来感受一下。
这股票的前身是从玉农业,上图左方的高点是2015年6月初,股价盘中那个高点是0.840港元。
2015年7月中,在股价差不多在0.5一线的时候,出消息了,从玉农业收了一家叫“耀升投资控股”的金融租赁公司。然后这家原本注册在百慕大、地址在香港某栋楼某间房间(1510室)的公司,就给自己的上市公司改了个牛哄哄的名字:中国金控。
跟“前海阿里”一样,名字好大,以为能吓死人吧。
但其实呢,前海阿里只是一间注册在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的、2015年8月才成立的、和我们熟知的那个阿里半毛钱关系没有的公司。山寨啊!
至于这听起来“中字头”的中国金控,愉记只能说,注册在境外真是好啊,中字头名字要拿就拿了,境内工商登记部门也天高皇帝远管不过去啊。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查查在境外(包括香港地区)登记注册的企业名字,那无法无天情况简直惊掉你眼镜。“愉见财经”以前就闲来无事查过,什么“世界银联”、“中国XX”、还有“茅台”、“欧莱雅”这种境内都有商标权的名字,想注册就注册啦。然后反手跑到境内来,拿着牛哄哄的名字忽悠人啊,上当的人还不计其数。
说回到股价主题。
从玉农业腰身一变中国金控,散户是不是愿意进场?但是对不起,没过多久的2015年8月份,你们等来的就是亏损的半年报,哎其实说白了,这公司,不管他以前做农业,还有后来起了个吓死人的大名字但其实就是放放债,和所谓互联网融资,他从2010年至2016年里,只有在2012年是盈利的,其他都是亏损。
股价么可想而知。只有搞金融了来了个融资租赁,靠这个所谓的转型和换名字涨了一下;再靠弄来了山寨基金公司进进出出涨了一下。余下都是滑坡。至于涨的那两次,恐怕散户是没办法踩时点的了。反正利好了你买了股票就跌了。
你想看看那到底谁赚了钱吧,不好意思,连前几大股东信息都DOWN机了半年了。
四、
再来顺便说一下,这公司还出过所谓的“内控”、实则是自己人挪用了资金用途的事儿。
前面说到的发可换股债券弄来的钱,本来说是用于这公司的小贷业务的。结果你猜怎么招,他们这钱当中的一部分被拿去换承兑票据了。说白了就是拿了自己偿债去了,不是拓展新业务哟。这事儿是董事局主席林裕豪的主意,当然,台面上的理由是早还款比较省钱。
这么一来,这公司还上演了一出董事局主席变动职位的闹剧。自2016年5月13日起开始当董事局主席的林裕豪(顺便说一下,林可是有12.64%持股比例的大股东、甚至如果假设前海阿里他们已经撤了,林可能还是第一大股东)。公号里头的原话是:“出于该事件,林先生已同意及董事会已决议调任林先生为非执行董事,自二零一七年三月十日起生效。”
五、
最后轮到推断暴跌原因了。
出货最厉害的,是中国金控的第一大联席券商长江证券大量抛货,居卖方首位,净卖出6032万股,涉及金额为192万港元,占总成交的4.01%。中泰证券作为该股的第三大联席券商,居卖方第二位,也同样大量出货,将卖出6440万股,涉及金额186万港元,占总成交的3.89%。
不过话说回来,这俩好像也不恶毒,有可能是暴跌后才出货的,因为这两家联席券商的每股均价格分别为0.0318和0.0289港元,已经被跌进去了。
中国金控自己也跑出来发了个声音,林裕豪回应称:第一,作为大股东,从未质押股份、未利用股份融资、更未抛售中国金控股份,第二,公司目前经营一切正常。
不过对于暴跌原因,他说他也不清楚。真是呵呵哒。
最后再提供大家一个市场观点(不过为了安全必须声明,这个观点不代表作者不代表本号,只代表采访到的一个观点哦):
香港的“老千股”就是靠做空赚钱的,跌80%、90%是有目的的,跌完了就可以再增发,然后缩股,通过缩股大法干掉其他投资人!血洗投资者!
看看上头这公司的一套财技,含糊的股东进出,以及弄来钱就还承兑票据的内控,你来猜猜,他们在玩啥花样?
(本文作者介绍:夏心愉,80后媒体人,第一财经“愉见财经”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愉财经平台)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