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过剩产能为啥这么困难?

2016年01月11日11:41    作者:王剑  (0)+1

  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 王剑

  调结构的内容很清晰,就是“关厂—失业救济—处置不良—发展新产业”。我们先不考虑救济失业的钱够不够、新兴产业能不能发展起来等问题,仅仅是第一步“关厂”,落实起来时就发现非常困难。

1

  要点

  (1)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改革。

  (2)调结构是治标,改革才是治本。

  (3)预计市场化改革会加速。

  一、偏正结构

  供给侧改革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热点。

  我们回忆下语文知识。“供给侧改革”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供给侧”是定语,“改革”是中心语。

  大家很多把研究重点落在“供给侧”,讨论各种产业结构调整。但我们想谈谈改革,因为改革才是重点。

  这次是供给侧的制度改革,不仅仅是供给侧的结构调整。

  二、调结构背后的改革

  我们还是先从调结构说起。

  调结构,主要是指把过剩产能关停。很多落后的产业要抓紧淘汰,很多“僵尸企业”要抓紧入土。

  以前,这些企业僵而不死,有很多原因,比如只要它维持生产,就能维持就业,银行贷款也续着(虽然其实已不可能还得起),社会就一片和谐。但它生产的都是严重过剩的产品,不是有效供给,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有悖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初衷。

  供给侧改革落实后,这样的僵尸企业要坚决关停。这肯定会带来一定的阵痛,包括上面提到的,失业和不良暴露不可避免。以前用维持无效生产的方式来逃避失业、银行不良等问题,其实是用社会资源来为僵尸输血。现在则要换一种方式,让企业关停,然后动用政府救济、不良处置等方式,来弥补短痛。而因此腾出的社会资源,则投入到有效供给上去。

  调结构的内容很清晰,就是“关厂—失业救济—处置不良—发展新产业”。我们先不考虑救济失业的钱够不够、新兴产业能不能发展起来等问题,仅仅是第一步“关厂”,落实起来时就发现非常困难。

  比如,假设你是某地的市长,现在开始推进供给侧改革,那么你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界定僵尸企业?

  目前国家未对僵尸企业出台精确的认定标准。未来或许会出,或许不会,我希望不会。在出台标准前,市长会面临一个很头大的问题:

  一堆堆的过剩产业的企业,都奄奄一息了,该先关谁?

  市长面临自己辖地内这一问题,那么总理就会面临全国范围内这一问题,头会更大!

  其实,这个决定让市长或总理来做,真的是难为他了。因为,如果我们真的是市场经济,那么这个决定是市场来做的(由市场自行完成企业的淘汰),不用市长操心。但企业僵而不死的事实,说明我们的市场机制并未发挥作用。

  当然,万一有位市长自信满满,开始制定僵尸企业的标准,遴选出该关停的企业,着手强力关停,并妥当善后。即使他把这些工作完成得很好,这也不是改革,反而是逆改革!因为这事该由市场来做。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制度改革,不仅仅是结构调整。

  请大家把研究重点转到改革二字上来。如果光调整结构,而不改革体制,即使今天市长无比英明,把僵尸企业精确地挑出来,关停并善后了,但若体制不改,那么我敢打赌,不出几年,我们会再迎来一批过剩产能,陷入无尽轮回。

  因此,我们给出本文重要推论:

  预计我国市场化改革会加速推进!

  三、再就业背后的改革

  在淘汰企业一事上,市场为市长代劳了,但市长还是有重要的工作要做。

  市场经济会有优胜劣汰,残酷竞争中总会有失败者,他们可能破产甚至身无分文,需要社会救济体系。失业救济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

  结构性失业

  调结构过程中,很多老的产业逐渐淘汰,会导致结构性失业。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旧的劳动力所掌握的技能,并不被新产业所需要。这是新旧产业变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问题。

  此时就需要政府为失业者们做些事情。包括:发放救济金、再就业培训、组织或创造就业机会、为创业提供补贴等。上一轮国企改革中,出现了大量的下岗职工,政府就多管齐下,启动再就业工程。这个是需要市长操心的事,也是为老百姓办的实事。

  市长办这些事自然要花钱。可时至今日,全国还没有一个权威部门统计或调研预测过,调结构过程中会导致多少人员失业,需要多少资金投入托底。对于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都在为供给侧改革鼓掌,但谁也不知道这事得烧多少钱。这是市长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希望会有权威统计分析结论。

  市长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上一轮国企改革中,长三角地区失业压力要小于北方,除了该地区的国企总量本身较小这一因素外,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

  而民营企业的崛起,本身是经济市场化的成果体现。所以,良好再就业的背后,需要的仍然是市场化改革。

  所以,我们又回到了这一条重要推论:

  预计我国市场化改革会加速推进!

  最后,我希望我们的良好期盼能够实现。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CFA持牌人,曾供职于浙商证券、光大证券研究所,担任金融行业分析师,2015年7月加盟东方证券研究所。)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推荐阅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中国股市参与主体整体错位了 老艾侃股:管理层应出手救市 弥补熔断所犯过错 老百姓退休了为啥还要缴医保 短期股市震荡不值得过多忧虑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有信心了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