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施压央行降准不厚道

2014年12月10日 11:44  作者:余丰慧  (0)+1

  余丰慧

  大行施压央行降准完全出于自私的本位利益。逼迫央行降准目的根本不在于给支持实体经济筹集资金,而完全是出于内部经营压力和试图弥补主要廉价资金来源的存款大量流失带来的利益损失。

1大行施压央行降准不厚道

  中国大型银行正敦促央行[微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中国四大银行之一工作的一位高管称:“经过与央行交谈,我们的感觉是,降准是不可避免的”。

  大行施压央行降准完全出于自私的本位利益。商业银行由于缺乏应对新经济新金融以及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有效方略,导致目前经营的“命根子”—存款来源越来越少,吸收存款能力越来越弱,存款流失越来越严重。直接对其经营带来压力,直接对其经营效益带来较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不是通过改革内部管理机制,采取创新手段,来应对包括存款流失在内的经营危机,而是采取惯用的求助施压央行手段来化解危机。逼迫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将存款准备金释放银行,对于缓解银行内部资金紧张最立竿见影。

  目前,大行存款准备金率在20%,即:大行吸收存款100亿元,将要被央行冻结20亿元。央行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0月底,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2.47万亿元,央行冻结的存款准备金大约在20万亿元左右(小行准备金率低于20%)。如果大行施压央行降准成功,比如降准0.5个百分点,就会释放5000亿元左右流动性给商业银行。只要宣布降准,央行就会将5000亿元资金立即从银行法定准备金账户划到银行一般准备金账户,银行立马就有充足流动性了。比吸收存款、辛苦揽储省事省时省力省劲多了。何乐而不为呢?大行存款余额多,势力大。从利益和影响力上有对央行施压的“内生动力”和较大威力。

  大行施压央行降准的借口非常“有力”。目前,中国经济到了最艰难时刻。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顽症一直不能解决。大行正好打着给实体企业贷款信贷资金缺乏的再充足不过的理由施压央行降准,央行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啊。表面看是存款罕见下降迫使中国银行业不得不限制贷款发放,要么只能通过更为昂贵的其他方式获得资金。事实是,既是央行通过定向降准、各种形式的再贷款给商业银行提供资金,也没有看到其将资金用到资金最缺乏的中小微企业上。而是用在金融圈子内部循环倒腾推高资金成本、获取更大利益上。

  因此,大行逼迫央行降准目的根本不在于给支持实体经济筹集资金,而完全是出于内部经营压力和试图弥补主要廉价资金来源的存款大量流失带来的利益损失。

  在这关键时刻,笔者再次提醒,面对大行哭喊着让央妈给奶吃,央行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首先,中国A股近期罕见火爆,沪深两市交易量单日破万亿元,12月9日达到罕见的1.27万亿元,充分说明中国市场不缺乏流动性。没有降息降准的市场基础。其次,11月进出口贸易数据都不及预期,进口增速较大幅度下滑,导致其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到544.7亿美元,合人民币3357亿元。加上受近期股市火爆吸引的热钱等非贸易顺差数据,11月外储可能继续较大额度增加。这必将使得央行继续被动发行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盲目降准降息的。

  盲目降准降息不但救不了实体企业,而且必将导致更多流动性流向股市,继续吹大市场泡沫,推高金融风险。

  目前高达20%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主要目的是应对中国长期出口导向型经济带来的巨额外储,使得央行被动发行人民币导致外汇占款猛增而采取措施,即:通过20%的存款准备金率起到一个将被动发行的人民币关到池子里的作用。这个20%畸高的准备金率,承认确实太高。但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与否主要应该依据外储是否下降,外汇占款是否减少。这是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的主要依据。

  因此,央行必须审时度势,不能被财大气粗、地位显赫的大行所左右。笔者认为,决不能盲目降息降准,否则,将错上加错。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知名网评人,著名专栏作家。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十大网评人》荣誉称号。)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央行降准存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赵本山盈利模式的致命缺陷 谁在牛市的风口秘密抛售 贾康: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毫无悬念 中美股市都飙升基本面大不同 牛市里让猪都能飞的三种风 散户需谨慎 别成疯牛市的牺牲品 3000点巨量暴跌是新牛市洗盘和转换热点开始 能源历史:话三峡谈中国水电行业(2)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两次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