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为最赚钱的中国金融业高兴?

2017年08月25日10:21    作者:盘和林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盘和林

  按理来说,金融业增长同样创造税收、就业、GDP,为何说切莫把金融工具当成经济发展的目的,而要金融去杠杆呢?为什么面对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我们却无法为中国金融业高兴呢?

为什么不能为最赚钱的中国金融业高兴?为什么不能为最赚钱的中国金融业高兴?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莫把工具当目的》谈了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今日中国经济的繁盛,实体经济是根基,金融之水来滋养,缺一不可,但不能本末倒置,切莫把工具当目的。

  该文还称,2017世界500强最赚钱企业榜新鲜出炉,苹果卫冕冠军,“工建农中”四大行紧随其后。该为如此赚钱的中国金融业高兴吗?看着仍在阵痛期爬坡过坎的中国制造业,金融业不妨多想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警句。

  按理来说,金融业增长同样创造税收、就业、GDP,为何说切莫把金融工具当成经济发展的目的,而要金融去杠杆呢?为什么面对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我们却无法为中国金融业高兴呢?

  这需要我们从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关系来理解。也只有理解好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关系之后,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7月份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要求金融业回归本源,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金融资产是指一切代表未来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亦称金融工具或证券。是指单位或个人拥有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实际上,我们不能将现金、存款、凭证、股票、债券等简单地称为金融资产,而应称之为金融工具。这也是人民日报所说的“工具”。金融工具对其持有者来说才是金融资产。例如持有股票者,表示有索取与投入资本份额相应的红利的权利;持有债券者,表示有一定额度的债款索取权。但在习惯上,这些金融工具有时也称之为金融资产。

  所谓的实物资产是指经济生活中所创造的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服务的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知识、用于生产产品的机械设备和运用这些资源必须的有技术的工人。从会计角度讲,实物资产包括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存货包括库存材料、成品以及生产中的半成品。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建筑物、机械、土地等。需要说明的是,从字面上理解,实物资产应该是“有形资产”,但也不一定非得看得见的,一定有明显的价值,房屋、公司里的物品、商品、存货都属于“实物资产”。

  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个社会的物质财富最终取决于该社会经济的生产能力,即社会成员创造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而这种生产能力是经济中的实物资产的函数,金融资产本质上来说只不过是几张纸或者更为普遍的是一些计算机录入的条目,代表的是持有者对实物资产所产生收入的索取权,它们本身不会直接增加一个经济体的生产能力。说到底,实物资产为经济创造净利润,而金融资产仅仅确定实物所产生的收入或财富在投资者之间的分配。

  当然这并不是说金融业就无足轻重。现代金融学告诉我们,金融资产能使我们创造经济中的大部分实物资产,在经济发展尤其实体经济增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实物资产都有一定的风险,例如,福特汽车投资建厂时,没有人能够知道这些工厂可能产生多少的未来现金流。而金融市场交易的各种金融工具,可以使偏好风险的投资者承担风险,使厌恶风险的投资者规避风险,如股票、债券、信贷等。也就是说,运转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将资本分配到最具生产性的用途中,即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但是,金融体系运行不畅时,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从储蓄者融通给具有生产性投资机会的居民和企业时,即“脱实向虚”,最终引发金融危机,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的损失会导致经济活动的急剧收缩,引发系统性风险。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金融业的利润也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甚至出现了金融资产不进实体经济的情况,即所谓的金融机构之间“空转”。不进入实体经济的金融资产,自身不能直接增加经济体的生产能力,当实物资产所产生的收入或财富是固定的话,金融资产的“繁荣”就会形成泡沫,最终危害整个宏观经济。

  这也是金融去杠杆的根本原因。去杠杆是“五大任务”之一,这要求金融业切实杜绝类似“空转”、金融业内部“转杠杆”等情况。同时,不能简单以“去”字来理解,金融业去杠杆的核心在于将金融资产从高杠杆的领域,甚至是“虚拟经济”中转移到实体经济之中,要打造适应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链,真正扭转金融“脱实向虚”的局面,并实现“脱虚向实”转变,促进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这才是金融业去杠杆的真正要义,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青年经济学者,著名财经评论员)

责任编辑:张文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实体经济 金融业 金融资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