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借净资本之考 促券商优胜劣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17:58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肖渔

  净资本是国际上通行的证券公司风险监管指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通过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对证券公司进行风险监控,并在法律上进行规定。

  新修订的《证券法》采纳了这一国际通行做法:第130条授权证监会对证券公司的净
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作出规定;第150条规定了证券公司的净资本或者其他风险控制指标不符合规定的,证监会可以视情形采取限制业务活动、直至撤销业务许可等强有力的监管措施。

  今天对外征求意见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规则》,即是落实《证券法》上述监管规定并进行细化的重要之举。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的开展、以及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市场亟需建立一个能综合反映证券公司风险,尤其是能全面反映其流动性风险的风控指标体系。

  那么何谓净资本?引进净资本指标的目的又是什么?权威人士给出了一个通俗的解释:净资本是假设证券公司的所有负债都同时到期,现有资产全部变现偿付所有负债后的金额,它反映的是净资产中的高流动性部分,表明证券公司可变现以满足支付需要和应对风险的资金数。建立这一指标,一是要求证券公司保持充足、易于变现的流动性资产,以满足紧急需要并抵御潜在的市场、信用、营运、结算风险等,从而保证客户资产的安全;二是在证券公司经营失败、破产关闭时,仍有部分资金用于处理公司的破产清算等事宜。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对证券公司进行风险监管,至少可以起到两大作用:

  一是有利于提高证券公司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有效性。证券法勾勒出指标的“大样”,而《计算规则》关于证券公司净资本的计算更为客观,有利于及时、准确反映证券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细化了监管标准和监管措施,有利于对证券公司风险的事前控制,防止风险的积累和蔓延,提高了对证券公司日常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通过外部监管要求产生的压力,有助于推动证券公司建立与完善对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进行动态监控并定期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的内部风险预警和控制制度与机制,有利于其逐步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测量和监控体系,提高其内部风险监控的压力、动力与实效。

  二是为证券公司分类监管提供条件,有利于推动优质、合规公司的创新发展和做优做强。《管理办法》对证券法的规定进行细化,规定公司经营业务范围不同,对应的净资本、净资产等风险控制指标的最低标准也就不同,各项业务规模与净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一定水平。从而,

证监会可根据风险程度、内控水准、财务实力等情况,将证券公司划分为不同类别,分别适用不同的业务许可和监管措施,确定证券公司的具体业务范围;对经纪、财务顾问、承销、自营、资产管理和融资融券等业务采取牌照管理、规模控制,建立公司业务范围和规模与其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和内控水平动态挂钩的新机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