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张炜:低位补仓银行股则未必没有收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07:19 中国经济时报

  张炜

  3月25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披露年报,次贷风波对国内银行的影响再受关注。在此次股市调整中,银行股“伤势”严重,投资者不知是该继续持有还是选择出局。

  到目前为止,已披露年报的上市银行,都拿出了不俗的业绩。其中,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6.04%和124.36%,深发展增长88%,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65%左右,华夏银行增长44.21%。这些银行还在业务转型上取得成绩,突出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带来的手续费收入剧增。以交通银行为例,售业务收入占比比2004年提高3.66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占比比2004年末提高2.17个百分点;实现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人民币7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21%,大大超过净利息收入增速,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净运营收入的比重达到11.30%,比上年提高4.48个百分点。

  然而,银行股的绩优年报“无人喝彩”,并没有使其在大盘调整中表现抗跌。去年10月29日,兴业银行披露三季度报告时一度攀至70.50元,今年3月20日披露年报时已跌至35.91元收盘,24日又跌至31.83元,累计跌幅达54.85%,超过了同期上证指数的跌幅。交通银行在业绩发布时,称其“各项业务快速发展,主要指标全面兑现对市场的承诺。”可对A股投资者来说,没有H股股东那样幸运,3月24日以9.95元创出2007年5月15日A股上市以来的收盘新低,二级市场买入而未抛的投资者全线套牢。

  3月24日收盘,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深发展、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的市盈率分别是18.19倍、27.5倍、20.87倍、23.14倍、24.92倍、24.43倍。就市盈率和股价回调幅度而言,银行股的投资价值逐渐凸显。但投资者不敢肯定大胆“抄底”的机会来临,相反,银行股继续领跌于A股,下跌之凶猛远超过那些缺乏业绩支撑的题材股。24日,上证指数遭遇“黑色星期一”,指数下跌4.49%,浦发银行跌停,兴业银行下跌了9.37%。银行股的股东好想问一句:“暴风雨究竟何时结束?”

  其实,国内银行愁的不是次贷影响。3月19日,中国银行首次在香港股市跌破其发行价,连续五个月的走低已使其市值缩水约840亿美元。中国银行受到的次贷影响只是个案,而且,该行已经宣布2007年业绩仍将有增长。让投资者感到不安的是,2008年的国内银行业绩恐怕难以保持2007年那样的增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而国内银行目前的转型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拿股价大幅下跌的兴业银行来说,该行利息净收入208.46亿元,同比增长56.80%,占比高达94.52%。深发展2007年业绩增幅居前,但该行净利息收入96.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仍高达88.88%。众所周知,国内银行盈利大幅增长得益于存贷利差扩大,以及贷款业务增长,而在目前较大的宏观调控压力下,存贷业务的增长潜力,最让人难以放心。

  此外,2007年被视作国内银行亮点之一的中间业务,也难以让人放心。从收入构成看,基金代销的贡献较大。例如,招商银行去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72.58亿元,其中,代理基金和代理证券的手续费收入为24.4亿元,比上年增长466.3%。可问题是,基金代销业务的红火,是建立在股市火爆的基础上,如今基金的市场状况已发生很大变化。再看交通银行,2007年基金销售手续费达21.9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0.36亿元,在该行全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的占比达26.91%。倘若基金代销风光不再,银行岂不是明显有一种“着凉”的感觉。

  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在于“长线是金”,去年牛市风光时,有“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的说法。可如今银行股大跌,让近大半年买入的投资者“呛水”严重,暴露出市场风险的一面。对投资者来说,需要看到银行经营中的不确定性,不能再用2007年的业绩增幅来放大银行股的盈利预期。就中长期而言,低位补仓银行股则未必没有收获。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