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存款被“代偿” 谁是最后“赢家”?

2017年06月02日14:57    作者:姜兆华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姜兆华

  天价资金被代偿,听起来有些蹊跷,2.93亿存单分散在多名客户名下,企业究其用了什么“法术”一路过关斩将?这其中还有哪些纠葛?到底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近日,有媒体爆出:某银行多名客户在资金中介介绍下,购买的2.93亿个人大额存单,被强制扣划代偿一企业在该行开立的到期银行承兑汇票。代偿2.93亿资金是否被授权,银行与客户双方莫衷一是,涉事企业以贷款诈骗被刑拘。

  这一事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天价资金被代偿背后还有哪些纠葛?众多迷团亟待破解。  

  一、“中介”设局,天价存款飞向何处?

  据涉事储户吴女士称,在资金中介张某琴的牵针引线下,她在ZX银行昆明某支行、哈尔滨一支行存入共计7000万大额存款。

  协议书显示,这两笔存款是“银行正常”交易。存入时,资金中介张某承诺除正常一年定期利息外,补贴额外的收益。资金中介张某琴同时要求吴女士作出承诺“不提前支取、不挂失、不质押、不转让”。还有多名客户也与吴女士遭遇同样的情形,本次代偿涉及存款合计2.93亿。

  报道未透露这几名客户,是如何认识资金“中介”的?他们又是如何将资金转至昆明、哈尔滨两家分行?单就资金“中介”要求客户“不得提前支取、不挂失、不转让”的承诺看,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前奏,其可能的操作路径是:

  第一步中介:抛出诱人高息,引诱客户存款上钩。

  第二步客户:做出不提前支取(挂失、转让)承诺。

  第三步企业:以2.93亿大额存单质押,向银行申请全额质押开立银行承兑汇票。

  第四步银行:银行审批开立银行承兑汇票。

  第五步企业: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归还到期贷款。

  第六步银行:抽贷,收回贷款额度。

  第七步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银行到期承兑。

  第八步银行:动用质押存款,归还到期银承。

  从上述操作路径不难看出,2.93亿元存款存入银行,同时被质押开出了银行承兑汇票,这是大额存款的最终着落。

  二、为谁作保,大额存款咋就被质押?

  2017年4月17日上午,吴女士登陆手机网银后突发现账户余额为零。账户明细显示,她在银行中山路支行购买的个人大额存单5000万元已于2017年4月14日被“司法强制扣划”,而该笔存单于2016年5月9日为哈尔滨某建筑公司提供了质押担保。

  另外一笔在zx银行武成支行购买的个人大额存单2000万元也于2017年4月11日21时被“普通强制扣划”,该笔存单同样为第三方企业提供了质押担保。

  7000万存款为他人企业作了质押担保,吴女士坚称自己从未给他人质押担保。其他几个类似客户同样做出如上表示。那这2.93亿存款是如何质押的呢?按银行的说法,有一个公证委托代办出质。对此,吴女士与其他几人均否认委托他人代办出质。

  存款质押就意味着可能被代偿。按常理分析,昊女士与其他客户不大可能为了贴息而将自己2.93亿存款为他人质押。如果这一假设成立,那一纸公证委托又出自何人之手?仅凭公证委托就能搞定他人大额存款质押?银行是否需要履行相关的核保手续呢?

  如果是司法强制扣划,则必须有司法部门的扣划通知书,而这一通知书通常会经过复杂的司法程序方能下达,涉诉各方岂能不知情?

  三、天价资金被代偿,谁是最后“赢家”?

  用银行存款作保证金,全额开立银行承兑汇票,该业务不仅能增加存款和手续费收入,还可能派生票据贴现业务,通常被视为银行低风险授信业务。授权相对较高,具有公司授信资格的基层支行都愿意开办此项业务。

  一旦企业银行承兑汇票,到期还款困难,就需要动用保证金归还到期银行承兑。而这一保证金代偿的手续,通常也需要过几道关口:企业提出申请;银行核保、资金划转、大额资金申报、客户动帐提醒等等。

  从该案全过程看,共涉及四个方面的当事人:

  第一、存款客户,即2.93亿资金被代偿的当事人,其受益为存款的高额贴息。

  第二、 资金中介,大额存款的直接联系人,她受益来源于资金使用方的佣金提成。

  第三、开票企业,资金套现的使用者,也应是佣金、利息贴补的提供方。

  第四、存款银行,存款和大额银行承兑汇票的受益方。

  据媒体报道,客户吴某就存款被代偿一事,已上诉至黑龙江省高院。客户与银行对簿公堂,结果会是怎样呢?

  从法理分析:本案的焦点在于质押授权书的真实性。如果诚如银行所言,客户本人出具了2.93亿存款质押委托书,则该笔大额存款被代偿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存款代偿客户只能是自认倒霉;如果客户质押委托书系资金中介或他人伪造,那这一资金代偿就是非法划转,银行铁定会输;如果客户知晓或串联他人伪造本人质押委托书,那就是合伙诈骗,性质自然另当别论。

  天价资金被代偿,听起来有些蹊跷,这2.93亿存单,分散在多名客户名下,企业究其用了什么“法术”一路过关斩将?这其中还有哪些纠葛?到底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海洋大学MBA、EFP金融理财管理师,现任某全国股份制银行总行零售部门负责人。)

责任编辑:宁书文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存款 银行 存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