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可口可乐遭诉讼 美国人照喝不误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 09:10 国际先驱导报
可口可乐在美国遭遇的“苯诉讼”远没有印度“杀虫剂事件”带给消费者的恐慌大 国际先驱导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忠霞 报道 身为全球饮品业龙头老大,可口可乐今年却流年不利,印度愈演愈烈的“杀虫剂”风波让它焦头烂额。美国媒体在报道“杀虫剂”事件时评价说,可口可乐“虽然在打造品牌方面全球首屈一指,但在这次应对危机中却无力招架”。 海外身陷泥潭,后院却又起火。8月25日,美国本土一群号称“为儿童消费者安全把关”的家长们一纸诉状,把可口可乐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其饮品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导致致癌物——苯的生成,他们说医学研究已经证明,苯与多种白血病的发生有关联。 “芬达苯超标”的延续 实际上,软饮料中的苯含量问题,相信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今年3月,从英国传出“软饮料苯含量超标”的消息后,英美软饮料业一时风声鹤唳,中国的消费者也一度对可口可乐旗下的芬达产生了怀疑。但英国食品标准局一番调查之后,声明说大多数软饮料苯含量都合乎标准。之后“苯风波”归于平静。 苯确实是一种致癌物质。不过,饮料中含有苯,并不是说饮料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添加了苯。实际上,饮料中的两种成分——维生素C和用作防腐剂的苯甲酸钠或苯甲酸钾,在饮料运送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温度或光照等因素影响发生化学反应,就会生成苯。 美国家长旧事重提,并非故意只和可口可乐过不去。他们联合聘请律师,首先告的是两家规模较小的美国饮料公司——亚特兰大的In Zone Brands公司和华盛顿的Talking Rain公司。两家公司虽然坚持称自己的饮品安全无虞,但迫于压力最终庭外和解,同意改变产品成分,而且消费者之前购买的饮料还可以获得退款或更换。 同时,堪萨斯、马萨诸塞、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新泽西等美国多个州的法院最近都收到了类似“软饮料苯含量超标”的诉状,案件目前还都在审理中。25日,这两家小公司的官司刚刚在华盛顿特区了结,原告家长们又把作战目标转向了“大块头”可口可乐公司,在堪萨斯州的诉状中把可口可乐旗下的一种机能饮料Vault Zero的名字添加到了起诉名单中,百事可乐的Diet Wild Cherry也在其列。 美国消费者没当回事 家长们聘请的波士顿律师安德鲁·雷纳说,希望打头阵的这起针对两家小公司的诉讼能够“刺激”大公司也作出改变,“我想假若这些软饮料大厂能了解到,消费者、也许还有法庭,都希望他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他们应该就会照办”。 可口可乐公司对于又遭起诉显然“十分愤慨”,公司的一位发言人雷·克罗克特对媒体表态说,这样的诉讼用意并非保护消费者安全,而是律师想“捞一笔”。他强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经严格地审查了好几遍软饮料中的苯含量,而每次都没有发现影响公共健康的问题”。他说,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是“安全的”。针对诉状中所举证的“独立实验室测试发现,饮品中的苯含量高于联邦法律规定的饮用水中的苯含量上限”,克罗克特反驳说,“没有任何支持性证据说明律师所谓的‘测试’是如何进行的。从他们发布的新闻稿中显然可以看出在测试之前产品竟然被暴露于高温之下”。 原告被告各执一词,美国的大多数消费者却没把这太当回事儿,记者在几家大型的超市看到,可口可乐的各种饮品销售如常,并未出现无人问津的场面。而美国媒体也没有跟风追踪,25日遭起诉的消息报道了一下,之后几天再没有后续消息。 这种情况也许和美国人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和对可乐的信任有关。可乐在美国被当成“美国精神”的代表,与中国的食品安全“风吹草动”就会引起恐慌不同,要让美国人相信可乐有问题,除非是最后见到了法院的判决书。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