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海通证券:挤出效应正在发挥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6日 05:2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海通证券:挤出效应正在发挥作用

  

上证综指日K线图

  □海通

证券 吴一萍

  指标股表现各异是近期比较突出的一个市场特征,周二的盘面非常清楚的一个现象就是,前期活跃坚挺的航空板块整体大幅回落,保险股却仍然表现优异,而这种状况最近已经不止出现过一次了,强者恒强似乎也会在顷刻间转变。银行、保险、钢铁、石化、地产各个板块不再像前期中报业绩浪那样的齐涨共跌,而是呈现出此起彼伏、大起大落的格局,市场的情绪化特征显现。这种市场特征描绘出资金流向的改变,值得我们冷静思考。

  之所以有这种现象出现,笔者认为跟机构的投资信心有所动摇有关。经过了5·30暴跌,中报行情后散户参与度开始下降,行情的延伸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构之间的博弈和筹码的传递,而且这种传递基本上只是限于绩优蓝筹股,换句话说,权重指标股始终是这轮行情的领先者。

  但基金等机构并不能够摆脱羊群行为,集体的追涨杀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放大了个股波动程度,于是我们看到的指标股大起大落也就可以理解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大盘始终保持温和的成交量,而股指却不断创新高,这个过程得益于指标股筹码在各个机构之间的换手。

  不过这种交替在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疲劳,而引发疲劳的就是资金和筹码供求天平的倾斜,目前资金相对于优质筹码已经显得不够。面对H股回归步伐的加快,优质筹码对现有筹码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机构被迫调整资产配置。那么,比较可能的一种情形就是基金等主流资金在利用各个指标股的起落来完成减仓,以便完成资金的腾挪和筹码结构的重新调整。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指标股全部一起下跌或者横盘,基金等机构要想腾挪出资金来恐怕难度比较大,而如果某个板块火热就可以维持整个市场的热度,所以我们就看到了指标股冰火两重天的状况。

  周二大盘如果除去建行之外,成交量萎缩是比较明显的,深综指成交量萎缩了16%、上证50萎缩了22%,缩量代表着主流资金出逃并不顺利。同时,建行的低调上市以及其他指标股的低迷表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出了短线的投资机会,如果成交量进一步萎缩,而股指下跌就可能会引发短线资金的介入,大盘短期内进一步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但这并不等于大盘在这个位置是一个安全区域,相反,笔者认为大盘中线阶段性顶部已经开始显露,资金和筹码的供求天平逐渐倾斜的同时,优质筹码对现有筹码的“挤出效应”还会逐步发挥作用。

  节前短线大盘或将维持平稳横盘或者震荡攀升格局,但个股和大盘的脱节将越来越加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