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看好互联网金融

2013年10月28日 10:52  作者:江南愤青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江南愤青 [微博]

  互联网的优势就是没有体现,也就无所谓互联网金融了,至少短期来看,感觉不到互联网体现出了这样的特征,所以真正的金融创新几乎没有。

互联网金融资料图互联网金融资料图

  大概半年前的一篇采访稿了。很多观点,现在发生了点变化。过几天有一篇《互联网改变金融》的文章发布,可能会调整一些想法。

  在现有的金融体系里寻找更多的金融机会,希望不大。

  中国的金融在很多领域是走在“前端”的,例如支票这种传统的方式在国外还比较普遍,这个跟诚信体系都有一定的关系,但可以说,国内比国外有更好更便捷的支付通道。从贷款角度来看,中国贷款早就具备了高度流通性,中国贷款都是给一年期的流贷,甚至连项目贷款都很少,所谓的供应链融资占比就更少了,但是,在国外的金融体系里,流贷很少见,大多是供应链贷款或是项目型的贷款,融资期限跟业务的匹配度都较为契合,这个其实反过来可以理解中国的金融进入的是过于发达(畸形)的阶段,属于金融流动性泛滥的典型特征。

  中国不缺金融机构,一直以来,中国大量的资金都是沉淀在国内的,所有的钱都在中国资本市场寻找投资机会。这就导致大量的投资,你明知是有风险的,也会去投,不然就没得玩。这点与美国、德国这样的市场非常不同,国外的资金流动性更为开阔,一旦投资人觉得美国的市场不适合、有风险,就不在国内玩了,大量的资金就会往外走,到新兴市场找投资机会。

  现在大家都说的互联网金融有三种典型模式:支付、P2P、众筹,分别对应的是支付结算、放贷和股权。非金融机构力图金融金融领域,机会基本就在这三种里面去找,这三者,除了支付外,核心的本质都是点对点的模式,实现的都是意图撇开金融机构,进行金融脱媒的创新尝试,最终实现的是资金都是从有钱的人到没钱的项目中去,互联网在这中间只是充当了一个中介和平台的功能。

  从这些角度本身来看,理论上互联网是有优势的,更多群体的参与,更开放的信息共享,以及更为多种多样的风险控制措施,都可以让互联网更好的融合金融,只是,我们却发现在实践中,互联网的这些优势,却并没有得到很好体现,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们一个个开始撇弃本来该作为平台和中介的独立身份,日益演变成为了影子金融机构。

  互联网的优势就是没有体现,也就无所谓互联网金融了,至少短期来看,我个人是感觉不到互联网体现出了这样的特征,所以,我说真正的金融创新几乎没有,而且更好玩的地方在于在中国当前的特征下。

  在坏账率的控制层面,互联网不具备优势。

  坏账率的控制主要有两个维度,第一个是技术手段调整,第二个是流动性支撑。

  即使是全球最牛的金融机构,它的坏账率控制也是有难度的,如果有人说他把坏账率真正控制在3%以下,我基本是不相信的,一定规模内极个别的人可以做到,但是从中长期以及更大规模来看,几乎是概率为0的事情,事实上金融机构都会有一个基础性坏账率,就是无论你做什么样的一个金融机构,这个坏账率水平是必然有的,化解这个坏账率只能通过技术手段和足够的流动性来做到,靠能力是无法覆盖的。

  现在说,银行的坏账率控制在1%不到,它其实是有大量的技术手段在其作用,一方面把分母做大,把风险往后延,一方面不断的进行五级分类的风险调整尽量往关注类挤,最终的最终,银行控制坏账依赖的还是特许经营权制度性优势,并非是能力控制。事实上,任何银行的坏账率处理手段是有很多方式的。

  首先,它把贷款规模做大,然后把五级分类往上调,或者是我找企业来并购重组,企业出了坏账,我找个企业把你坏账拿走,然后你就不体现坏账,那个人帮你还钱了。当然,这些技术手段的前提是,必须有充分的流动性在后面,有钱能够把贷款做大,假如说你有一个亿,做完就做完了,没有办法延展你的流动性,你的坏账率会非常高。银行如果不能靠流动性做延展的话,肯定趴下了。

  不但是银行,任何一个金融机构都是扛不住的。但是银行流动性来自于哪里呢?其实来自于他吸储的能力,只要一个银行能不断的吸收储蓄,那么他的流动性就不会丧失,哪怕坏账规模超过他的核心资本,一样不会趴下。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的商业银行基本是无敌的恐怖存在,是其他任何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都无法企及的,互联网企业如果介入信贷领域操作的话,首先要先过坏账率这个关口,这个关口,无论怎么看,互联网企业意义不大。这个其实也是为什么我不看好P2P的核心点。

  一个商业模式,如果它的收益是低于3%的,就不存在任何生存空间了。

  我们从金融角度理解,任何一个金融公司,其实特别高的或者特别低的坏账率基本都不存在,我们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调整的也就是3%~15%之间的一个坏账率。如果能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你的收益也必须在这个之间,否则意义不大。

  我们来看宜信或者人人贷,类似这样的P2P机构,从它的基础坏账率来看,它们还是有存在的空间的。首先它的收益率很高,从投资人那边拿过来的点是8%~12%,放出去可能是20%左右,债权空间有十来个点。

  通过较好的技术手段,理论上应该也是可以实现盈利的基础的。其次,他们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传统金融机构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也不断的积累自身能力,都是可以不断的压缩和降低坏账水平,他们的生存核心,其实跟传统金融机构是一致的,就是利差行为。这种利差的行为走到最后比拼的就是坏账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比较。

  但是,它的成本也很高,吸引投资人需要渠道费,乱七八糟加起来都很高。但是最关键的一点,我到是认为出现在这些机构所构建的资金池上,事实上,这些机构为了能保证有效的确保自身的流动性不出问题,都会构建自身的资金池,资金池的构建一般都是自有资金出资、利润结转或者就是直接吸引资金来构建,但是他们构建资金池的成本太高,不构建资金池,就会必然出现流动性问题。一个没有流动性支撑的利差行为理论上的不存在的。

  更核心的其实还是这样的P2P机构所走的核心模式和流程,都跟传统的金融机构没有太大的差异,我说目前的这样的机构,核心本质都是金融机构,但是由于他没有牌照,所以规避了监管成本,可以突破监管做很多目前的商业银行所操作不了的事情。

  这些成为了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存在的基础,确切的说,他是通过提高了对风险的容忍度来换得了生存的空间,并不是说这些机构存在了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使得其生存下来,那么悖论就是一方面提高了风险可能,另外一方面却又不具备化解风险技术能力和制度优势。所以,这种交叉之下,生存的困境也就出现了。

  所有的金融核心是风险控制,而不是给钱的方式和方法。

  你如何能用互联网的方式让违约率下降,如果这点达不到,我认为任何一种互联网金融的模式都没有存在的意义。

  债权领域可以从坏债率的层面很好理解,再来看股权,它很好被界定,要么是彻头彻尾的诈骗,要么是投资行为。屏蔽诈骗风险,我认为互联网是有优势的,比如我今天跟你聊,聊得很好,你可能就会相信我,也没办法核实我说的,但一大群人在一起,总会每个人有不同的关注点,人越多的情况下,发生诈骗的可能性越小。

  互联网的优势是信息的相对完整,人多的时候可以屏蔽盲点,互联网在屏蔽诈骗方面是有优势的。如果不是诈骗,那么就是投资行为,就是不保本保收益的,也就意味着互联网在其中起的作用又回到运营层面的风险控制了,而互联网目前并不能更加有效地对项目进行控制,那么,互联网至少在企业运营层面也就没有更多的意义了。

  至于金融类产品的在线销售,同样如此。带有很大风险性质的在线零售,就必须把风险审核这个命题说清楚,不然非常难挖。私募不允许卖,只能卖银行的公开发售产品,回归到最后,互联网也就还是传统的零售渠道,优势可能是可以不断的扩大外延,降低区域风险。

  但是这里面,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至少阿里上面卖的很多产品,其实都是私募产品,如果按照严格的金融产品销售的监管办法,都是无法上架的,因为私募产品的销售需要非常严格的审核和认购程序,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如果过去卖假货可以不出问题,但是卖私募产品,那么风险性就会很高。至于卖公募产品,阿里到是具备渠道优势,覆盖人群可能更广,但是这些产品的销售,意义非常有限。

  回到最后,渠道其实是会因为产品不断差异化而失去竞争优势的,好的产品不愁卖,差的茶品你不敢卖,卖了就是信用附加。如果要进行单个辨别,成本又高,互联网就失去优势了。

  互联网借鉴传统金融的风控体系没有意义。

  既然说传统金融是有风控优势的,那么传统金融是如何建风控体系的?互联网该如何借鉴?如果互联网要去借鉴传统,那么就没有任何优势,传统实地调查,面谈等,很麻烦,所以导致传统银行是不愿意做小微类贷款的。互联网也是要核实的,前前后后半个月时间,这对互联网没有任何意义。

  互联网要用什么方式去建风控体系,需要互联网企业自己去想。我就是因为看不到这一点,导致我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并不乐观。任何不以风控金融创新的模式必然回到最后就不是个完整的金融模式。因为它不以风控为核心去进行创新,它会在放贷速度、放贷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如果风控有问题,这个是铁定会出现问题的。放得越快,损失越大,死得越快。

  阿里巴巴[微博]值得赞赏的两点,第一是它能做大规模,但是却严控规模,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第二它还是以风控创新为主要目的,不像别的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打着金融的牌子,却缺少风控思维,只想着如何快速做规模。

  债权业务在中小微企业中,意义非常有限。

  因为小企业不缺钱,如果他身边的亲戚朋友不借给他,那你基本也不敢借给他。一个小企业融资难,他说总共就缺个50万,你到底给多少。他可能认为越多越好,人会高估自己,多开店多备货,拼命扩规模。没有钱可能会慢慢干,一步一个脚印,反倒借了,可能也就死掉了,你去问一百个创业的人,没有人会说自己还不了钱了,但事实上还就是还不了,一个是意愿的问题,一个是能力的问题,事实上能力比意愿更重要。

  我们以前去4s店买车,没有金融服务,后来衍生出金融服务按揭,很多按揭是亏的。通用等公司都是亏的,他为什么愿意按揭,卖车赚钱。京东等走的就是这种模式,服务于我体系之内,这是有意义的。但脱离了这个基础去做,就没意义了。作为配套生存,阿里金融有生存逻辑。

  金融的进入门槛很高, 金融思维很重要。

  现在,很多人办了一个网站,就说这是互联网金融。前段时间有家这种意义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倒闭了,说投了一个亿,而实际上,一个亿来干金融,是非常小的一个数字,干金融没几十亿砸下去,没什么意义。一个亿在民间高利贷也是很小的数字。从这个意义来讲,互联网进入金融的难度是远高于金融进入互联网的。

  金融其实是有牌照管理这个概念的,互联网是没有的,互联网去拿一个牌照,跟已经有了牌照去做互联网,哪个更难一点?无非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逻辑是一个瓶颈,其实也一样,互联网进入金融,它一样也没有金融思维啊。

  银行的大数据价值更大。

  大数据的进入门槛也很高,哪有那么容易。例如谷歌[微博]模式,美国互联网程度比较深,通过谷歌搜索的技术手段,可以把一个人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痕迹全部抓出来,台前台后的数据,基本可以还原一个人的轨迹,这也是大数据概念。

  相对而言,银行的数据比电商更有优势,银行可以知道一个用户账上有多少钱,可以排出来某个时点上,存款超过100万的用户进行重点销售,银行是目前最大的数据渠道。即使在电商网站上年消费20万以上的用户群,在金融产品面前,都不会是太大的客户。

  现在很多人在谈阿里的交易数据,认为有了这个交易数据,使得阿里金融就是无往而不胜,我们先不论,在体系内这个交易数据的到底能覆盖多少人群,就单这个交易数据在还原和构建一个人的信贷违约层面,所起到的作用而言,事实上都远远不够。衡量一个商铺,回到最后,仅仅依靠历史交易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引入外部数据,进行交叉验证,或许才能构建有效模型。

  其实,我自己的理解,所谓大数据,很多时候还不是第一位的,数据散落在各个层面,出现网络之后,大量数据都在沉淀,只要拥有足够的技术手段,理论上都是可以将数据进行汇集,整理等。但是核心的是什么?其实核心的是我们的金融逻辑思维,有了金融的逻辑思维之后,才存在对数据有效挖掘整理的可能性。离开了这个思维能力,数据的意义也就失去了意义。

  开放的互联网思维和严谨的金融思维如何融合?

  互联网是讲究开放的一个业态,金融是偏保守的,不会留一个开放性的命题让你来填补,也就是说,开放的互联网思维和严谨的金融思维,哪个才是金融的本质。现在是要把两个放在一起来干,靠不靠谱。

  金融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其实比你们想象的要更发达,但是因为相对严谨的审慎态度,让金融机构的边边角角没办法打开。互联网当下做金融,利用的就是银行的严谨态度,效率低下,所以规模起的很快,但是可以预料到的是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信贷层面的烂帐会比银行更高,当然,如果让金融去做互联网,规模也会一直做不起来。两者之间怎么融合,估计短期内会有很大难度,但是融合估计是迟早的事情,回到最后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其实还是融合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非要做一个区分互联网公司和金融公司就互联网金融的定论的话,我还是倾向于认为,互联网技术在外延的扩大和突破区域的性质层面的优势使得他在金融领域里面的非个性化服务层面具备极大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回到最后其实是技术竞争的优势。

  互联网公司和金融公司的竞争,应该是技术层面的竞争,竞争会非常惨烈,前期互联网公司利用监管成本较低,可以获得一些先发优势,但是最终格局,很难说。但是在个性化金融产品,则打拼的核心其实是制度优势,在同等监管条件下,互联网公司如果不能利用技术层面突破传统金融机构的制度性优势外,基本上没有意义。

  当然互联网公司可以获得跟传统金融机构一样的牌照,但是如果获得了牌照,那么就不存在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的竞争了,他们回到最后,还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比拼的综合竞争力了。那么互联网金融就又是个伪命题了。

  (本文作者介绍: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金融金融机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指望国家队救市的梦就别做了 但斌:越是股灾的时刻机会越大 A股背后有两大博弈势力! 股市何时飞来“两只鸟” “恶”的世界才能实现公平正义 彭博记者比歌的1642天:我们的世界不应该只有股票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 银行半年报背后的那些“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